第一章原始社会氏族制时期简单的社会管理组织 1
第一节 原始氏族社会早期——母系氏族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组织的初萌 1
一、母系氏族组织与“氏族议事会” 1
目录 1
二、母系氏族组织之上的胞族组织 3
三、母系胞族之上的部落组织 3
第二节 原始氏族社会中晚期——父系氏族社会管理 4
组织的出现 4
一、父系氏族社会的基层组织——父系氏族公社 4
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地缘部落组织——毗邻公社 6
第三节 原始氏族社会末期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组织 7
一、部落和部落联盟组织 7
的发展 7
人民大会 7
三、军事民主制时期原始的权力机关——议事会和 7
二、部落联盟会议组织——四岳会议 9
第二章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管理机构的初置 12
第一节 夏代奴隶制国家管理机构设置的雏形 12
一、夏代国家中央机构置建的雏形 13
(一)集决策、管理于一体的“六卿”机构 14
(二)特殊的“三正”机构 15
二、夏朝与所辖地域的关系 15
第二节 商代奴隶制国家管理机构设置的初步完备 17
一、“内服”与中央机构置建的初备 19
二、“外服”与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的首建 21
第三章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国家管理机构 23
第一节 西周时期奴隶制国家机构设置的日臻完备 23
机构的设置 25
一、奴隶制国家机构完善的标志——诸公卿寮府 25
二、以“分封制”为特征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28
第二节 春秋时期列国机构建置的演变 33
一、列国机构设置的同与异 34
(一)多数列国“共有”的管理机构 34
(二)部分列国“特有”的管理机构 35
二、列国地方县、郡机构的出现 36
第三节 战国七雄对国家机构设置的调整与改革 43
一、“相府”与“将军府”共置,文武职能开始分掌 44
二、顾问咨询机构——太师府和太傅府的置设 45
三、其他各类机构的置设 45
四、郡、县机构在地方的广泛置建 47
机构的创立与完备 52
第一节 秦代大一统封建制国家政权机构的创立 52
第四章秦、汉时期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封建制国家政权 52
一、体现中央集权特点的“三公”、“九卿”机构的置建 53
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的正式建立 58
第二节 西汉时期国家机构的调整与完备 64
一、汉初承秦制及“三公”、“九卿”机构的调整 65
(一)规模与权力都大于往昔的丞相府 65
(二)置省无常的太尉府 66
(三)变化甚微的御史大夫府 67
(四)名、实皆有变化的“九卿”机构 67
二、郡县与封国“双轨”并存的地方行政体制 72
(一)兼采周、秦之长,钦定“双轨”之策 72
(二)郡、县机构的复置及变化 74
(三)刘姓王(侯)国的封立 75
三、西汉前中期的“削藩”举措及对地方封国机构 76
的调整 76
的出现到“尚书台”的权势鼎盛 78
四、西汉中后期中央决策机构的演变——“尚书署” 78
五、汉武帝时地方监察机构——十三部(州)的 80
设置 80
六、西汉时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机构的初置 81
第三节 王莽“新”政时期对国家机构的复古改制 92
一、对汉代中央机构的复古改制 93
二、对汉代地方机构的复古改制 95
第四节 东汉时期国家机构设置的变化 98
一、“三公”、“九卿”机构职权的削弱 99
二、尚书台职权的进一步强化 102
三、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的设置 103
四、郡县与“封国”再度并行的地方管理体制 103
五、东汉后期“州”的演变及州、郡、县三级制的 104
形成 104
(二)护乌桓校尉府的续置 106
六、东汉时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机构的设置 106
(一)西域都护府的复置 106
第五章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国家政权机构的 111
转承变易 111
第一节 三国时期魏、蜀、吴鼎足政权的机构设置 111
一、曹魏中枢决策机构设置的演变 112
(一)尚书台的独立及其职能的变化 112
(二)中书省——新的中枢决策机构的始建 114
(三)诸公、卿、府、寺机构职权的进一步削弱 115
(四)御史台演变成独立的监察机构 115
(五)秘书省的设置 116
(六)地方州、郡、县三级制机构的置建 116
二、蜀汉国家机构的设置概况 118
三、孙吴国家机构的设置简况 119
第二节 西晋时期国家机构建置的变易 125
一、尚书台改称尚书都省 126
二、沿袭魏制继置中书省 126
三、其他机构设置的变化 127
(一)秘书寺(省)及著作省的置设 127
(二)御史台职权的扩大与诸卿寺职权的再度弱化 127
四、州、郡、县三级制为主,王(侯)国为辅的地方机构的建置 128
第三节 东晋时期国家机构建置的重大转折—— 130
门下省的设置,三省制初露端倪 130
一、门下省的始置 131
二、尚书、中书两省机构的变化,三省制的初备 132
三、地方侨置州、郡、县的出现及地方机构的 134
繁滥设置 134
(一)刘宋的中央机构设置 139
设置 139
一、以“三省”机构为核心的南朝各国中央机构的 139
第四节 南北朝时期各统治政权的机构设置 139
(二)萧齐的中央机构设置 141
(三)萧梁与南陈的中央机构设置 141
二、南朝各政权地方机构设置的变化及特点 142
三、北朝各政权的中央机构设置 144
(一)北魏前期中央机构的民族特色和中后期的“汉化” 145
(二)北齐的中央机构设置 147
(三)北周中央机构的复古改制 149
四、北朝各政权地方机构的设置——多而滥, 150
不规范 150
第六章 隋、唐时期封建制国家政权机构建置的大转变 160
与成熟化 160
第一节 隋代——封建国家机构设置的大变革 160
一、隋代中央机构的变革——“三省”、“六部”制的正式确立 161
(三)行政管理与执行机构——尚书省及所辖之六部 162
(二)审议机构——门下省 162
(一)决策机构——内史省 162
二、隋代中央其他机构的变化与进一步完善 164
三、“诸卫”军事机构的设置 169
四、地方行政机构的大变革——州、县二级制的形成 169
第二节 唐朝初期国家机构建置的进一步发展 178
一、唐初承隋制,“三省”、“六部”机构的复置与完善 179
二、御史台、“九寺”、“五监”、“后三省”和“诸卫”机构的置设与变化 182
(一)集监察和司法大权于一身的御史台 182
(二)九寺机构的变化 184
(三)自成体系的“五监”和“后三省”机构 185
行政机构 188
(一)州(府)、县机构与乡、里组织的置建 188
三、以州、县为主,行台省、都督府为辅的地方 188
(四)互为联属的军事机构——“诸卫”的发展 188
(二)军政合一的庞大机构行台省的置废 189
(三)位驾于州之上的都督府 190
(四)新的地方监察区域组织——“道”的出现 191
四、唐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 192
(一)安东都护府 193
(二)东夷都护府 194
(三)安北都护府 194
(四)单于都护府 195
(五)安西都护府 195
(六)昆陵、蒙池都护府 196
(七)北庭都护府 196
(八)安南都护府 196
一、“三省”分权制度的破坏与新的中枢决策机构 198
——“中书门下”的出现 198
第三节 唐代中后期“三省”制的破坏与新的中枢 198
机构的置设以及地方机构的变化 198
二、唐中期翰林学士院的置建 199
三、唐后期的中枢决策及军事管理机构—— 201
枢密院的设置 201
四、“道”由监察区域组织演变成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道、州、县三级制的形成 201
五、地方“节镇”机构的形成 202
第四节 五代时期军重政轻、建置缩减的政权机构 209
一、枢密院——军重政轻的体现 210
二、三司——权势隆重的财政机构 212
三、幕府——幕后参政的非正式机构 213
四、史馆——乱世修史之临时机构 214
五、建置缩减的政权机构 214
六、后周政权对机构的局部整顿 215
第七章宋辽金各代的政权机构设置及其特点 217
机构设置 218
第一节北宋初期集权于君、冗繁离乱的封建国家 218
一、集权于君,北宋初年中央机构建置的要旨 220
二、形承唐制,实则无权的三省六部 222
(一)名职重,实职空的门下省 222
(二)职未真拜的中书省 224
(三)统领不了六部的尚书省 225
(四)移于禁中的政事堂 226
(五)职司不到位的六部机构 226
三、皇帝掌握军权的工具——枢密院 229
四、职掌广泛、剥离六部诸寺监财权的“三司”机构 231
五、台谏合一的御史台 233
六、顾问秘书机构——输林学士院 235
七、庞杂的专业机构——九寺六监 236
八、冗繁紊乱的其他机构 239
前奏 243
一、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元丰机构改制的 243
南宋时期对机构的裁撤归并 243
第二节 北宋中期元丰改制——机构职司的部分归位及 243
二、元丰改制,机构职司的部分归位 245
三、南宋时期中央机构的裁撤归并 248
(一)政事合一的三省机构 249
(二)六部与诸寺监的省并 249
(三)枢密院的变化——政军对掌局面的结束 250
四、两宋的地方机构设置——路、州(府、军、监)、县 251
(一)最高一级地方机构——路的始设 251
(二)介于路、县之间的地方机构——府、州、军、监 253
(三)基层的地方机构——县 254
第三节 辽代因俗而治的机构设置及其特点 258
一、契丹族立国前原始的管理组织 259
(一)原始的部落联盟组织 259
(二)民主议会制与部落联盟的管理组织 260
二、因俗设置的两套政权机构——南北面官制 261
(一)治本族之北面管理机构 262
(二)治汉人之南面管理机构 266
三、具有民族特色的族帐管理机构 268
(一)御帐——辽统治的核心 269
(二)辽的宗室族帐机构 270
(三)其他的族帐机构 270
四、四时捺钵在国家机构中的作用 272
五、特殊的经济管理机构 273
(一)群牧管理机构的置建 273
(二)冶、坊、场、院等管理机构 274
六、特殊的军事机构 275
(一)辽的中央军事机构 276
(二)其他各类军事机构 276
(三)辽的边防军事机构 279
七、因俗设置的地方政权机构 280
(一)承袭唐宋之制设置京、府、州、县 280
(二)带有奴隶制色彩的投下州 282
(三)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地方机构 283
第四节 承辽宋之制,兼有本族特点的金代机构设置 287
一、部落联盟时期统治机构设置的雏形 288
(一)女真族的分布及发展 288
(二)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组织机构的初建 288
二、金代初期的机构设置——勃极烈制的确立和 290
军重政轻的格局 290
(一)奴隶制贵族领导机构——勃极烈制的确立 290
(二)灭辽之初的国家机构建置——三种类型机构并存 291
三、金熙宗后金中央机构的变化与完备 293
(一)三省权力合一的尚书省与行台尚书省 294
(二)女真宗室统握的枢密院与行枢密院 295
(三)权力特殊的监察机构——提刑司 296
(四)承袭汉制的六部及下辖诸机构 297
(五)门类齐备、设置庞冗的其他政务机构 298
第八章融汉、蒙之制为一炉的元代大一统的军事封 301
建集权机构的设置及地方机构建置的重大 301
转折 301
四、金代中央机构的特色与弊端 302
五、多种类型的金朝地方机构的设置 303
(一)京、路、府、州、县等机构的设置 304
(二)猛安谋克组织 305
第一节 蒙古汗国游牧奴隶制国家政权机构的初置 311
一、蒙古族的兴起与蒙古汗国奴隶制机构“库烈尔 311
台”的初步形成 311
(一)蒙古汗国的札鲁忽赤 313
二、蒙古汗国中枢机构的特点 313
(二)怯薛组织机构的扩建 314
(三)斡耳朵宫帐机构的设置 315
(四)必阇赤与蒙古前期的中书省 315
三、千户制——早期的地方机构 316
第二节 采用汉法,元朝军事封建集权机构的确立 318
一、承袭汉制,确立中书省与六部制 320
二、元代军事机构、中书省领枢密院 323
三、吸取汉监察制度之精髓的元代御史台机构 325
四、宣政院的始设 328
第三节 地方行政机构建置的重大转折,行省制度的 330
确立 330
一、行省制度的确立 330
二、形承宋制实则变化的路的机构 332
三、隶属混乱的府、变易频仍的州与种类繁多的县 333
第九章 明朝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及国家机构设置的 339
进一步集权化 339
第一节 明初的机构设置与废相后对机构的大调整 339
一、明初废相前的机构设置——省、府、台分掌三权 340
(一)扩大中书省内属机构 342
(二)调整都督府的权限 343
(三)健全御史台的监察权 344
二、废除丞相制及对机构的大改组 345
(一)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 346
(二)六部地位的提高——直隶于君的最高行政机构 347
(三)大都督府改组为五军都督府 348
(四)改御史台为都察院 349
三、行省体制的改革与通政使司机构的建立 350
一、内阁制的由来与正式建立 352
第二节 内阁制的建立及封建中央集权体制的发展 352
二、内阁制建立后的六部机构 354
三、监察机构的强化与进一步发展 361
四、兵部与五军都督,互为牵制的军事体制 362
五、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364
第三节 明代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与特点 366
一、“三司”机构的设置 366
(一)承宣布政使司 366
(二)提刑按察使司 367
(三)都指挥使司 368
二、健全府、州、县的机构设置 370
三、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机构的特点——举国一体、 373
因族而治 373
(一)管理蒙古地区的机构 373
(二)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 374
(三)管理东北地区女真诸族的机构 375
(四)管理西南与两广地区诸族的机构 376
第四节 明末封建国家机构的腐朽、衰亡及农民 377
政权的建立 377
一、明季封建国家机构的腐朽与灭亡 377
(一)宦官夺权与内阁权力的丧失 378
(二)监察机构的腐败 379
(三)行政机构的臃肿与瘫痪 380
二、明末农民政权的建立及其机构设置 383
(一)大顺政权机构的建置及其特点 384
(二)大西政权的机构设置 386
第十章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的极端化发展与满汉 392
贵族联合的中央集权国家机构的变化 392
一、后金的建立及其奴隶制国家机构 393
(一)军政合一的八旗制机构 393
第一节 后金及入关前的清政权机构 393
(二)理政听讼大臣和扎尔固齐的设置 395
(三)健全牛录制,强化基层管理机构 396
二、皇太极的改革及对机构设置的重大调整 397
(一)改革议政王大臣会议 398
(二)建立中枢辅政机构——内三院 399
(三)成立凌驾于八旗之上的中央行政机构—— 399
“六部两院” 399
第二节 统一全国后清朝封建国家政权机构的变化与 400
封建君主专制体制的确立 400
一、置内阁完善中枢辅政机构 401
二、以满族亲贵为主导的中央行政机构的确立 402
(一)满汉官员分任,实权大不如明的六部机构 403
(二)理藩院的设置 405
(三)宗人府与内务府的设置 406
三、独具特色的军事机构 407
第三节军机处的设置与封建君主专制的 409
极端化发展 409
一、军机处的设置与皇权的进一步集中 409
二、调整与加强监察机构,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411
(一)科、道机构的由来与合并 412
(二)科、道合并后的机构设置与职掌 412
(三)科、道监察与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 413
三、限制旗权,八旗机构设置的调整 415
(一)完善八旗都统衙门机构与职能 415
(二)创设宗室御史处,抑制八旗王公权势 416
四、内地与边地有别的地方机构设置 417
(一)省、府、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 417
(二)镇守盛京等处将军机构的设置 419
(三)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机构的设置 420
(四)内、外蒙地区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 421
(五)新疆地区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 421
(六)管理西藏的地方机构——噶厦机构的设立 422
(七)西南地区土司制度的推行 422
第十一章晚清国家机构的重大演变 429
第一节 鸦片战争与清朝国家机构的逐步半殖民地 430
半封建化 430
一、鸦片战争前,步入衰败末世的清朝封建国家 430
机构 430
二、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家机构的变化 433
(一)五口通商大臣 434
(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436
(三)南北洋大臣 437
(四)总税务司署的设立 440
(五)外国使馆与租界的开设 442
第二节 太平天国农民政权机构设置的特点 446
一、永安建制——农民政权机构的初置 446
二、立都建国后军政教合一的机构建置 450
(一)天王与天王府 451
(二)诸王及其王府机构 452
(三)朝内官及其办事机构 453
(四)各种典官组成的“衙”的机构 454
三、太平天国的地方机构 455
四、农民政权机构封建化所导致的悲剧 456
第三节 维新变法运动对清封建国家机构所进行的改良 462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关于国家机构改良的主张 463
二、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对封建国家机构的改良 468
(一)改良腐朽的官僚体制,裁减闲散衙门及冗员 469
(二)增设推行新政的机构,提高各机构的行政效率 470
(四)选拔“通达时务”的维新人才 471
(三)广开言路,促进机构的改制 471
(五)改革教育机构,广设各级学堂 472
(六)整顿军事机构,筹建陆海军 472
三、悲剧性的结局及其影响 473
第四节 清末对国家机构的调整及中国封建君主 477
专制制度的终结 477
一、新政上谕的颁布与督办政务处的设立 477
(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交部,班列各部之首 479
(二)增设练兵处和巡警部 480
(三)增设财政处和商部 480
(四)停止科举、增设学部、翻译图书局、学制调查局 481
(五)裁减詹事府、通政使司等闲散机构 482
二、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及对机构的再度“调整” 482
(一)兵部、巡警部、理藩院分别改组为陆军部、民政都、理藩部 484
(二)组建度支部、农工商部与新设邮传部 485
(三)废除三法司旧制,将刑部、大理寺改组为法部与大理院 486
三、《宪法大纲》的颁布和“责任内阁”制的建立 488
四、袁世凯的组阁与清朝的灭亡 491
第十二章 中华民国共和政体的建立与北洋军阀专制机构的演变 497
第一节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共和新政体的建立 497
一、武昌起义与湖北军政府机构的建立 498
(一)武昌起义的爆发 498
(二)湖北军政府机构的初建 499
二、民主共和体制的出现——南京临时政府机构的 502
成立 502
(一)“各省都督代表联合会”的召开 502
(二)南京临时政府机构的设置 504
(三)南京临时政府机构的作用 506
北洋军阀专制机构的建立 510
一、袁世凯窃国 510
第二节 袁世凯窃国与民国政府机构的蜕变—— 510
二、《临时约法》与北京“内阁制”机构的建立 512
(一)立法机构——参议院 512
(二)行政机构——国务院及各部 515
三、《新约法》与袁世凯独裁专制机构的变化 518
四、复辟帝制的失败及袁氏专制统治的结束 521
第三节 北洋军阀政权机构后期的变化 523
一、新、旧约法之争及其对北洋政府机构的影响 523
二、皖系段祺瑞临时执政府机构的设置 526
三、奉系张作霖北洋军政府的机构设置 528
四、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地方机构 530
(一)省级机构的设置 530
(二)道级机构的设置 532
(三)县级行政机构的设置 532
第四节 南方护法政府的建立及其机构设置 533
第十三章 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政权机构的设置、演变 542
及其特点 542
第一节 循“党治原则”、奉“三民主义”、行“国共合作”的中华民国早期国民政府的政权机构 543
一、中华民国早期国民政府机构的建立 543
二、循“党治”原则而设置的政权机构 546
(一)“党治”原则下的立法机构 546
(二)合议制与议行合一制的国民政府中央机构 548
三、前期武汉国民政府对中央机构的大改组 551
(一)恢复“党治”原则,消除军事独裁势力的掣肘 552
(二)废除国民政府主席制,实行常委的集体领导制 552
(三)改组和扩大政府行政机构 553
(四)改革司法机构,废除法院内的行政长官制 553
四、早期国民政府的地方机构设置 555
(一)废除省长公署,设立省政府 556
(四)废除县知事公署,设立县政府 557
(二)加强区域管理,设立行政委员公署 557
(三)改革旧的市政机构,设立市政府 557
第二节 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建立,由分足鼎立到三方 558
合流政权的出现 558
一、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建立 559
二、三个党部、两个政府的分足鼎立局面与“特委会”产生的短命的“统一”政府机构 560
三、国民党三派合流的中央党政机构的建立 563
第三节 “训政时期”国民党一党专制下的五权分立制度及其党政机构的设置 565
一、国民党一党专制统治的实现 566
二、国民党五院制的中央国家机构的设置 568
(一)国民政府委员会 568
(二)国民政府主席 569
(三)行政院 570
(六)考试院 571
(五)司法院 571
(四)立法院 571
(七)监察院 572
三、“中政会”——国民党一党专制的体现,“训政”时期国家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573
四、军事组织机构的强化与特务组织机构的建立 574
五、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地方机构设置 577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独裁统治的确立及其 584
军事独裁机构的设置 584
一、一党专制的演变与蒋介石个人军事独裁体制的 585
形成 585
二、大权集于一体的机构、军事独裁制的体现—— 588
国防最高委员会 588
三、行政三联制的出现及其机构设置上的变化 589
四、机构、权力大为膨胀的军事委员会 592
五、国民党政府的第二次改制及其后果 593
六、国民参政会机构的设置及其特点 594
七、地方机构的“改革”与“新县制”的推行 598
第五节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专制独裁体制的 602
发展与崩溃 602
一、“制宪国大”的召开与国民党南京政府机构的 602
改组 602
二、总统独裁制的确立 607
三、行宪五院机构的设置及其特点 610
四、地方机构设置的调整 613
五、法西斯军事、特务机构的改组与覆灭 615
第十四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 620
人民民主政权机构的设置及其特点 620
第一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政权机构 621
的建立 621
一、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机构设置 622
二、工农民主政权的地方机构设置 625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各边区抗日民主政权机构的 628
建立及其特点 628
一、边区的机构设置——边区参议会与边区政府 630
委员会 630
二、县的机构设置——县参议会与县政府委员会 631
三、乡的机构设置——乡参议会与乡政府委员会 632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机构的 633
形成与发展 633
一、各大行政区人民民主政府的机构设置 635
二、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 636
三、我党建立最早的民族区域自治政权机构——内 638
蒙古自治政府 638
后记 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