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绪论 1
1.1 通信的重要性和通信网的组成 1
1.2 通信网中开放的业务 2
1.3 通信网的分类 3
1.4 通信网的发展方向 4
1.5 我国通信网现状 6
1.6 通信网研究范围 7
2.1 概述 10
第二章 网路结构 10
2.2 网路结构的类型 11
2.3 本地网 17
2.4 长途网 22
2.5 路由 26
第三章 编号计划 37
3.1 概述 37
3.2 定义和CCITT建议 39
3.3 影响编号的各种因素 41
3.4 编号的几种方法 49
3.5 备用编号容量 59
附件一世界计划委员会建议修正的国家号码表 61
附件二全国长、市话特种业务号码的编排表 70
第四章 信号方式 72
4.1 概述 72
4.2 用户线信号 74
4.3 局间直流信号 76
4.4 PCM数字型线路信号 78
4.5 带内单频脉冲型线路信号 83
4.6 多频记发器信号 88
4.7 CCITTNo.7信号方式 100
第五章 传输规划 114
5.1 概述 114
5.2 传输损伤 115
5.3 传输规划 142
5.4 传输指标及其分类 149
5.5 电平 154
5.6 响度当量 156
5.7 全程响度当量的规划 161
5.8 我国传输规划 174
6.1 概述 178
第六章 传输系统 178
6.2 传输媒质 187
6.3 调制 196
6.4 频分多路复用 210
6.5 数字复用系列及其组成 217
6.6 各类传输系统及其主要性能 222
第七章 交换系统 235
7.1 概述 235
7.2 电话交换机的分类与发展 238
7.3 交换原理 240
7.4 交换系统的发展展望 261
第八章 电话网接续质量 264
8.1 话务工程基本概念 264
8.2 电话网中的话务流量 280
8.3 接续质量及其指标 294
第九章 计费与计费方法 307
9.1 概述 307
9.2 计费方法 308
9.3 本地电话网与长途电话网的计费区 325
10.2 公用电报和用户电报 328
第十章 非电话业务 328
10.1 概述 328
10.3 数据通信 339
10.4 传真通信 362
10.5 新型的非电话业务 380
第十一章 数字同步网 385
11.1 概述 385
11.2 滑动 387
11.3 网同步方法 394
11.4 时钟 397
11.5 同步设备 410
11.6 同步规划 412
第十二章 网路管理 416
12.1 概述 416
12.2 网路管理含义、原则 417
12.3 网路的过负荷对网路性能的影响 419
12.4 网路状态的监视 422
12.5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424
12.6 网路管理的实施 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