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管商学派与儒家学派在管理国家经济方面的重大分歧 1
(1)从一桩历史公案谈起 1
(2)义利之争 3
(3)本末之争 6
(4)富国富民之争 12
第二章 轻重理论的形成 17
(1)有为无为的更替 17
(2)贾谊晁错发展管商之学 21
(3)轻重理论的形成及基本内容 26
(4)轻重理论的聚财敛财之道 32
第三章 汉武帝时期以轻重理论为指导的政策体系 36
(1)汉武帝以前是否有人将轻重理论付诸实践 36
(2)轻重理论为何受到青睐 39
(3)桑弘羊及均输平准等法 43
(4)官盐铁、榷酤及其他 48
第四章 盐铁会议上轻重理论遭受批评 54
(1)轻重论政策的早期反对者 54
(2)汉武帝晚年转向及盐铁会议召开 59
(3)反对派对轻重论政策的批评 64
(4)反对派对轻重论者一些观点的批评 68
第五章 轻重论政策的衰落 72
(1)轻重论政策的收敛 72
(2)王莽的“兼收并蓄” 74
(3)披上儒家外衣的轻重理论 77
(4)轻重论政策的衰落 80
(5)令人困惑的问题 82
第六章 “轻重”的复兴和发展 86
(1)“轻重”的复兴 86
(2)盐酒茶禁榷的实行 89
(3)钱禁、铜禁与和籴等 92
(4)两税法与“轻重” 94
第七章 “轻重”的极盛 98
(1)禁榷与赢利性经营的极盛 98
(2)货币发行、代役制以及聚敛财赋的极盛 103
(3)积贫积弱 106
第八章 宋明间反“轻重”浪潮 111
(1)宋人对禁榷制度的批评 111
(2)反新法派对“轻重”的批评 113
(3)震撼之余的思索 117
(4)亡国者的回顾 120
(5)批“轻重”与疑《周礼》 123
(6)最后的批评者 124
第九章 “轻重”仍居主导地位 129
(1)“轻重”的再收敛 129
(2)“官山海”仍在起作用 131
(3)抑商政策与官营工商业继续存在 135
(4)代役制的巩固和扩展 138
(5)国家聚敛的财富并未减少 141
第十章 “轻重”与浮沉 145
(1)“轻重”与华夏的自豪 145
(2)国家与社会 149
(3)超负荷与大锅饭 152
(4)穷过渡的超重代价 158
(5)官本位及其他 163
(6)文化和知识结构的变态 166
第十一章 对落伍的思索 170
(1)中国是怎样落伍的 170
(2)如来佛手掌中的工商业者 175
(3)“轻重”模式及其特征 178
(4)“轻重”妨碍中国的振兴吗? 181
结语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