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第1章 绪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1.1 国内对信用资本的初步研究 1
1.1.2 国外学者对信用资本的相关或相近的研究 3
1.2 提出信用资本的主要理由 8
1.2.1 深化信任问题研究需要构建新的理论基础 8
1.2.2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参考新的理论视角 9
1.2.3 经济发展需要进行理论创新 11
1.2.4 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需要借助新的行为规范 12
1.2.5 市场主体的竞争优势成长需要新的支撑力量 13
1.2.6 加强信用风险防范需要新的制度措施 13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14
1.4 研究内容 15
1.5 主要创新 17
第2章 信用与信用制度 19
2.1 信用概念的内涵 19
2.1.1 信用的基本含义 19
2.1.2 信用与诚信、信任、信誉、资信 20
2.2 我国经济转型后的信用发展状况 22
2.2.1 社会信用制度的扭曲现象非常严重 23
2.2.2 社会经济生活中信用缺失现象严重 23
2.2.3 我国信用制度重构问题的提出 26
2.3 国家高度重视信用体系建设 26
2.4 我国信用制度重建的基本进展 29
2.4.1 第一个阶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开始阶段 29
2.4.2 第二个阶段: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起步阶段 29
2.4.3 第三个阶段:21世纪初期的稳步推进阶段 30
第3章 信用资本理论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 34
3.1 信用资本是信用发展进一步深化的结果 34
3.2 人的本质的三种不同形式体现了对信用发展的不同要求 38
3.2.1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人的本质 38
3.2.2 人的本质的三种发展形式 39
3.2.3 人的本质的不同形式对应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40
3.3 信用资本是对人的信任和对物的信任的辩证统一 42
3.3.1 信用资本的本质是一种对信用主体的信任 42
3.3.2 信用资本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45
3.3.3 信用资本是一种收益和风险并存的预期 46
第4章 信用资本理论分析:西方经济学视角 48
4.1 信用资本是对人的信任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48
4.1.1 交易费用理论概说 48
4.1.2 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角度认识信用资本 49
4.2 信用资本是制度变迁演进所内生的一项制度安排 50
4.2.1 制度变迁理论概要 51
4.2.2 社会信用体系构成 52
4.2.3 社会信用体系催生信用资本 53
4.3 信用资本是人的信用信息状况累积的外部表现 54
4.3.1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概要 54
4.3.2 信用信息状况决定了交易主体之间的博弈结果 56
4.3.3 改进信用信息状况是经济交易持续进行的前提 56
4.4 信用资本的基本内涵及其发展形式 57
4.4.1 信用资本概念的基本内涵 57
4.4.2 信用资本与虚拟资本、企业商誉 60
4.4.3 信用资本形式的演进 63
第5章 信用资本的形成机理 67
5.1 征信—评信—授信—受信机制促使信任向信用资本转化 67
5.2 制度前提:健全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 69
5.2.1 社会信用体系的前提性作用一般分析 69
5.2.2 社会信用体系的前提性作用模型分析 71
5.3 现实基础:信用信息资源的市场化 73
5.3.1 信用资本形成的第一阶段:信用信息的形成 74
5.3.2 信用资本形成的第二阶段:信用信息资源化 75
5.3.3 信用资本形成的第三阶段:信用信息资源市场化 76
5.4 价值载体:信用信息产品及其商业化服务 78
5.4.1 信用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形成分析 78
5.4.2 信用信息产品和服务的表现形式 80
5.4.3 信用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商业化取向 80
5.4.4 信用信息产品和服务的资本化特性 81
5.5 人格化表现:企业、个人信用的资本化 82
5.5.1 信用资本的外在表现:企业与个人 83
5.5.2 信用资本的品质表现:信用水平 84
5.5.3 信用资本的货币表现:各种信用 85
5.5.4 信用资本的能力表现:资本盈利 89
第6章 国外信用资本运行的历史视角考察—基于美国的信用资本发展的历史分析 91
6.1 美国信用资本形成的历史背景 91
6.1.1 市场深化为信用资本形成提供了持续动力 91
6.1.2 经济政策为信用资本形成提供了市场需求 93
6.1.3 政府引导为信用资本形成提供了制度保障 94
6.1.4 科技发展为信用资本形成提供了现实条件 95
6.2 美国信用资本的基本构成要素 96
6.2.1 广泛的信用信息来源构成了信用资本的主要内容 96
6.2.2 商业化的征信评信机构构成了信用资本的市场主体 97
6.2.3 丰富的征信评信产品构成了信用资本的主要载体 98
6.2.4 完善的信用管理法律制度构成信用资本的制度内核 99
6.3 美国信用资本的运行机理简述 100
6.4 信用资本对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 103
第7章 信用资本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107
7.1 信用资本成本—收益一般分析 107
7.1.1 信用资本的成本分析 107
7.1.2 信用资本的收益分析 110
7.1.3 信用资本的效益分析 112
7.2 信用资本计量分析模型的推导 113
7.3 信用资本对企业超额收益贡献度K的确定 115
7.3.1 反映信用资本对企业超额收益影响程度的指标选择 116
7.3.2 核心指标选取分析 120
7.3.3 信用资本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123
7.3.4 信用资本对企业超额收益影响的分析模型 127
第8章 信用资本价值评价实证分析(一)—对专用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分析 131
8.1 H省专用设备制造业信用资本对企业收益贡献度的确定 131
8.1.1 问卷调查开展情况 132
8.1.2 数据统计 133
8.1.3 结果计算 134
8.2 确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的具体企业 138
8.3 信用资本价值评价指标的定量分析 140
8.4 信用资本收益G的确定 142
8.4.1 良好的信用关系所形成的直接收益f(h) 142
8.4.2 确定以扩大规模获取资源带来的收益f(i ) 145
8.4.3 确定以较高价格销售产品带来的收益f (j) 146
8.4.4 确定其他外在性的收益f(k) 147
8.4.5 ZLZK公司信用资本总量 148
8.5 全行业上市公司信用资本收益G的确定 149
8.6 对实证分析的基本评价 154
第9章 信用资本价值评价实证分析(二)—对农村信用社的分析 157
9.1 实证研究对象的确定 157
9.2 信用资本价值评价指标的定量分析 160
9.3 信用资本收益G的确定 162
9.3.1 良好的信用关系所形成的直接收益f(h)的实际价值 163
9.3.2 确定以扩大规模获取资源带来的收益f(i) 164
9.3.3 确定以较高价格销售产品带来的收益f(j ) 165
9.3.4 确定其他外在性的收益f(k) 166
9.3.5 JH县农村信用社信用资本总量 168
9.4 对本章实证分析的基本评价 168
第10章 积极推动我国信用资本发展 173
10.1 信用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作用 173
10.1.1 信用资本成为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必备资本 174
10.1.2 信用资本是个人第二生命 175
10.1.3 信用资本是目前市场经济中最稀缺的资源 177
10.2 加快我国信用资本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79
10.2.1 发展信用资本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举措 179
10.2.2 发展信用资本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80
10.2.3 发展信用资本是扩大对外开放的迫切需要 181
10.2.4 发展信用资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182
10.3 促进我国信用资本发展的基本设想和建议 184
结论 189
参考文献 192
附录 本书作者公开发表的信用问题研究论文目录 199
后记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