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电视与有线电视技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方学忠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504709549
  • 页数:39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概论 1

1—1 卫星电视广播 1

一、卫星电视与地面电视 1

二、卫星电视广播的优点 2

三、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组成 3

1—2 我国的卫星电视广播 5

一、历史的回顾 5

二、发展现状和进一步的需求 6

1—3 有线电视系统的由来和组成 6

一、有线电视系统的由来 6

二、有线电视系统的优点 7

三、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 7

四、有线电视系统的分类 12

1—4 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 14

1—5 卫星电视与有线电视的关系 14

第二章 在轨运行和计划发射的五颗同步卫星 15

2—1 中星5号 15

2—2 亚洲卫星1号(ASIASAT1) 16

2—3 亚洲卫星2号(ASIASAT2) 21

2—4 东方红3号(DFH-3) 24

2—5 亚太卫星1号(APSTAR-1) 25

2—6 几颗同步卫星技术参数汇总 28

2—7 目前国内可收看到的卫星电视节目 29

第三章 电视信号的传播和地面电视接收天线 32

3—1 电视信号和射频信号 32

一、电视信号的组成 32

二、射频信号的组成 33

3—2 无线电波的传播 33

一、无线电波的传播形式 33

二、极化与极化匹配 34

三、传播速度和频段划分 35

四、无线电波传播的路径 41

五、地面电视电波的视线距离(视距) 42

3—3 地面电视电波的电场强度 43

一、自由空间的电场强度 43

二、平坦地面上的电场强度 43

三、分贝(dB) 45

3—4 卫星电视信号的传播 46

一、大气吸收作用 46

二、雨致衰减 46

三、电离层的极化方向旋转效应(法拉第旋转效应) 46

3—5 电视接收天线的主要性能参数 46

一、接收天线主要性能参数 46

二、接收天线主要性能指标要求 49

3—6 半波振子天线和折合半波振子天线 50

一、半波振子天线 50

二、折合半波振子天线 51

3—7 八木天线(多单元引向天线) 53

一、八木天线工作原理 53

二、八木天线的设计原则 54

三、设计举例 55

四、CATV系统常用的多单元八木天线 57

五、宽带天线 60

3—8 天线阵及天线与馈线的匹配 63

一、天线阵的种类和特性 63

二、常用的三种等幅同相天线阵 65

三、天线与馈线的阻抗匹配 65

四、天线阵与馈线的匹配连接 67

3—9 抗重影天线 69

一、重影产生的原因 69

二、抗重影天线 69

第四章 卫星电视广播链路和参数 73

4—1 卫星轨道 73

一、卫星轨道参数 73

二、卫星蚀 74

三、日凌 75

4—2 卫星电视广播链路和参数 75

一、无线电广播链路 75

二、卫星广播链路 77

三、接收系统优值 80

4—3 卫星电视信号的调制特点 80

一、基带信号的频谱 80

二、调频波的基本特性 81

三、调频解调器的调频改善系数 82

四、调频波的门限效应 83

五、动态门限电平(JND) 84

六、能量扩散 84

七、保护率 85

八、服务区、覆盖区和波束区 86

4—4 技术参数 86

一、预加重和去加重 86

二、杂波加权网络 89

三、信噪比与图像质量 91

4—5 卫星电视地面接收链路分析与计算 92

一、主要性能参数及计算公式 92

二、计算步骤 95

三、计算举例 95

四、计算结果分析 99

五、考虑雨致噪声温度Tr后的计算 100

第五章 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 103

5—1 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03

一、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103

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各级电平 104

5—2 卫星电视接收天线 104

一、概述 104

二、主要性能要求 105

三、抛物面天线 106

四、卡塞格伦天线 107

五、修正卡塞格伦天线 108

5—3 高效率馈源 109

一、对馈源的要求 109

二、前馈型馈源 109

三、后馈型馈源 110

四、圆极化波的接收 111

五、线极化波的接收 112

六、电波极化旋向的变化 112

七、圆矩波导变换器 113

5—4 高频头(LNB)和功分器 114

一、高频头(LNB) 114

二、功率分配器 117

5—5 万利达NSR—C4卫星接收机的基本原理 118

一、万利达NSR—C4卫星接收机的组成 118

二、一体化调谐器 118

三、视频处理电路 120

四、伴音解调电路 121

五、中心微处理器电路ST6668 122

六、光电隔离式开关电源 126

5—6 TSR—C4型东芝卫星接收机电路基本原理 128

一、TSR—C4型东芝卫星接收机技术指标 128

二、TSR—C4卫星接收机的组成 128

三、二次变频器 128

四、视频处理电路 130

五、音频处理电路 131

六、微处理器和数字控制电路 131

七、电源 136

5—7 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的安装调试 139

一、站址的选择 139

二、设备的选购与配备 145

三、安装和调试 146

四、维护和故障处理 161

第六章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163

6—1 概述 163

6—2 噪声、噪声系数和载噪比 164

一、噪声 164

二、无源网络的热噪声电压 164

三、噪声系数 164

四、载噪比 165

五、单台设备的载噪比 165

六、多台设备串联时的噪声系数 165

七、多台设备串联时的载噪比 165

八、相同的n级放大器级联后输出的载噪比 166

6—3 非线性失真 166

一、非线性失真分量 166

二、交扰调制比CM 168

三、载波互调比IM 169

四、载波组合三次差拍比 170

五、几种非线性失真分量相对电平的比较 171

六、微分增益DG和微分相位DP 172

6—4 线性失真 173

一、色度—亮度信号时延差△τ 173

二、色度—亮度信号增益差△K 173

三、频道内幅度/频率特性 173

四、反射损耗 174

五、回波值E 175

6—5 信号交流声比 176

6—6 信号电平 176

一、用户端电平 176

二、系统工作电平 176

三、电平的变化 177

6—7 系统输出口的相互隔离 177

第七章 有线电视系统设备和器材 178

7—1 同轴电缆 178

一、同轴电缆的结构 178

二、同轴电缆的主要性能 179

三、几种类型常用同轴电缆的性能和比较 181

7—2 放大器 184

一、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85

二、天线放大器 186

三、频道放大器 188

四、干线放大器 190

五、一般线路放大器 196

六、分支放大器和分配放大器 198

七、线路延长放大器 198

八、多波段放大器 198

九、双向放大器 199

7—3 信号处理器和频道变换器 200

7—4 电视调制器 202

7—5 导频信号发生器 204

7—6 混合器和分波器 205

一、混合器 205

二、分波器 208

7—7 分配器 208

一、分配器的作用和分类 208

二、分配器的原理 208

三、分配器的主要电气性能 210

7—8 分支器 212

一、工作原理 212

二、分支器的主要性能 212

三、常用分支器的电路图 213

四、性能参数表 214

7—9 串接分支器和用户终端 214

一、串接分支器(串接单元) 214

二、用户终端 215

第八章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216

8—1 设计前的准备 216

一、系统设计依据和原始数据、资料的收集 216

二、工地现场调查 216

8—2 系统设计方案 217

一、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17

二、决定设计方案 217

三、绘制设计图 218

8—3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的分配 219

一、载噪比C/N的分配 219

二、载波互调比(IM)及交调比(CM)的分配 221

三、《民用建筑电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国标报批稿)规定 222

8—4 天线系统设计 224

一、接收点空间场强的计算 224

二、边界服务场强和场强范围划分 228

三、接收点的选定 228

四、接收天线的选择 230

五、接收天线输出电平的计算 230

六、天线输出端载噪比的计算 232

七、天线系统信噪比的计算 232

八、按指标要求进行验算和设计调整 232

8—5 前端系统的设计 232

一、前端系统的模式 232

二、前端系统的方案选择 233

三、前端系统主要技术参数的计算 234

四、中小型隔频道前端系统设计举例 237

五、大、中型邻频前端设计举例 241

8—6 同轴电缆干线传输系统的设计 243

一、干线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243

二、干线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244

三、干线系统设计要点 245

四、干线系统设计举例 248

五、双向传输系统 250

六、电缆馈电系统 253

8—7 用户分配系统的设计 254

一、分配系统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254

二、计算公式 255

三、设计要点 256

四、设计举例 257

五、无源分配线电平的计算 260

第九章 光纤传输和加扰技术 263

9—1 光纤技术在有线电视中的应用 263

一、光纤技术简介 263

二、光学器件介绍 265

三、光纤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几种结构 266

四、光纤传输系统的设计 268

五、光缆架设中应注意事项 272

9—2 有线电视加扰技术 272

一、各种加扰方式简介 273

二、北京朝歌公司SUNNIWELL加解扰系统技术要点 275

三、先锋全数字可寻址付费电视加解扰系统 278

第十章 有线电视系统的安装 282

10—1 系统安装准备 282

一、备齐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 282

二、准备好安装所需设备、器材和工具 282

三、对系统需用设备、部件、器材的检查 282

四、安装施工前的调查和协调工作 282

10—2 天线的安装 283

一、天线安装位置的选择 283

二、天线安装高度的确定 283

三、天线基础和竖杆的安装 283

四、一般天线的安装 283

五、组合天线的安装 283

10—3 前端设备的安装 284

一、箱柜结构式前端设备的安装 284

二、机房结构式前端设备的安装 284

10—4 传输干线的架设施工 286

一、架设线路的确定 286

二、电缆的架设 286

三、干线放大器的安装 287

四、光缆的敷设 287

10—5 支线及用户分配网络的安装 288

一、支线及室外电缆、器件的安装 288

二、室内电缆及用户盒的安装 289

10—6 系统的防雷、接地与安全防护 289

一、防雷的安全措施 289

二、防雷、接地安装 290

10—7 系统安装施工图例 292

第十一章 有线电视系统的检查、调试与测量 303

11—1 系统的检查 303

一、资料检查 303

二、使用仪器和工具的检查 303

三、安全检查 303

四、系统外观安装质量的检查 304

11—2 系统调试的常用仪器 304

一、场强仪 304

二、扫频仪 306

三、频谱分析仪 306

四、电视信号发生器 307

11—3 系统的调试 307

一、接收天线的调试 307

二、前端设备的调试 308

三、干线传输网络的调试 310

四、支线及用户分配网络的调试 312

11—4 有线电视系统性能参数测量 313

一、系统输出口电平 313

二、载噪比 314

三、交扰调制比 315

四、载波互调比 316

五、信号交流声比 316

六、频道内频响 317

七、色/亮时延差 317

八、微分增益和微分相位 317

第十二章 有线电视系统的故障分析及维修 319

12—1 干扰的表现形式及排除方法 319

一、屏幕上有闪烁的亮线、亮点干扰,并伴有“嗒嗒”的杂音 320

二、屏幕上有网纹、斜纹或杂乱花纹干扰 321

三、屏幕上出现百叶窗状的横条干扰 325

四、屏幕上电视图像出现网纹并同时再现另一个模糊节目图像的干扰—邻频干扰 326

五、屏幕上出现移动的白色竖条或倾斜的图案干扰 327

六、屏幕上出现上下移动的水平条纹干扰 328

12—2 系统中重影的现象分析及排除方法 329

一、重影的表现形式及检查 329

二、重影的产生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 330

12—3 系统中雪花噪扰的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334

一、满屏雪花噪点声像皆无 334

二、屏幕上画面不清晰,雪花噪扰严重 335

12—4 系统中图像(伴音)失真的故障分析及其排除方法 338

一、某一频道出现图像失真、伴音干扰图像或伴音极弱现象 338

二、调制器是决定系统图像与伴音质量的关键 339

附录1:我国有线电视频道表 341

附录2:我国部分主要城市卫星地面站接收某些中外卫星时的天线仰角和方位角 343

附录3: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通用技术条件GB11442—89 344

附录4—1 卫星电视地球站接收小口径天线技术条件(国标报批稿) 359

附录4—2 卫星电视接收机普及型通用技术条件(国际报批稿) 360

附录5:关于有线电视现阶段网络技术体制的意见(修订稿) 363

附录6: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CY106—92 367

附录7: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图形符号SJ 2708—87 381

附录8:有线电视网络采用加解扰技术的暂行规定 387

附件:有线电视网络选用加解扰技术的意见 388

主要参考资料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