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荫浏撰
  • 出 版 社:万叶书店
  • 出版年份:1952
  • ISBN:
  • 页数:342 页
图书介绍:

引言 1

一 历史的音乐观 1

音乐与欲望 1

道家的非乐 2

墨家的非乐 3

儒家的提倡音乐 4

儒家思想独占优势 5

儒家的音乐观 5

一、音乐本体论 6

二、音乐价值论 7

三、音乐方法论 9

1.礼乐相成说 11

2.礼乐主德说 12

3.乐德中和说 15

4.礼乐节欲说 16

5.礼乐受节说 17

6.礼乐相节说 18

中和 20

音乐的欲望 20

传说与信史 23

二 上古期:远古至战国(C.3300-246B.C.) 23

时代之区分 23

古代史家的出发点 25

史实发生之复杂性 25

上古期之特点 25

初民的乐舞 26

周前的乐舞 26

周前的诗乐 28

周前的四夷音乐 29

“巫风” 29

周前的其他歌曲 29

周代音乐的特点 30

周代音乐与典礼的关系 30

周代的重要典礼 30

一、祭天地 31

二、祭宗庙 31

三、大飨礼 33

四、燕礼 34

五、大射 34

六、养老 36

七、乡饮酒 37

八、乡射 37

王师大献 38

行军田役 38

周代音乐与教育之关系 39

周代的乐舞 41

周代的诗乐 42

华夷之分的时代相对性 44

周代的外族音乐 44

南音 45

楚声 46

周代的其他乐曲 47

乐器的分类--八音 49

上古期的乐器 50

乐器略释 54

一、金之属 54

二、石之属 59

三、土之属 60

四、革之属 60

五、丝之属 64

六、木之属 66

七、匏之属 67

八、竹之属 67

周前的乐器 70

周代的乐器 72

上古期的乐律--十二律 73

钟律的传说 76

周前的音阶--五音 76

周代的十二律 77

旋宫 77

律管的实际应用 79

周代的音阶--七音 79

宫、均与调、音 80

一宫七音之分配 81

周代的旋宫与转调 81

上古期总论 82

三 中古期:秦代至唐末(246B.C.-907A.D.) 83

中古期的特点 83

雅俗乐的区分 84

一、雅乐曲调的因袭、模仿和新创 84

中古期的乐调 84

韶武的因袭迹象 85

雅乐的相承 85

两汉的雅乐 86

魏晋的雅乐 87

南北朝的雅乐 87

隋代的雅乐 88

三大舞 89

唐代的雅乐 89

二、民间音乐的收集与采用 91

民间音乐政教价值之衰落 92

汉高祖注意楚声及巴渝舞 93

汉武帝采修民歌 94

汉哀帝罢黜民歌 95

相和歌、清商、清乐等名词的意义之变迁 96

相和歌的唱奏方式 97

清乐的流变 98

清乐的没落 100

三、外族音乐之输入、应用与同化 101

(1)黄门鼓吹 102

1.北狄乐与鼓吹 102

(2)骑吹 103

(3)横吹 103

鼓角横吹胡角 103

鼓角横吹与北歌 105

(4)短箫铙歌 106

隋鼓吹 107

唐鼓吹 108

天竺乐 109

2.西域音乐之影响创作 109

龟茲乐 110

西凉乐 111

高昌乐 112

康国乐 113

安国乐 113

疏勒乐 113

四、创作音乐的消化外族音乐 115

(2)太平乐 117

(1)安乐 117

唐玄宗时坐立部伎各曲 117

1.立部伎八部 117

(6)上元乐 118

(8)光圣乐 118

(7)圣寿乐 118

2.从部伎六部 118

(5)太定乐 118

(4)庆善乐 118

(3)破阵乐 118

(1)讌乐 119

(2)长寿乐 119

(3)天授乐 119

(4)鸟歌万岁乐 119

(5)龙池乐 119

(6)小破阵乐 119

燕乐意义之变迁 120

燕乐与法曲 122

唐玄宗前的创作曲 123

道曲 124

唐玄宗时的创作曲 124

道曲与道调之区别 125

道曲的两种意义 125

羯鼓曲 125

唐玄宗以后的创作曲 125

琵琶曲 126

琴曲 127

唐曲内容述例 127

霓裳羽衣曲 127

六幺 128

阳关三叠 129

杨柳枝 130

柘枝 130

凉州 130

唐代大曲 131

中古期间音韵学与诗歌的关系 135

绝诗内容的安排 135

绝律的音韵格律 135

音韵学的产生及演变 137

音韵学与诗歌 141

中古期的乐器 143

中古期的乐律 151

汉刘歆律 152

汉京房六十律 152

汉蔡邕铜籥律 154

魏杜?律 154

魏笛律 155

晋苟勖律 155

晋荀勖十二笛 155

宋何承天三分损益均差律 161

宋钱乐之三百六十律 161

宋齐梁陈律 163

东魏高闾律准 163

梁武帝四通十二笛 163

梁武帝律 165

后魏东魏北齐律 166

北周前律 166

北周后律 167

隋前古琴纯律 167

隋前古琴宫调 171

苏祗婆龟茲宫调 172

隋开皇初年律 172

郑译八十四调 173

新音阶之应用 173

隋开皇十年万宝常水尺律 175

隋刘焯等差管律 175

隋大业中律 177

唐贞观雅乐律 177

唐贞观中祖孝孙八十四调 177

唐俗乐二十八调 178

俗乐音阶形式 179

唐俗乐律 181

唐清商律 182

唐俗乐的角调 182

俗乐二十八调的音位 182

唐二十八调之异名 184

唐魏延陵律 184

唐古律 185

唐俗乐新音阶主调音 187

中古期总论 187

近世期的特点 189

四 近世期:五代至清末(907-1911A.D.) 189

一、拟古的雅乐 190

近世期的曲调 190

二、拟古的诗乐 192

三、外族音乐 202

1.近世期的鼓吹乐 202

宋鼓吹乐 202

辽鼓吹乐 202

金鼓吹乐 203

清鼓吹乐 204

元明鼓吹乐 204

2.近世期的其他外族音乐 210

元达达乐 210

清之蒙古乐 210

笳吹 210

番部合奏 212

清回部乐 213

清准部乐 213

四、词曲音乐 214

清廓尔喀乐 214

清番乐 214

词曲音乐的曲调 215

词 215

传踏 215

大曲 216

曲破 218

法曲 219

赚词 221

诸宫调 222

宋官本杂剧 223

剧乐的流变 223

金院本 224

元杂剧 224

元院本 226

南戏 226

五、其他曲调 228

琴曲 228

琵琶曲 229

其他曲词 229

曲韵的发展 230

近世期间音韵学与词曲的关系 230

曲韵南音化 231

曲韵的分目 232

曲韵南音化的原因 235

传统久远的昆曲社 235

惠杏村吴畹卿之曲韵统系 237

曲韵与南音之异 239

声韵与音乐之关系 240

歌曲音韵的将来 241

字调与乐调之关系 242

总则 245

歌曲配字原则 245

一、单字多音腔格 245

二、单字多音繁腔 246

三、二音跳腔 248

四、前后字间的音调关系 249

五、例外 255

昆曲字调分析之例 255

二、字调的音势作用 260

字调与乐调关系之推论 260

一、字调与歌音的向中性 260

三、南曲字调之北音化 261

四、北曲字调之变通 262

五、所谓“北主刚劲,南主柔媚”的原因 262

词曲音乐的點板 263

调曲音乐的宫调 264

一、决定选取何音为宫 264

二、决定选取何音为主 265

三、各个曲牌的音乐结构 266

四、套式的形成 267

后世期的乐器 267

近世期的乐律 281

后周王朴律 281

后周王朴律准 281

宋初律 282

拱宸管为正律器 282

宋乾德中和岘律 283

九弦琴及五弦阮宫调 283

宋景祐中李照律 284

宋初琵琶宫调 284

宋景祐中实际用律 285

宋景祐中旧乐律 285

宋皇祐中阮逸胡瑗律 285

沈括所称宋初之燕部律及后来之燕部律 286

宋初至熙宁间的教坊律 287

宋神宗熙宁中教坊律 287

宋神宗元丰杨杰刘几律 287

宋徽宗崇宁中魏汉津帝指律 288

元祐中教坊新音阶主调音 288

宋哲宗元祐中范镇律 288

宋徽宗大观政和中刘昺律 289

宋徽宗政和中宴乐宫调 289

宋徽宗政和后的宴乐律 289

宋徽宗宣和中田为太正少三律 290

南宋大乐律 290

蔡元定十八律 291

南宋时古琴宫调 296

宋元明以来燕乐宫调的沿革 297

明朱载堉等律 300

明太常笛新音阶律 300

金元明雅乐律 300

清康熙间民间笛上宫调 305

清康熙前民间箫上及三弦上宫调 307

宋明间箫笛上半孔按法 308

清圣祖曲解三分损益律 310

清代应律的管乐器 313

清庄亲王改订词曲宫调 317

清代论律诸家 321

历代弦律比较表 323

历代管律黄钟音高比较表 325

民间流行之工尺谱 327

近世期总论 330

结论 332

四种斗争 332

民间音乐与外来音乐 334

诗歌与音乐 335

民间音乐与时间性 335

民间音乐的丰富 336

对于民间音乐的态度 337

尾声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