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痛定思痛的选择 1
1.1 反思历史与历史的反思 2
1.1.1 中国市场发育生机的由“盛”而衰 2
1.1.2 市场萎缩的病根探源 3
1.1.3 重新选择:全面改革的必要 7
1.2 通观世界的启迪 11
1.2.1 “市场化战略”是落伍者的克星吗 13
1.2.2 经济起飞:顺应市场规律,国家强力推进 16
1.2.3 政府组织市场的国际经验比较 19
1.3 面对现实的检讨:中国市场发育基本评价 24
1.3.1 市场发育的主流应当充分肯定 25
1.3.2 症结仍是市场发育不良 30
第2章 前所未有的挑战 33
2.1 生产经营者:由盯着上级转向盯着市场 34
2.2 消费者:在市场波动中行使主权 41
2.3 劳动者:迎接择业竞争的考验 48
2.4 个人投资者:在市场中学习资产选择 57
2.5 宏观决策者:以市场为基础处理经济博弈关系 66
2.5.1 令人震惊的预期效应 67
2.5.2 发人深省的预期类型及其成因 72
2.5.3 掌握经济博弈关系中的调控艺术 75
第3章 市场机制再认识 79
3.1 跳出两个极端 80
3.1.1 跳出市场邪恶论的禁锢 80
3.1.2 摆脱市场万能论的幻想 82
3.2 市场机制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 87
3.2.1 适度买方市场 88
3.2.2 利益刺激和风险约束的对应 92
3.2.3 竞争性价格体系的形成 94
3.2.4 市场组织形式的健全 97
3.2.5 市场竞争秩序的确立 101
3.3 重探市场运行机理 104
3.3.1 一般非均衡体系中的市场运行 104
3.3.2 传统计划经济:一种特殊的非均衡体系 107
3.3.3 转轨中的非均衡体系和市场发育 109
3.4 全方位透视市场 115
3.4.1 市场是等价交换关系和交换场所的统 115
3.4.2 市场是生产和交换协调发展、供给与需求双向扩大的统 116
3.4.3 市场是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的统一 117
3.4.4 市场是体制创新和组织创新的统 118
3.4.5 市场发育是放开与管理的统一 119
第4章 市场发育中的宏观调节 122
4.1 市场和计划的摩擦与协调 123
4.1.1 市场与计划的摩擦导源于功能和目标的差异 123
4.1.2 市场与计划的协调取决于调节重点的分工 124
4.1.3 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主要影响因素 126
4.l.4 构筑市场与计划有机结合的桥梁 129
4.2 运用计划机制促进市场发育 132
4.2.1 推进市场发育和间接调控方面的制度创新 132
4.2.2 培育正规化、有序化的市场组织体系 135
4.2.3 加速市场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138
4.3 市场不发达条件下的宏观调控 139
4.3.1 根据各类市场的运行特点确定调控重点和干预程度 139
4.3.2 针对市场非均衡状况选择宏观调控措施 142
4.3.3 根据市场发育程度进行宏观调控 146
4.3.4 逐渐提高宏观调控的间接性、规范化和稳定性 148
第5章 中国市场发育的重大制约和前景 155
5. 1 模式转换中市场发育的主要障碍 156
5.1.1 市场协调规模受到需求扩张快于供给扩张的制约 156
5.1.2 市场供求的衔接受到单向放大机制的干扰 157
5.1.3 市场交易范围的拓展受到区域屏障的封锁 158
5.1.4 市场自协调功能受到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大制约 160
5.1.5 市场容量的扩充面临购买力水平及其分布状况的制约 162
5.1.6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衔接受到经济外向程度低的制约 163
5.1.7 市场取向改革的需要面临增长冲动的制约 165
5.1.8 市场取向改革引起的利益变动面临习惯势力的抵触 166
5.2 市场健康发育的社会心理准备 168
5.2.1 将效率观念、人均意识和危机意识注入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 170
5.2.2 树立改革的代价意识,纠正对改革可能带来近期实惠的过高期望 171
5.2.3 培养自主选择和自我负责相对应的公民独立人格 172
5.2.4 营造自觉遵守市场新秩序的社会风气 173
5.2.5 确立效率优先的价值取向,彻底抛弃平均主义旧观念 175
5.3 中国市场发育的前景和可行途径 176
5.3.1 市场发育的近期趋势 177
5.3.2 市场发育成熟的基本轮廓 178
5.3.3 可行的市场发育途径:国家组织市场和企业创立市场相结合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