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法方药精要》PDF下载

  • 购买积分:2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樊鼎编著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3811050X
  • 页数:97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医理法方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一、中医理法方药理论体系的形成 2

二、中医理法方药理论体系的发展 8

第二节 中医理法方药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主要特点和独特理论体系形成的原因 16

一、中医理法方药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16

二、中医理法方药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1

三、中医理法方药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的原因 27

(一) 自然观方面的原因 27

(二) 方法论方面的原因 31

第三节 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为逐步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而奋斗 46

一、中西医理论体系的异同和今后医学的方向 46

二、中医发展的历史机遇和面临的严峻挑战 52

三、发扬优势,克服缺陷,走向未来 53

一、气化的基本含义 65

二、气化论的基本内容 66

(一) 气是看不见的客观存在着的物质 66

(二) 气是宇宙的本原 67

第二章 中医学与哲学 68

第一节 气化论 68

(四) 形气转化是宇宙万事万物存在的基本形态,升降出入是气化运动的基本形式 69

(三) 气化是宇宙的本质 69

三、气化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72

(一) 解释生命和精神意识的起源 72

(二) 说明人体的组成和功能活动 73

(三) 说明病理变化 75

(四) 用于诊断 76

(五) 用于治疗 77

附:气化论参考 78

第二节 阴阳论 79

一、阴阳论的形成 81

二、阴阳的含义 83

(一) 阴阳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85

三、阴阳论的主要内容 85

(二) 阴阳的相对性和确定性 87

(三) 阴阳的对立性和统一性 88

(四) 事物运动的原因和运动状态 91

(五) 阴阳的不平衡性和相对平衡性 92

四、阴阳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94

(一) 用于说明人体结构、功能,人与外界的联系和正常人体阴阳相对平衡 94

(二) 用于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97

(三) 用于疾病的诊断 98

(四) 用于疾病的治疗 99

(五) 用于指导摄生防病 101

附:阴阳论参考 102

第三节 五行论 104

一、五行论的形成 106

二、五行的含义 111

三、五行论的主要内容 113

(一) 相生相克 114

(二) 正常的生克制化规律 115

(三) 异常的乘侮亢害规律 116

(四) 胜复调节规律 117

四、五行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19

(一) 以五行说明人体组成 119

(二) 以五行说明人体的结构 120

(三) 以五行说明人体生理功能 122

(四) 以五行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24

(五) 以五行用于疾病的诊断 128

(六) 用于指导疾病的治疗 129

五、新五行关系论 131

附:五行论参考 134

第四节 天人论 137

一、天人论的形成 138

二、天人的含义 139

三、天人论的主要内容 141

(一) 天人相互通应 142

(二) 天人相互作用 144

四、天人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47

(一) 说明人的生理 147

(二) 说明病理 148

(三) 指导治疗 150

(四) 指导摄生预防 152

附:天人论参考 153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医学 156

第三章 中医正常人体学 160

第一节 中医关于人体物质组成和新陈代谢的认识 160

第二节 人体生命之本——阴质、阳能和化生论 165

一、阴质论 166

(一) 精 166

(二) 血 170

(三) 津液 171

二、阳能论 172

(一) 气 173

(二) 火(阳) 179

(三) 神 181

三、化生论 184

四、气血津液精神之间的关系 186

第三节 脏腑系统生理学 191

(一) 心小肠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 196

一、心小肠系统——心、小肠、血脉、舌、面、神 196

(二) 心小肠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198

附:内包络,膻中 200

二、肝胆系统——肝、胆、筋、爪、目、魂 201

(一) 肝胆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 202

(二) 肝胆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205

三、脾胃系统——脾、胃、肌肉、四肢、唇、口、意 209

(一) 脾胃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 210

(二) 脾胃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212

四、肺大肠系统——肺、大肠、皮毛、鼻、喉、魄 216

(一) 肺大肠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 217

(二) 肺大肠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219

五、肾膀胱系统——肾、膀胱、骨、髓、脑、发、耳、二阴、志 223

(一) 肾膀胱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 224

(二) 肾、膀胱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226

附录:三焦、脑、女子胞 232

六、各系统主要要素之间的联系 235

第四节 经络生理学 242

一、总论 243

(一) 经络的含义 243

(二) 经络系统的组成 243

(三) 经络的命名 245

(四) 经络与腧穴 246

(五) 经络的生理功能 247

(六) 经络学说的应用 249

二、各论 250

(一) 十二经脉 250

(二) 奇经八脉 269

(三) 十二经别 277

(四) 十五别络 280

(五) 十二经筋 283

(六) 十二皮部 286

一、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 289

第五节 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289

二、正常人体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 290

(一) 阴阳矛盾的对立统一,是生命运动的基本法则 290

(二) 相互联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291

(三) 控制和胜复调节是正常人体的基本机制 292

(四) 阴阳在运动中保持相对平衡是正常人体的根本保证 295

第四章 中医病理学 302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302

一、中医关于健康的基本概念 302

二、中医关于疾病的基本概念 304

第二节 病因学 306

一、外因 307

(一) 自然气候因素 308

(二) 社会生活因素 316

二、内因 320

第三节 发病学 328

一、疾病发生的原理 328

(一)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 328

(二) 外来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329

(三) 疾病的发生 329

二、形成不同病证的原理 331

(一) 病邪性质 331

(二) 因果转化 331

(三) 邪中部位 332

(四) 邪气轻重与正气强弱 333

(五) 体质因素 333

第四节 疾病的共同本质、基本规律和存在形式 336

一、疾病的共同本质 336

二、疾病的基本规律 340

(一) 正虚与邪实矛盾的对立统一是疾病的根本规律 341

(二) 疾病在运动过程中是普遍联系的 342

(三) 疾病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 344

(四) 疾病传变的规律 346

(五) 疾病结局的一般规律 348

三、疾病的存在形式 349

第五节 疾病的性质及病理 352

一、正虚的表现及病机病理 353

(一) 水虚(阴虚) 353

(二) 血虚 355

(三) 精虚 355

(四) 气虚 357

(五) 火虚(阳虚) 358

(六) 神虚 360

二、邪实的表现及病机病理 362

(一) 风 363

(二) 湿(饮、水) 365

(三) 寒 366

(四) 热(火、温) 368

(五) 气实(气郁、气逆) 369

(六) 血瘀 371

(七) 痰 372

(八) 食滞 373

(九) 虫 373

(十) 中毒 374

附:暑、燥、疫疠、外伤、遗传 374

〔参考〕疾病性质 375

第六节 疾病的病量及病理 381

第七节 疾病的部位及病理 385

一、肌表病理 386

二、经络病理 388

(一) 十二经脉病理 389

(二) 奇经八脉病理 396

(三) 十二经别病理 400

(四) 十五别络病理 400

(五) 十二经筋病理 402

(六) 十二皮部病理 403

三、脏腑系统病理 404

(一) 心小肠系统病理 404

(二) 肝胆系统病理 407

(三) 脾胃系统病理 415

(四) 肺大肠系统病理 418

(五) 肾膀胱系统病理 421

(六) 六腑系统病理纵论 427

附:疾病部位病理参考 431

第八节 基本证候学 434

一、基本证侯的来源和形成原理 434

二、基本证候归纳简表 437

三、基本证候的作用 458

第五章 中医诊断学 461

第一节 四诊纲要 461

一、问诊纲要 461

(一) 问病史 461

(二) 具体症状的问诊 464

二、望诊纲要 472

(一) 望神色形态 473

(二) 望舌质舌苔 476

(三) 望全身各部 481

(四) 望排泄物 483

(五) 望小儿指纹 483

三、闻诊纲要 484

(一) 听声音 484

(二) 嗅气味 486

四、切诊纲要 486

(一) 脉诊 486

(二) 按诊 497

五、四诊中应注意的问题 498

参考 503

第二节 辨证纲领(辨证三部曲) 508

一、辨性、量、位 512

(一) 辨病性 512

(二) 辨病量 520

(三) 辨病位 522

二、明标本 526

(一) 证候的标和本 527

(二) 如何辨明标本 528

三、知规律 533

(一) 正虚邪实的对立统一法则,是证候的根本法则 533

(二) 证候的普遍联系法则 534

(三) 证候的运动规律 536

附:传统各辨证方法述要 536

一、八纲辨证 537

二、气血津液辨证 545

四、病因辨证 549

五、六经辨证 549

三、脏、腑辨证 549

六、卫气营血辨证 555

七、三焦辨证 558

第一节 养生防病的含义和根本问题 562

一、养生防病的含义 562

第六章 中医养生防病学 562

二、养生防病的根本问题 563

一、呼吸精气 572

二、合理饮食 572

第二节 养生防病的具体方法 572

三、劳逸适当(包括形劳心劳房劳) 574

四、调摄神志,适应社会环境 574

五、把握规律,适应自然环境 575

第七章 中医治则和冶法学 581

第一节 治疗原则 581

一、治病求本 582

(一) 什么是本 582

(二) 正反逆从 584

(三) 标本治则 587

二、扶正祛邪 589

(一) 一般原则 590

(二) 轻重缓急 591

(三) 掌握规律 593

(四) 病证复杂,多法兼用 594

(五) “谨守病机,异病同治,同病异治” 596

三、调整阴阳 596

四、三因制宜 597

五、遵创结合 599

第二节 治疗方法 600

一、扶正法 602

(一) 补阳法 607

(二) 补气法 609

(三) 滋阴法 610

(四) 补血法 613

附:阴阳气血交补法 614

二、祛邪法 615

(一) 祛风法 616

(二) 祛寒法 619

(三) 祛热(火)法 621

(四) 祛湿(饮、水)法 624

(五) 理气法 626

(六) 理血法 628

(七) 祛痰法 630

(八) 消食法 631

(九) 驱虫法 632

(十) 解毒法 632

三、对症法 633

(一) 收敛固涩法 633

(四) 涌吐法 634

(二) 镇惊安神法 634

(三) 开窍醒神法 634

附1.关于暑、燥、疫疠、外伤、遗传等病证治法的说明 635

附2.中医治则和治法参考 636

(一) 四气五味 636

第八章 常用中药类编 638

第一节 总论 638

一、药物的性能 639

(二) 升降浮沉 641

(三) 归经 643

(四) 有毒与无毒 645

二、药物的用法 646

(一) 配伍 646

(五) 药物的阴阳五行属性 646

(二) 用量 648

(三) 服用法 651

(四) 用药禁忌 652

三、药物的采集、炮制与制剂 653

第二节 各论 656

一、扶正类药 657

(一) 助阳药 658

(二) 补气药 664

(三) 滋阴药 668

(四) 补血药 673

附:关于补精、补神用药问题的说明 675

二、祛邪类药物 676

(一) 祛息风邪药 677

(二) 温散寒邪药 682

(三) 祛泻热邪药 690

(四) 祛湿利水药 708

(五) 理气药 723

(六) 理血药 727

(七) 祛痰药 737

(八) 消导食滞药 742

(九) 驱虫药 744

三、对症治疗药 746

(一) 收敛固涩药 747

(二) 安神药 751

(三) 开窍药 753

(四) 止咳平喘药 754

(五) 涌吐药 756

(六) 外用药 757

附1:关于暑、燥、中毒、外伤、遗传病类的用药说明 760

附2:临床用药总分类歌 761

附3:暑、燥、中毒、损伤、遗传用药 763

附4:随症(状)加减用药举例 764

第一节 总论 765

一、组成原则 765

第九章 中医方剂学类编 765

二、组成变化 766

三、剂型和用法 768

第二节 各论 772

一、扶正剂 775

(一) 助阳剂 777

(二) 补气剂 785

(三) 滋阴剂 793

(四) 补血剂 808

附:交补剂 813

二、祛邪剂 817

(一) 祛风剂 819

(二) 祛寒剂 831

(三) 对待标本的原则 835

(三) 祛热剂 843

(四) 祛湿(水、饮)剂 866

(五) 理气剂 879

(六) 理血剂 892

(七) 祛痰剂 903

(八) 消导食滞剂 913

(九) 驱虫剂 917

(一) 安神剂 920

三、对症治疗剂 920

(二) 开窍剂 924

(三) 固涩剂 928

(四) 涌吐剂 935

(五) 痈疡剂 936

(六) 和解剂 942

附1:关于暑、燥、外伤、中毒、遗传病证方剂的说明 948

附2:代表方剂歌诀 949

方剂索引 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