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论 2
第一章 病毒的基本性质、结构和分类 2
一、病毒的基本性质 2
(一) 病毒的定义 2
(二) 病毒与其它微生物的区别 2
(三)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2
(四) 病毒的生命 3
二、病毒颗粒结构和化学组成 6
(一) 病毒体基本结构 6
(二) 病毒核酸 6
(三) 衣壳 10
(四) 囊膜 15
(五) 其它病毒成分 16
(六) 复杂病毒 17
(七) 缺陷干扰病毒颗粒 17
三、病毒对理化因子的稳定性 18
(一) 物理因素 18
(二) 化学因素 18
四、病毒的分类 19
(一) RNA病毒 22
(二) DNA病毒 25
一、细胞结构概述 29
第二章 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9
二、细胞膜 31
三、细胞质 33
(一) 细胞质基质 33
(二) 胞质泡状系统 33
(三) 高尔基复合体 34
(四) 线粒体 36
(五) 溶酶体 37
(六) 过氧化氢体或过氧化氢酶体 38
(七) 核蛋白体 39
(十) 微管 40
(八) 中心粒 40
(九) 微丝 40
四、细胞核 41
(一) 核膜 41
(二) 核质 41
(三) 核仁 41
(三) 染色质 42
五、染色体形成与细胞周期 42
(一) 细胞周期 42
(二) 染色结构的纤丝折叠模式 43
(三) 人染色体 45
(一) 核酸结构与遗传密码 48
六、细胞的分子生物学 48
(二) 信使核酸(mRNA) 49
七、细胞的运动 50
八、细胞连接结构 52
(一) 桥粒 52
(二) 粘着带或粘合小带 52
(四) 间隙连接 53
结语 53
(三) 紧密连接 53
第三章 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的一般特征 54
一、要研究的问题 54
二、生物化学及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55
三、病毒发育时期:隐蔽期、增殖期、成熟期 57
四、调节和病毒生活周期 58
五、研究病毒--细胞相互作用的模型系统 59
第四章 病毒的繁殖 61
一、病毒繁殖和宿主细胞 61
(一) 细胞株和细胞系 61
(二) 宿主的敏感性 62
(一) 感染是核酸的一种功能 63
二、增殖性感染 63
(二) 病毒感染的早期步骤 64
三、一步生长曲线 65
四、病毒感染对宿主大分子合成的影响 65
五、DNA病毒的合成 68
(一) 转录 68
(二) 病毒蛋白合成 71
(三) DNA复制 71
六、RNA病毒的合成 73
(一) 病毒蛋白 75
(二) 单链RNA(第Ⅰ、Ⅱ和Ⅲ类病毒)的复制 76
(三) 双链RNA(第Ⅳ类病毒)的复制 77
(四) 以DNA(第Ⅴ类病毒)复制中间体形式进行复制 78
七、动物病毒的成熟和释放 78
(一) 无囊膜的二十面体病毒 78
(二) 囊膜病毒 79
(三) 复杂病毒 80
(四) 前体池中亚单位的装配 81
八、流产感染 83
(一) 细胞有关的流产感染 83
(二) 病毒有关的流产感染 83
(一) 基因和蛋白之间的直线相关性 84
一、关于基因的表达 84
第五章 病毒的生化 84
(二) 信使RNA--遗传信息的中间携带者 85
(三) 基因密码 85
(四) 蛋白合成系统和密码“标点法” 86
(五) 信使RNA合成的调节 89
二、关于核酸的生化 89
(一) 核酸酶 89
(二) DNA的酶合成 94
(三) 重组DNA 94
(四) RNA和DNA的序列分析 95
(五) 电镜技术 96
(六) 分子杂交 99
三、 病毒核酸和蛋白质 102
(一) 病毒体的纯化:导言 102
(二) 病毒体纯化:大小、密度和离心 102
(三) 病毒DNA 104
(四) 病毒RNA 106
(五) 病毒蛋白质 110
(六) 病毒体的其它成分 111
第六章 病毒的遗传变异 112
(一) 毒力变异 113
一、病毒的性状变异 113
(二) 抗原变异 114
(三) 形态变异 114
(四)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的变异 115
二、病毒的突变 115
(一) 突变的概念和意义 115
(二) 病毒突变体的种类 117
(三) 病毒突变的分子机制 119
三、基因重组 120
(三) 灭活病毒之间的基因重组 121
(二) 活性病毒间的基因重组 121
(一) 杂交 121
(四) 活性病毒与灭活病毒之间的基本重组 122
(五) 病毒与细胞之间的基因重组 122
四、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 122
(一) 表型混合 122
(二) 多倍体和基因的混合--异多倍体 124
(三) 互补作用 124
(四) 加强作用 125
(五) 干扰作用 126
(二) 细胞的易感性 127
(一) 病毒的特性 127
一、与细胞和病毒有关的发病因素 127
第七章 病毒的致病作用 127
(三) 细胞对病毒感染的反应 128
二、疾病类型 130
(一) 局限性感染 130
(二) 播散性感染 130
(三) 隐性感染 132
三、病毒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132
四、免疫和其它全身性因素 133
(一) 循环抗体 133
(二) 细胞介导的免疫 134
(三) 病毒诱导免疫反应所致的疾病 135
(四) 非特异性全身性因素 135
五、隐定状态的病毒感染 136
(一) 共生性内感染 136
(二) 带毒状态感染 137
(三) 动物宿主体内的潜伏性感染 137
(四) 潜伏性感染的流行病学意义 138
第八章 典型病毒与非典型病毒 140
一、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140
二、病毒的慢感染 141
三、引起慢感染的非典型病毒的特性 143
四、非典型病毒性疾病 144
(一) 震颤病 144
(二) 传染性病毒性痴呆 145
(三) 羊瘙痒病 146
(四) 传染性貂脑病 147
(五) 实验室灵长类和非灵长类对Kuru、CJD和瘙痒病病毒敏感性的比较 147
五、Kuru的起源和扩散 148
六、非典型病毒的意义和前景 150
(二) 病毒感染诱致的细胞表面变化 151
(一) 中和抗原 151
一、病毒抗原 151
第九章 病毒的免疫 151
(三) 病毒结构抗原分析--流感病毒模型 153
(四) 病毒抗原对T细胞的依赖性 154
二、病毒的中和机制 154
(一) 抗体对病毒和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 154
(三) 抗体对病毒体的作用 154
(三) 病毒抗体相互作用的早期阶段 155
(四) 病毒中和的关键部位 155
(五) 中和作用与关键部位的关系 156
(六) 中和作用与病毒颗粒的聚集 156
(七) 中和作用与残余病毒 156
(八) 病毒中和作用的辅助因素 157
(九) 中和作用的分子基础及辅佐因素 158
(十) 风湿因子(RF)与病毒中和 158
三、淋巴细胞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159
(一) 关于研究淋巴细胞的方法 159
(二) 淋巴细胞感染病毒后的形态变化 160
(三) 病毒感染与淋巴细胞减少症 161
(四) 在机体内病毒与淋巴细胞的关联 161
(五) 病毒对淋巴细胞的作用 162
(六) 病毒感染与免疫缺陷 165
(七) 淋巴细胞与致病作用 165
(八) 淋巴细胞与抗病毒免疫 166
四、结语 167
第十章 病毒的干扰现象与干扰素 169
一、病毒的干扰现象 169
(一) 病毒干扰现象的类型和机理 169
(二) 病毒干扰现象的实际意义 170
二、干扰素 170
(一) 干扰素的特性 171
(二) 干扰素的诱生及其作用 174
第十一章 病毒与肿瘤 185
(二) 病毒颗粒的性质 186
(一) 多瘤病毒及与之有关的病毒 186
一、DNA肿瘤病毒 186
(三) 组织培养中病毒的繁殖 187
(四) 细胞转化 189
(五) SV40及有关病毒对人肿瘤的作用 190
二、乳多空病毒--乳头瘤病毒 190
(一) 病毒繁殖与致病作用 191
(二) 乳头瘤的退化 191
三、人腺病毒 191
四、致癌性疱疹病毒 191
(一) EB病毒 192
(四) 灵长类疱疹病毒 193
(二) 人单纯疱疹病毒 193
(三) 巨细胞病毒 193
(五) Marek病病毒 194
五、RNA肿瘤病毒--逆转病毒 194
(一) 病毒体成分 194
(二) 逆转录酶 196
(三) 病毒繁殖 196
(四) 遗传 199
(五) 病毒检查 199
(六) 病毒颗粒蛋白的免疫学反应 199
(八) C-型肿瘤病毒类型 200
(七) C-型肿瘤病毒的分类 200
六、白血病病毒的作用 205
(一) 在理化因素诱导的肿瘤中和细胞转化中的作用 205
(二) C-型肿瘤病毒在人肿瘤中的作用 205
(三) 内源性肿瘤病毒的进化 206
七、其它肿瘤病毒 206
(一) B-型肿瘤病毒 206
(二) D-型肿瘤病毒 207
(三) 池病毒A 208
八、转化细胞和动物宿主的免疫学关系 208
一、病毒的寄生性、起源与病毒学的发展 209
第十二章 内源性病毒与正常病毒丛 209
二、关于病毒的两重性 210
(一) 关于生命形式的两重性 210
(二) 关于解剖结构的两重性 210
(三) 关于病毒来源的两重性 211
(四) 关于病理学的两重性 212
三、典型病毒致病作用的相对性 213
四、肿瘤病毒与内源性病毒 213
(一) 内源性病毒与外源性病毒 214
(二) 内源性病毒存在的证据 215
(三) 内源性病毒存在的广泛性 217
(五) 异嗜性内源性病毒 218
(四) 内源性病毒基因存在的多型性 218
五、C-型病毒与癌及自家免疫性疾病 219
六、C-型病毒在胚胎发生和分化中的作用 220
七、内源性病毒的两重性 220
八、内源性病毒的正常病毒丛 221
第十三章 病毒研究与分子遗传学 223
一、微生物变异与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223
二、病毒感染与细胞转化 224
三、流感病毒的变异及其基因突变的探索 225
四、病毒的基因序列和分析方法 226
(一) 核苷酸序列分析方法 227
(二) 核苷酸序列与基因组成 228
五、病毒研究与遗传工程 231
第十四章 病毒病的实验诊断 233
一、病毒分离 233
(一) 标本的采集 233
(二) 标本的处理 235
(三) 标本的接种 235
二、病毒的鉴定 238
三、快速诊断的新方法 241
(一) 中和试验 245
四、病毒病的血清学诊断 245
(三) 血凝抑制试验 246
(四) 间接血凝试验 246
(五) 免疫沉淀反应 246
(二) 补体结合试验 246
第十五章 病毒病的化学治疗 248
一、临床有效或试用的抗病毒药物 248
(一) 抗疱疹病毒药物 248
(二) 抗流感病毒药物 253
(五) 研究中的抗鼻病毒化合物 254
(三) 临床对乙型肝炎的治疗试验 254
(四) 抗天花、痘苗病毒药物 254
二、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 255
(一) 抑制病毒穿入或脱衣 255
(二) 抑制病毒DNA的合成 255
(三) 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RNA和DNA的合成 259
(四) 影响晚期病毒信使RNA和晚期病毒蛋白 259
(五) 干扰素诱生、激活巨噬细胞、促进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等非特异和特异性防御功能 259
(三) 存在问题 260
(二) 病毒有特异性酶系统,与细胞代谢系统有所不同 260
(四) 展望 260
三、结语和展望 260
(一) 病毒病可以治疗 260
第十六章 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 262
一、流行 262
二、流行病调查 263
三、病因 264
四、环境 264
五、宿主 265
六、传播途径 266
(一) 呼吸道 266
(二) 胃肠道 267
(五) 宫内或胎盘 268
(六) 泌尿道 268
(三) 皮肤 268
(四) 生殖道 268
(七) 个人接触 269
(八) 水和食物 269
(九) 节肢动物 269
七、致病机理 269
(一) 呼吸道感染的致病机理 269
(二) 胃肠道感染的致病机理 270
(三) 全身感染的致病机理 270
(四) 出疹 270
(六) 病毒的持续感染 271
(五)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71
八、潜伏期 272
九、免疫反应 273
(一) 体液免疫 273
(二) 局部免疫(分泌型IgA) 273
(三) 细胞介导免疫 273
(四) 病毒致病过程中的免疫反应 274
(五) 免疫在流行病学中的重要性 275
一、历史、分类和命名 278
(一) 历史 278
第十七章 流行性感冒病毒 278
第二篇 各论 278
(二) 分类与命名 279
二、形态、结构与功能 280
(一) 形态与大小 280
(二) 化学组成 280
(三) 结构与功能 282
三、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286
(一) 物理因素 286
(二) 化学因素 286
(四) 复制 287
(三) 转录 287
(一) 吸附 287
四、病毒的复制 287
(二) 穿入与脱壳 287
(五) 成熟 288
(六) 缺损病毒的形成 288
五、动物模型 288
(一) 小白鼠及金地鼠模型 288
(一) 血凝素变异 289
(三) 病毒内部抗原的变异 289
(二) 神经氨酸酶抗原变异 289
六、抗原变异 289
(二) 雪貂模型 289
七、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290
(一) 流感病毒在呼吸道的播散和繁殖 290
(二) 病理改变 290
(三) 临床表现 290
(四) 发病机制 290
(五) Rey’s综合征 291
八、流感的免疫 291
(一) 体液免疫 291
(一) 病毒分离 292
九、实验诊断 292
(二) 血清学方法 292
(二) 细胞免疫 292
(三) 非特异性免疫 292
(三) 快速诊断 293
十、流行病学 293
(一) 历史回顾 293
(二) 新亚型的起源 294
十一、预防与治疗 295
(一) 减毒活疫苗 295
(四) 流行监测 295
(三) 流行特点 295
(二) 灭活疫苗 296
(三) 干扰素的预防 297
(四) 药物预防 297
第十八章 副流感病毒 298
一、历史和分类 298
二、副流感病毒的性状 299
(一) 形态 299
(二) 理化性质 299
(三) 血凝素及溶血素 299
(五) 病毒的繁殖 300
(四) 抗原性 300
三、临床表现 301
四、流行病学 302
五、诊断 302
六、治疗与预防 303
第十九章 腮腺炎病毒 304
一、概述 304
二、免疫学特性 304
三、同红细胞的反应 304
六、临床表现 305
五、致病机理 305
四、宿主范围 305
七、实验室诊断 307
八、流行病学 307
九、防治 308
第二十章 麻疹病毒 309
一、概述 309
二、病毒的性质 309
(一) 形态和结构 309
(二) 结构蛋白和抗原成分 309
(三) 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 310
(四) 病毒的复制增殖 311
(六) 抵抗力 312
(五) 人工培养 312
(七) 血凝和血溶特性 313
(八) 变异 313
(九) 与同属病毒间的抗原关系 314
三、致病性 314
(一) 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 314
四、免疫性 315
(一) 先天性免疫 315
(三) 麻疹并发症 315
(二)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315
(二) 特异性抗体 316
(三) 细胞毒作用 317
五、实验诊断 317
(一) 病毒分离 317
(二) 细胞学检查 317
(三) 血清学试验 317
六、疫苗 318
(一) 种类 318
(二) 初次免疫年龄 318
(一) 形态和大小 320
(二) 化学组成 320
一、病毒的性状 320
第二十一章 呼吸道合胞病毒 320
(三) 对理化因素的稳定性 321
(四) 抗原性 321
(五) 宿主范围 321
(六) 实验动物 321
二、临床表现 321
三、机体的免疫反应及发病机制 322
四、实验诊断 323
(一) 病毒分离 323
(二) 血清学论断 324
五、流行病学 325
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326
第二十二章 肠道病毒 328
一、概述 328
(一) 简史 328
(二) 分类与一般特征 328
二、脊髓灰质炎病毒 329
(一) 形态学 329
(二) 理化特性 329
(三) 免疫学特性 330
(四) 宿主范围 331
(五) 病毒的繁殖 332
(六) 遗传特性 333
(七) 致病作用 334
(八) 实验室诊断 336
(九) 流行病学 336
(十) 预防及治疗 337
三、柯萨基病毒 339
(一) 病毒的性质 340
(二) 致病作用 341
(三) 实验室诊断 342
(四) 流行病学及控制 342
四、埃柯病毒 342
(一) 病毒的性质 343
(二) 致病作用 344
(三) 实验室诊断 344
(四) 流行病学及控制 344
五、新肠道病毒 345
第二十三章 鼻病毒 346
一、鼻病毒的特性 347
(一) 理化特性 347
(二) 生物学特性 347
(三) 抗原特性 347
二、传播途径和机制 348
三、宿主的反应性和临床表现 349
四、致病机理 350
五、实验室诊断 351
六、防治 352
第二十四章 脑炎病毒 353
一、概述 353
(一) 病毒的性质 354
(二) 形态学 354
(三) 理化特性 354
(五) 宿主范围 355
(六) 病毒的增殖 355
(四) 免疫特性 355
(七) 致病机理 356
(八) 实验室诊断 357
(九) 流行病学 358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359
(一) 生物学特性 359
(二) 传播途径 359
(三) 致病机理 359
(四) 论断 360
(五) 防治 360
四、墨累谷脑炎病毒 361
五、黄热病病毒 361
三、圣路易斯脑炎病毒 361
六、登革热病毒 362
七、Omsk出血热病毒 362
第二十五章 呼肠病毒 363
一、前言 363
二、呼肠病毒的发现 364
三、呼肠病毒颗粒的结构 364
四、呼肠病毒基因组 364
五、呼肠病毒的蛋白质 365
六、呼肠病毒的十个基因的信息内容 367
七、呼肠病毒的酶 368
八、呼肠病毒核糖核酸的转录 369
九、呼肠病毒基因序列和信息核糖核酸 370
十、呼肠病毒信息核糖核酸的翻译 372
十一、呼肠病毒繁殖周期的基本特征 373
十二、吸肠病毒形态发育 374
十三、呼肠病毒缺失突变株 375
十四、呼肠病毒温度敏感突变株 376
十五、呼肠病毒与完整宿主的相互作用 376
(三) 免疫学特性 378
(一) 形态 378
(二) 理化特性 378
一、病毒的性质 378
第二十六章 风疹病毒 378
二、病毒的繁殖 379
三、致病性 379
四、实验诊断 380
五、流行病学 381
六、预防和控制 381
第二十七章 狂犬病毒 383
一、概述 383
二、狂犬病病毒 383
(一) 简史 383
(二) 病毒的性质 384
(三) 发病机理 386
(四) 实验室诊断 386
三、嵌沙样病毒的形态及其发生 386
(五) 流行病学 387
(六) 防治 387
三、马尔堡病毒 389
第二十八章 冠状病毒 390
一、病毒的性质 390
(一) 形态 390
(二) 理化性质 390
(三) 免疫性 390
二、致病性 391
(五) 病毒的繁殖 391
(四) 宿主范围 391
三、实验论断 392
四、流行病学 392
五、防治 392
第二十九章 嵌沙样病毒 393
一、概述 393
二、嵌沙样病毒的提纯与理化特性 394
(一) 生物物理特性 394
(二) 生物化学特性 395
四、嵌沙样病毒的抗原性 397
五、组织配型抗原与嵌沙样病毒感染的关系 399
六、关于嵌沙样病毒发病机理 401
(一) 关于出血热 401
(二) 关于LCM病毒感染的免疫生物学 403
七、关于嵌沙样病毒感染的疫苗预防问题 404
(一) 疫苗的适应症 404
(二) 疫苗发展 405
第三十章 本扬病毒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407
一、本扬病毒 407
(一) 本扬病毒属 407
(二) 静脉病毒属 409
(三) 内罗病毒属 410
(四) 吴孔病毒属 410
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410
(一) 简史 410
(二) 病毒的形态结构 411
(三) 培养特征 411
(四) 理化因子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影响 412
(五) 抗原结构和分型 412
(六) 流行特征 412
(九) 防治原则 413
(八) 实验室病毒学诊断 413
(七) 临床特征 413
第三十一章 肝炎病毒 414
一、甲型肝炎病毒(HAV) 414
(一) HAV的发现 414
(二) HAV的性质 414
(三) HAV的培养 416
(四) HAV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417
(五) 微生物学检查法 417
(六) 特异性防治 417
(一) HBV的发现和命名 418
(二) HBV的生物学特性 418
二、乙型肝炎病毒(HBV) 418
(三) HBV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421
(四) 微生物学检查法 424
(五) 特异性防治 425
三、非甲非乙型肝炎 425
第三十二章 疱疹病毒 427
一、概述 427
二、病毒的特性 428
三、单纯疱疹病毒 429
(一) 生物学与免疫学特性 429
(三) 病毒的繁殖 430
(二) 宿主范围 430
(四) 发病机理 432
(五) 实验室论断 434
(六) 流行病学、预防和治疗 434
(七) HSV-2与宫颈癌的关系 434
四、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435
(一) 病毒的性质 435
(二) 免疫学特性 435
(三) 宿主范围 435
(四) 病毒的繁殖 435
(七) 流行病学和预防 436
(六) 实验室诊断 436
(五) 发病机理 436
五、巨细胞病毒 437
(一) 病毒的性质 437
(二) 发病机理 438
(三) 实验室诊断 438
(四) 流行病学和预防 439
六、EB病毒 439
(一) 病毒的性质 439
(二)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440
(三) 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 441
一、一般特性 443
第三十三章 腺病毒 443
二、病毒的性质 444
三、病毒的繁殖 447
四、发病机理 449
五、实验室诊断 450
六、流行病学 451
七、预防和控制 451
附一 腺病毒伴随病毒 452
附二 微小病毒 452
第三十四章 痘病毒 453
一、一般特性 453
(一) 病毒的性质 454
二、天花病毒和痘苗病毒 454
(二) 天花 457
三、感染人的其它痘病毒 461
(一) 牛痘病毒 461
(二) 传染性软疣病毒 461
(三) 挤奶工人结节病毒(副痘苗病毒) 461
(四) 羊传染性口疮病毒(Orf病毒) 462
(五) Tana痘病毒(Tanapox virus) 462
第十五章 免疫标记技术快速诊断病毒病 464
一、基本原理 464
第三篇 病毒学新技术 464
二、三种免疫标记方法的比较 466
三、临床应用举例 467
(一) 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诊断呼吸道病毒举例 467
(二) 免疫荧光技术诊断狂犬病毒举例 469
(三) 用免疫酶技术鉴定狂犬病毒抗原举例 470
(四)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人轮状病毒举例 471
(五) 放射免疫测定急性甲型肝炎IgM举例 472
第三十六章 病毒感染的电子显微镜诊断 474
一、EM的负染色方法及病毒性疾病的快速诊断 474
(三) 染色 475
(四) 假复制技术 475
(一) 材料 475
(二) 制膜 475
(五) 琼脂凝胶扩散 476
(六)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法 476
(七) 免疫电镜技术(IEM) 476
二、EM的超薄切片方法对病毒感染的鉴别及诊断 477
三、电镜下病毒鉴别的主要依据 480
(一) 衣壳的对称性 480
(二) 核衣壳在细胞内装配的部位 480
(三) 囊膜的有无 480
(四) 病毒颗粒的大小 480
(一) 感染细胞 483
(二) 病毒体分离 483
第三十七章 病毒核酸杂交技术 483
一、DNA提纯 483
(三) 病毒体消化和DNA分离 484
(四) DNA定量 485
二、DNA体外缺口翻译标记法 487
三、原位杂交的样品准备 490
四、原位杂交 491
五、用乳胶包被玻片 495
六、原位杂交玻片的显影 496
七、原位杂交玻片用43.13317E-299iemsa染色 497
一、前言 498
第三十八章 单克隆抗体 498
(一) 原则 500
二、方法 500
(二) 方法 504
三、性质 510
四、应用 511
(一) 用于细胞表现抗原决定簇的测定研究 511
(二) 用于人淋巴细胞亚群的鉴别与功能研究 513
(三) 用于寄生虫学的研究 516
(四) 用于肿瘤病的研究 518
(五) 用于移植的研究 519
(七) 用于病毒学的研究 520
(六) 用于细菌学的研究 520
(八) 用于血液学的研究 521
(九) 生化药物学的研究 522
(十) 用于抗原的提纯 523
(十一) 其他 523
五、展望 524
第三十九章 组织培养技术在病毒学发展中的新展望 526
一、组织培养与病毒繁殖 526
二、细胞培养与脊髓灰质炎病毒蛋白的合成加工过程 527
三、组织培养与肿瘤病毒学 528
五、细胞培养技术与病毒免疫学 531
四、组织培养与病毒细胞学或细胞病毒学 531
六、组织培养与比较病毒学 532
七、组织培养与临床病毒学 532
八、展望 533
第四十章 病毒滴定 535
一、物理和化学测定 535
(一) 物理颗粒计数 535
(二) 血凝反应 535
(二) 细胞感染的定量问题 536
(一) 感染单位 536
二、感染性滴定的几个基本概念 536
(三) 根据抗原特性测定 536
(三) 病毒标本感染性滴度的测定 538
三、空斑法 538
(一) 基本方法 538
(二) 空斑分析的剂量反应曲线 539
四、痘斑计数 540
五、其它局部损害 540
六、终点法 540
七、不同分析法的比较及其精确度 542
参考文献 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