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的条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中根干枝著;朱京伟,张吉伟译
  • 出 版 社: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202003244
  • 页数:297 页
图书介绍:

纵式社会的人际关系 1

原序 1

第一章 绪论 5

1.重新分析日本社会 5

理论与现实的差距 5

用“公分尺”裁不出好和服 6

“零头”的处理 6

对历史上现代化理论的反省 8

2.关于“社会结构”的探索 9

组织和形态不同,社会结构一致 9

用以解释“社会结构”的东西 10

理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问题 11

第二章 “场所型”集团的特性 12

1.对集团进行分析的关键--“资格”和“场所” 12

什么是“资格”和“场所” 12

不同的社会结构类型 13

2.强调“场所”的日本社会 14

社会名声重于职业 14

“家”是生活的共同体 14

儿媳女婿比兄弟姐妹更重要 15

作为场所型集团的“一族郎党” 16

3.家庭成员对“家”的全面参与 16

巩固场所型集团的两种方法 16

在“场所”中寄托自己 17

日本媳妇和印度媳妇的鲜明对比 18

“家长权威”来自“家”的约束力 18

为何对“家族制度”深恶痛绝 19

4.包括家属在内的雇佣关系 20

越是大企业“包到底”的倾向越显著 20

雇员好比新媳妇 21

家风和社风促成了一体感和孤立性 21

5.“自己人”和“外人” 22

把外人不当人看待 22

“外人”意识产生出非社会性 24

在日本社会的框框里培养不出社交性 24

各个领域中都有“乡巴佬” 25

6.直接接触式人际关系 26

人际关系的亲疏取决于接触时间的长短与频率 26

在所属集团中的工作时间问题 27

“人走茶凉” 28

一旦离开,万事皆休 29

国外日本人社区的特异性 30

7.单一社会 31

可靠的所属集团只有一个 31

“不事二主”其根源在场所型集团的结构 32

不可能从属于复数的场所 32

第三章 “纵式”组织中的序列意识 34

1.分析社会结构的关键--“纵式”与“横式”的关系 34

“纵式”组织的象征--亲分、子分 34

相同身分和资格者也有序列意识 35

能力也得为序列意识让位 36

越是老企业,序列意识越强 36

2.在重序列的背后 37

终身雇用制和强烈的能力平等观 37

与能力无关的年龄、工龄、学历 38

如何看待能力差别 39

日常生活中也充满了序列意识 40

自由职业者也不例外 41

3.和中国、印度的比较 42

日本人发表意见也不忘序列意识 42

4.和英国、美国的比较 43

对日本的序列意识感到惊奇 43

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43

注意序列的日本师生关系 44

做英军俘虏的苦衷 45

第四章 “纵式”组织形成的全体像 46

1.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并立关系 46

劳资双方的并立关系 46

工会内没有真正的连带感 46

小打小闹的“家庭纠纷” 47

2.人人平等主义 48

平等主义导致安于现状 48

平等主义激发刻苦奋斗 49

阶层差别与“学阀”之争 49

3.过度竞争造成的弊端 50

缺乏“横式”组织的悲剧 50

同事、同类集团之间相互为敌 51

并立竞争的长处和国家利益的损失 51

4.“大而全”结构和政治组织的健全 52

靠“不分工”起家的企业 52

无懈可击的行政网 54

中央集权的强化和国民对权力的恐惧 55

第五章 集团结构的特征 57

1.集团的内部结构 57

“纵式”集团是没有底边的三角形 57

加入“纵式”集团的条件 58

加入“横式”集团的条件 59

开放性的“纵式”组织和排他性的“横式”组织 60

2.日本式集团的弱点和长处 61

领导者仅有一人,难以替换 61

分裂的结果--让权或瓦解 62

产生“党中党”和分裂的危险 62

对日本的现代化做出贡献 64

日本式集团的长处 64

3.形成宗派的必然性 65

名为“合并”实为“吞并” 65

不同集团之间的协调为何如此困难 66

造成派系争斗的机制 66

派系、亲分子分关系遭到非难 67

第六章 领导者和集团的关系 68

1.领导者受到牵制 68

领导者和直属干部的关系 68

感情因素同样具有牵制作用 69

决策取决于和直属干部的关系 69

领导者只是集团中的一分子 70

2.权威主义和平等主义的实力对比 71

“强权专断”由此产生 71

过分强调平等主义 71

3.领导资格 73

工作能力并不重要 73

为何由年长者当领导 74

必须处于组织的顶点 74

集团的实力依内情而定 76

组织自己的部下最为重要 76

领导者要有个人魅力 77

第七章 人与人的关系 79

1.缺乏契约精神 79

契约--代替“纵式”组织的另一种方式 79

没有契约观念 80

大权在握的西欧领导者 81

以“调和”为己任的日本领导者 81

不可简单地归于“封建性” 82

易主而事的西欧和不事二主的日本 82

背离契约精神的倾向无处不在 83

2.具有相对性的性价值观 83

带有感情色彩的“纵式”关系 83

非逻辑非宗教的日本道德社会 84

形成集团特有的派头 85

集团的生命在于人际关系 86

3.感情比思辨更重要 86

日本评论家的困境 86

无法进行真正的对话 87

无法进行逻辑争论 88

急诊是永无结论的“平行线” 89

无戒心的交谈 89

抛开思辨拥抱感情 90

结语 91

适应的条件 97

原序 97

第一部 文化冲击--如何适应异文化 99

1.对异文化的拒绝反应 99

复杂的社会系统 99

根深蒂固的文化差异 100

文化冲击 101

2.寻求日本文化的庇护 103

迷恋日本饭菜 103

抱住成规不放 104

3.言语表达和实际行动的距离 105

认为别人落后的主观偏见 105

橡胶般有弹性的时间观念 106

4.特定场合与普遍性问题 108

以偏概全的印象 108

不成体统的大学教授 109

莫把外国人当“外人” 109

5.把日本的系统强加于人 112

印度人的钥匙 112

日本没有“钥匙文化” 113

把自己的系统强加于人 113

6.日本式依赖关系的失败 115

“亲亲子子”关系在印度行不通 115

纵式系统与报偿 117

7.日本与信赖契约关系的欧美方式之不同 119

契约关系在欧美的重要性 119

冷冰冰的公事公办 121

契约关系为何在日本不起作用 121

8.寻求当地社会的庇护 123

在日本人社区和当地社会之间选择 123

异国通婚与日本人 125

9.故弄玄虚的异国爱好者的感伤主义 126

为何“被外国文化征服” 127

概念游戏 129

10.掌握外语和理解文化 130

外语为何跟不上 130

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132

传统打扮的日本人有气派 134

自己的个性最重要 135

使用日语的界限 136

11.适应能力的个人差别 138

缺乏好奇心 138

凡事要客观 139

礼貌与自卑感 140

自信和自弃 141

选拔人才 143

第二部 日本实现国际化的障碍--社会学方面的诸因素 145

1.坚厚的“家”墙壁 145

以“中等偏上”为典型 146

个人房间和公用场所 148

个人主义和相互适应 150

日本式住宅好似家具 151

2.日本人的社会学意识 154

家--“第一范畴” 154

属于“第二范畴”的人们 155

外群体--“第三范畴” 156

共有经验的重要性 157

缺乏异质意识 158

意识深沟 160

3.连续性思想--从内到外 161

与二项对立论相反的思考 161

在“纵式”理论中的位置 163

对“外部”不关心 164

轻视现场工作 166

4.两者关系中的连续性 169

暧昧不清 169

自上而下的纵式权力结构 170

“人”与“自然”未分化 171

日本画世界中的“流” 173

5.“义理人情” 175

“义理”的产生 175

“义理”的形成条件 177

不产生“义理”的社会 178

6.持有者和非持有者的关系 181

“高贵者应负义务”的思想 181

格甸族的勋章 183

不关心外集团的福利 184

结语--适应的条件 187

选择和培养人才的必要性 189

确立对外体制的必要性 192

纵式社会的力学 197

前言 197

第一部 个人与群体--小群体的特点 199

1.关于个体认识 199

民间信仰式的个人主义 199

对生物而方,何谓个体 200

印度 个人被过细地划分 202

日本 强调一体化 202

2.小群体的所属 204

拥有共同场所的小群体 204

小群体的构成 205

理想的群体范围 206

变动的关系 207

不是个人参加 208

森严壁垒的“家” 209

永久的血缘关系 210

一户出一人 211

悲剧性的离群 212

各部门的独立性 213

群体间的章法 213

3.类别群体中的个人与群体 214

派别·派系的产生 214

领导地位的差别 215

章法的分量 216

“为什么我一个人倒霉”的理论 217

对破戒僧的制裁 218

归根到底是归属于小群体 218

受限制的“两张面孔” 219

4.网络关系与个人 220

纵向的网络关系 220

网络的范围的限定 221

中国人式的网络关系 222

孩童式的依赖和信赖 222

对日本人的不协调感 223

家庭关系的位置 224

东南亚的网络关系 226

群体的脆弱及稳定 227

一切取决于个人 228

具有排他性的地区社会中的网络关系 228

体系上的巨大差异 229

网络关系与纵式关系的对比 230

滥开私人介绍信,意味着什么 230

私人介绍信的分量 231

潜在意识中的“纵式观” 232

5.小群体中有特色的人际关系 233

评价人物的标准 233

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单位内的接触 235

参加小群体必须全心全意 235

在小群体中不能行使领导权力 236

礼仪性的顺序 237

纵式组织的润滑剂 238

人与人的亲密融合 238

最高层也能形成小群体 239

为什么会产生亲信政治 240

最严格的现场监督 241

纵式社会与服从 241

6.小群体的思维与行动方式 242

无礼貌与假礼貌 242

任性与耐性 243

被允许的自我表现欲 244

善于接受不同意见的印度人 245

形式主义的应用 246

中间方式的正常行动方式 247

无差别的平等主义 247

群体是隐身衣 248

第二部 群体与群体--相邻的各个群体的机构 250

1.软体动物的构造 250

各群体的综合种类 250

相对的顺序 251

潜在的纵式关系 252

相邻、和睦的群体关系 253

由同质性群体构成的连续体 254

海星式的运动规律 255

对刺激的反应与传达的过程 257

2.不是权力而是压力 258

责任不明的机构 258

意向决定的过程 259

存在权力吗 260

权力是“罪恶”吗 261

不是权力是压力 262

不是权力是权威 263

3.不断升级的相邻群体间的变动 264

违反选举规则与选举法 264

行政招待风气的根源 266

宽容丑恶行为的限度 267

不是法的制约而社会力学的制约 268

4.性能优良的连续体 269

认识与现实之间 269

赶时髦的评论 270

念珠式的连续体 271

中流意识的现状 272

法律意识的对比 274

不是法的制约而是社会的制约 275

小群体规则的效用 276

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 277

没有原则的国家 278

变化的规律性 279

附记1 理论与变化的过程--关于对社会各种现象的理解及其方法 281

附记2 从纵式社会论到海蜇论 287

后记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