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保障制度起源变迁的逻辑过程 1
1.1 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最初需要源 1
导言 1
1.2 社会保障制度的前身--济贫法 3
1.3 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形成及其历史和理论背景 7
1.4 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并多样化阶段 13
1.4.1 储金计划(公积金)型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分析 14
1.4.2 智利个人帐户储存式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分析 20
1.4.3 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分析 29
1.4.4 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举措 35
1.5 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向何处去 36
2.1 社会保障的内涵界定和制度特征 41
2.1.1 社会保障的内涵界定 41
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结构的理论分析 41
2.1.2 社会保障的制度特征 43
2.2 社会保障的制度主体 46
2.3 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框架概览 50
2.4 社会保障的具体制度安排 53
2.4.1 社会保障 53
2.4.2 社会救济 56
2.4.3 社会福利 59
2.4.4 社会优抚 60
2.5 两类不同性质保障项目的界定及分类管理理论的导出 61
2.6 社会保障的管理和管理体制 63
2.6.1 社会保障的立法范畴 64
2.6.2 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组织结构 68
2.7 社会保障在市场经济制度构造中的定位 72
2.8 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76
第三章 公平、效率与产权 80
3.1 公平、公正、平等与效率的内涵界定 80
3.1.1 公平:公正与平等的统一 80
3.1.2 公平的多维度性和多层次性 81
3.1.3 效率的三种形式及其实现条件 82
3.1.4 效率与产权 85
3.2 平等与效率,替换还是互补 88
3.2.1 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替换抑或互补 88
3.2.2 平等与效率先后次序 90
3.2.3 平等与效率的协调 91
3.2.4 机会平等与平均主义 92
3.2.5 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动态分析 95
3.2.6 公平与效率的优化组合的实现形式 97
3.3 重构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与效率机制 98
3.3.1 制度公平、市场公平与补偿性公平 100
3.3.2 三级公平与社会保障制度功能 104
第四章 社会保障领域中的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 104
4.1 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的原动力 105
4.1.1 社会保障是一种应由政府强制人们消费的优效品 106
4.1.2 外部效应的存在和交易费用的节约 108
4.1.3 政府承担社会性风险的能力大于市场 110
4.1.4 投保方的逆向选择倾向 112
4.1.5 带有普遍性特征的风险由国家举办的成本有可能降低 114
4.1.6 维持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115
4.1.7 政府具有市场效率之外的再分配职能 120
4.2 政府供给社会保障的局限性 121
4.2.1 强制性统一购买可能导致的资源配置低效率 122
4.2.3 负担与义务的分离导致的低效率和不平等 123
4.2.2 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分离可能导致的x低效率 123
4.2.4 政府转移支付项目的产出和质量缺乏评判的“基准线”和止损机制 124
4.3 政策目标与政策效应的偏离 125
4.3.1 政策制定者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相对性 125
4.3.2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共选择政策目标异化 126
4.3.3 政策实施中的利益矛盾使政策效应扭曲 128
4.3.4 政策效力递减趋势 129
4.3.5 政府和社会过高的时间贴现率 130
4.3.6 政策与其他因素组合而强化了经济周期波动 132
4.4 社会保障领域中的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选择与组合 132
第五章 社会保障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中国医疗保险领域中道德风险及其规避的样本分析 138
5.1 道德风险内涵的界定 138
5.2 医疗保险享受者的行为特点与道德风险 140
5.3 医疗服务领域中的市场失效与道德风险 144
5.4 医疗保险领域中道德风险的高规避难度探析 150
5.5 制度创新与道德风险规避 154
5.5.1 医疗保险领域中道德风险规避的制度性措施 154
5.5.2 中国医疗保险的制度创新与道德风险规避 157
第六章 社会保障的筹资模式 163
6.1 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 163
6.2 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的基本要素 165
6.3 社会保障基金负担对象的各类组合 166
6.4 不同社会保险基金平衡方式中的权责关系 168
6.5 社会保障基金调剂范围与产权界定 175
6.6 社会保障四种筹资模式的功能比较 178
6.7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营运 182
6.7.1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营运的政策目标 183
6.7.2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策略组合 187
7.1.1 社会保险筹资的税收化倾向及其悖论 190
第七章 社会保障与其他经济变量的联动关系 190
7.1 社会保障与税收 190
7.1.2 社会保险税在税收结构中的定位 194
7.1.3 累进税的再分配效应辩识 195
7.2 社会保障与工资 197
7.2.1 社会保障与工资之间的转化 198
7.2.2 社会保障项目分类管理与工资属性的相关分析 199
7.2.3 社会保障与工资运动速率分析 201
7.3 社会保障与储蓄 205
7.3.1 社会保障与储蓄关系的理论沿革及其应用 205
7.3.2 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与储蓄功能的联动关系 207
第八章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209
8.1 传统体制下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 209
8.2.1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前期改革轨迹描述 213
8.2 社会保障制度前期改革的实证分析 213
8.2.2 社会统筹制运行的实证分析 216
8.3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利益陷井 220
8.4.1 市场化改革与历史的启示 220
8.3.1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历史包袱面面观 221
8.3.2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内部人控制” 227
8.4 社会保障制度结构的改革模式构想 229
8.4.2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230
8.4.3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总体框架设想 235
8.4.4 社会保障制度筹资模式选择 238
8.5 社会保障制度的“存量”改革与利益矛盾 243
8.5.1 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 243
8.5.2 化解社会保障领域存量问题的对策思考 245
参考文献 253
后记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