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理法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斌著
  • 出 版 社: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14089·103
  • 页数:407 页
图书介绍:

上编 理法概说 1

一、伤寒理法缘起、主要内容与基本精神 1

二、《伤寒论》的病因与病种、辨病与辨证 2

三、伤寒病因中风、寒二邪的性质及变化 5

四、《伤寒论》中六经的概念和生理、病理的分析 8

(一) 六经的基本概念 8

1. 六经阴阳盛微的分配 9

2. 六经分主六气的性质 10

3. 六经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13

4. 六经阴阳的表里所主 15

5. 六经气血多少的区别 16

6. 六经经气出入的机转 17

(二) 六经的生理概括 18

1. 基本论点 18

2. 具体分析 18

太阳 18

阳明 19

少阳 20

太阴 21

少阴 22

厥阴 24

3. 生理小结 25

(三) 六经的病理述要 26

1. 病理概念 26

2. 具体分析 28

太阳 28

阳明 30

少阳 31

太阴 32

少阴 33

厥阴 36

3. 病理小结 37

五、关于伤寒“传经”与“并病”、“合病”的探讨 39

(一) 传经 39

(二) 并病与合病 45

六、对伤寒阴阳发病和愈期以及寒热表里的研究 46

(一) 阴阳发病 46

(二) 愈期 47

(三) 寒热表里 48

七、六经为病旺时欲解的机理和各经排列顺序的关系 49

八、《伤寒论》脉象举析 51

(一) 阳脉类举 53

1. 浮脉 53

2. 大脉和洪脉 54

3. 数脉和疾脉 54

4. 滑脉 55

5. 动脉 56

6. 实脉 57

7. 长脉 58

8. 促脉 58

(二) 阴脉类举 59

1. 沉脉 59

2. 细脉和小脉 60

3. 迟脉 61

4. 涩脉 62

5. 微脉 62

6. 弱脉和虚脉 64

7. 短脉 65

8. 结脉和代脉 66

(二) 阴阳俱见脉象类举 67

1. 弦脉 67

2. 紧脉 68

3. 芤脉 70

4. 缓脉 70

(四) 阴阳复合脉象类举 71

1. 浮而芤 71

2. 浮而涩 71

3. 浮而细 71

4. 浮而迟 72

5. 浮而弱 72

6. 浮而紧 73

7. 浮虚和浮虚而涩 74

8. 脉浮缓 75

9. 寸浮关沉和小细沉紧 75

10. 寸浮数尺中涩 76

11. 脉沉滑 76

12. 脉沉实 76

13. 脉微弱数 76

14. 脉阳微阴浮 77

15. 脉细数和细沉数 77

16. 脉弦浮大 78

17. 脉迟浮弱 79

18. 寸缓关浮尺弱 79

九、《伤寒论》中主要症候的综述 80

(一) 寒热 81

1. 恶寒 81

2. 恶风 82

3. 身寒 83

4. 发热 84

5. 身热、恶热 86

6. 蒸蒸发热和日晡潮热 87

7. 往来寒热和厥热胜复 87

8.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如疟状 88

(二) 汗 89

1. 汗出 89

2. 自汗出和汗自出 91

3. 汗出多少 92

4. 盗汗 93

5. 不汗出和汗不出 93

6. 但头汗出身无汗和手足濈然汗出 94

(三) 头身症状 95

1. 头项及背部强痛 96

2. 眩冒 97

3. 身体痛挛和沉重 98

4. 厥逆 100

(四) 胸腹症状 104

1. 胸中及心下 104

2. 胸胁两侧 106

3. 腹和少腹部 108

4. 心腹悸动 110

(五) 饮食和二便 111

1. 饮 111

2. 食 113

3. 小便 114

4. 大便 117

(六) 咳喘、呕吐、哕噫与下利 120

1. 咳喘 120

2. 呕吐 122

3. 哕噫 125

4. 下利 126

(七) 血与脓 128

1. 衄血 128

2. 唾、吐脓与血 129

3. 便、尿血与脓血 130

4. 蓄血 131

5. 热入血室 132

(八) 神志症状 133

1. 烦躁 133

2. 懊? 137

3. 惊狂 138

4. 谵语 138

5. 喜忘与嗜卧 140

(九) 颜面、五官与七窍 140

1. 颜面 140

2. 眼目 141

3. 耳 141

4. 鼻 142

5. 口舌 142

6. 咽喉 142

十、关于《伤寒论》的辨证施治问题 143

(一) 《伤寒论》重六气的变化而不重六淫的致病 143

1. 中风 145

2. 伤寒 145

(二) 《伤寒论》辨证施治与八纲、八法的关系 146

1. 八纲 146

2. 八法 147

中编 证治类注 150

一、伤寒发病与辨证论治总则 150

二、太阳病篇 152

(一) 太阳病提纲 152

(二) 太阳病中风、伤寒和温病、风温主证 153

(三) 太阳病传经与不传经辨 155

(四) 太阳病经尽自愈和旺时欲解说 156

(五) 太阳病中风、伤寒的正证正治 158

1. 太阳中风的正证正治 158

2. 太阳伤寒的正证正治 159

(六) 太阳病中风、伤寒的类证类治 160

1. 太阳中风的类证同治 160

汗下不解证 160

脉浮主表证 161

外犹未解证 162

表虚便秘证 162

杂病表虚证 163

2. 太阳中风的类证异治 163

经俞胸肺证 163

表里阳虚证 164

脾虚停水证 165

气虚液脱证 165

3. 太阳伤寒的类证同治 165

伤寒脉浮证 165

伤寒衄血证 166

4. 太阳伤寒的类证异治 167

邪入经俞证 167

表实阳郁证 168

寒闭水气证 169

(七) 太阳病邪微正虚、荣弱卫闭的证治 170

(八) 太阳病桂枝汤、麻黄汤禁忌证 172

1. 桂枝汤禁忌证 172

坏病和表实证 172

酒客和胃有湿热者 172

2. 麻黄汤禁忌证 173

阳气和阴血不足的里虚证 173

精气津液血脉和胃气亏损证 174

(九) 太阳腑证及其治法 175

1. 蓄水证 175

2. 蓄血证 177

(十) 太阳病的误治变证 179

1. 治伤表里阴阳的变证 179

表里阴阳两虚证 179

内外阳虚阴盛证 181

阴阳虚实转化证 182

伤阴伤阳下利证 183

2. 治伤五脏之气的变证 184

邪热乘肺证 184

汗损心阳证 185

汗动肾阴证 185

汗伤脾气证 185

伤中肝旺证 186

3. 治伤胸脘阴阳的变证 186

汗伤胸阴证 186

汗伤中阳证 187

吐伤中阳证 188

吐伤胸阳证 188

阳虚水泛证 189

伤阴热扰证 189

胸热胃实证 190

胸热脾寒证 190

栀子汤禁忌证 190

伤阴胸脘两逆证 191

4. 太阳治伤自愈证与救逆证 191

亡血伤津自愈证 191

表里气虚救逆证 192

5. 火攻致误证 194

火热伤津两化证 194

火攻惊狂救逆证 196

火逆伤阴动血及邪痹证 196

火发奔豚烦躁证 198

6. 结胸证 199

结胸的主证、成因和通治法 199

结胸证的治禁和死证 200

大结胸的证治 200

小结胸的证治 202

寒实结胸的证治 203

心下有寒致结和下后凭脉辨证 204

7. 脏结证 205

脏结的脉证、性质和预后 205

脏结死证 205

8. 痞证 206

痞的成因和主证 206

痞的恶化变证和预后 207

热痞的辨证论治 208

寒热交痞的辨证论治 209

类痞各证和治法 210

(十一) 太阳病杂证辨治 212

1. 肝乘脾肺证 212

2. 上热下寒证 213

3. 风湿相搏证 213

4. 脏气衰虚证 215

三、阳明病篇 216

(一) 阳明病提纲 216

(二) 阳明病分类 216

(三) 阳明病成因及其内证 217

(四) 阳明病外证及其机理 217

(五) 伤寒太阴转系阳明证 219

(六) 阳明中风、中寒及其转化辨 220

(七) 阳明病气旺欲解时 222

(八) 阳明经证及其治法 222

1. 邪盛热化的证治 222

2. 伤津热化的证治 222

3. 三焦阴伤热化的证治 224

(九) 阳明腑证及其治法 225

1. 燥热上盛的证治 225

2. 实热便鞕的证治 227

3. 燥热实甚的证治 228

4. 热极伤阴的证治 231

5. 腑实及下法辨证 232

6. 津液内竭和脾约 235

7. 阳明腑病自愈和禁下证 236

自愈证 236

禁下证 236

(十) 阳明兼证及其治法 237

1. 阳明兼病太阳的证治 237

2. 阳明兼病少阳的证治 238

3. 阳明病兼太少虚实转化的证治 239

(十一) 阳明变证及其治法 240

1. 阳明中风中寒的误治变证 240

2. 阳明胃虚寒变的证治 241

3. 阳明湿热发黄的证治 242

(十二) 阳明杂证辨 244

1. 阳明头痛和咽痛辨 244

2. 阳明久虚和久实辨 245

3. 阳明谵语和郑声辨 245

4. 阳明潮热和盗汗辨 246

5. 阳明血证辨 247

衄血辨 247

蓄血和便脓血证治 247

热入血室证治 248

6. 脾约形成和亡津阳绝辨 249

脾约形成与辨证 249

亡津阳绝辨 250

四、少阳病篇 251

(一) 少阳病提纲 251

(二) 少阳中风、伤寒的主证及治禁 251

(三) 少阳病传经与不传经辨 252

(四) 少阳病自愈和欲解时 253

(五) 太阳病转入少阳的证治 253

1. 少阳经气闭郁的常见证治 253

2. 三阳气合少阳的虚实辨治 256

3. 少阳阳虚阴盛的证治 257

4. 少阳腑气壅实的证治 258

(六) 少阳兼病表里的证治 259

1. 少阳兼表的证治 259

2. 少阳兼里的证治 259

3. 少阳两兼表里阳微结的证治 260

(七) 少阳杂证及其治法 261

1. 神气两逆的证治 261

2. 气水两滞的证治 262

(八) 热入血室的证治 262

1. 热迫血出的证治 262

2. 热与血结的证治 263

3. 热入血室轻证 263

五、合病与并病篇 264

(一) 合病 264

1. 太阳阳明合病 264

2. 太阳少阳合病 265

3. 阳明少阳合病 265

4. 三阳合病 266

(二) 并病 267

1. 太阳阳明并病 267

2. 太阳少阳并病 268

六、太阴病篇 269

(一) 太阴病提纲 269

(二) 太阴外证及其转化 270

1. 太阴中风 270

2. 太阴伤寒 270

(三) 太阴病欲解时 271

(四) 太阴经证阳胜的治法 271

(五) 太阴脏证阴胜的治法 272

(六) 太阴变证热实的治法 272

七、少阴病篇 273

(一) 少阴病提纲 273

(二) 少阴阳微寒化主证 273

(三) 少阴寒极亡阳证 274

(四) 少阴火劫伤阴证 275

(五) 少阴病治禁 275

(六) 少阴病预后 276

1. 少阴病自愈、可治及欲愈证 276

2. 少阴病的欲解时 277

3. 少阴病不死、难治与不治证 277

(七) 少阴病寒化证 280

1. 少阴反见太阳气化的证治 280

2. 少阴本经阴盛阳微的证治 281

3. 少阴阳虚寒初入脏的证治 281

4. 少阴寒邪深入下焦的证治 283

5. 少阴阴盛阻隔中焦的证治 283

6. 少阴寒极虚阳外越的证治 284

7. 少阴阳微水气停蓄的证治 285

8. 少阳气脱便利脓血的证治 285

(八) 少阴病热化证 286

1. 少阴邪闭经脉咽痛的证治 286

2. 少阴邪入热扰心烦的证治 287

3. 少阴阴虚热扰三焦的证治 287

4. 少阴阴虚水热攻窜的证治 287

5. 少阴阳郁热化四逆的证治 288

6. 少阴热甚阳极阴竭的证治 288

八、厥阴病篇 289

(一) 厥阴病提纲 289

(二) 厥阴病欲愈与不愈辨 290

(三) 厥阴病的欲解时 291

(四) 厥逆的辨证论治 291

1. 厥逆的病理和病证 291

2. 厥证的分类、转化和治禁 292

寒厥 292

热厥 295

3. 厥热胜复的发展规律 296

4. 厥逆的致死、难治和可灸证 297

5. 脏厥和蚘厥证治 299

6. 热厥的脉象和治法 300

7. 血虚寒厥和内有久寒的治法 301

8. 阴极阳越的厥逆证治 301

9. 邪结胸中的厥逆证治 302

10. 水停心下的厥逆证治 302

11. 上实下虚的厥逆证治 303

(五) 下利的辨证论治 303

1. 下利的前趋证 303

2. 下利的自愈、变化和致死证 304

3. 上火下寒的吐利证治 307

4. 里寒外热的下利证治 307

5. 表里俱寒的下利证治 308

6. 邪热内迫的下利证治 308

7. 热结旁流的下利证治 309

8. 利后余热的虚烦证治 309

(六) 呕的辨证论治 309

1. 呕的自愈证 309

2. 呕的难治证 310

3. 肝寒上逆而呕的证治 310

4. 外出少阳而呕的证治 310

(七) 哕的辨证论治 311

1. 虚寒哕逆证治 311

2. 实热哕逆证治 311

九、霍乱病篇 312

(一) 霍乱的基本概念 312

1. 霍乱的定义 312

2. 霍乱的表里见证 312

3. 霍乱的发展变化 312

(二) 霍乱的辨证论治 314

1. 霍乱寒热的证治 314

2. 阴盛阳微的证治 314

3. 亡血亡津的证治 315

4. 内解外病和初愈新虚的证治 316

十、阴阳易差后劳复病篇 316

(一) 阴阳易的证治 316

(二) 差后劳复的证治 317

1. 复发证 317

2. 后遗证 317

下编 方药解析 319

一、太阳病篇所出方 319

(一) 桂枝汤 319

(二) 麻黄汤 321

(三) 桂枝加葛根汤 322

(四)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323

(五) 桂枝加附子汤 324

(六) 桂枝去芍药汤 325

(七)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325

(八)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326

(九) 桂枝新加汤 327

(十) 葛根汤(附:葛根加半夏汤) 327

(十一) 大青龙汤 328

(十二) 小青龙汤 329

(十三) 桂枝麻黄各半汤 331

(十四) 桂枝二麻黄一汤 332

(十五) 桂枝二越婢一汤 332

(十六) 五苓散 333

(十七) 茯苓甘草汤 334

(十八) 桃核承气汤 335

(十九) 抵当汤 336

(二十) 抵当丸 336

(二十一) 甘草干姜汤 337

(二十二) 芍药甘草汤 338

(二十三) 调胃承气汤 338

(二十四) 四逆汤 339

(二十五) 干姜附子汤 340

(二十六) 茯苓四逆汤 341

(二十七) 芍药甘草附子汤 342

(二十八) 葛根黄芩黄连汤 342

(二十九) 桂枝人参汤 343

(三十)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344

(三十一) 桂枝甘草汤 345

(三十二)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345

(三十三)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346

(三十四)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347

(三十五) 真武汤 348

(三十六) 栀子豉汤 349

(三十七) 栀子甘草豉汤 350

(三十八) 栀子生姜豉汤 350

(三十九) 栀子厚朴汤 351

(四十) 栀子干姜汤 352

(四十一)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352

(四十二) 桂枝加桂汤 353

(四十三)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354

(四十四) 大陷胸丸 354

(四十五) 大陷胸汤 355

(四十六) 小陷胸汤 356

(四十七) 文蛤散 357

(四十八) 白散 357

(四十九) 大黄黄连泻心汤 358

(五十) 附子泻心汤 359

(五十一) 半夏泻心汤 360

(五十二) 生姜泻心汤 360

(五十三) 甘草泻心汤 361

(五十四) 十枣汤 363

(五十五) 赤石脂禹余粮汤 364

(五十六) 旋复代赭汤 364

(五十七) 瓜蒂散 365

(五十八) 黄连汤 366

(五十九) 桂枝附子汤 366

(六十)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367

(六十一) 甘草附子汤 368

(六十二) 炙甘草汤 369

二、阳明病篇所出方 370

(一) 白虎汤 370

(二) 白虎加人参汤 371

(三) 猪苓汤 372

(四) 小承气汤 372

(五) 大承气汤 373

(六) 蜜煎导、土瓜根、大猪胆汁导法方 374

(七) 麻子仁丸 375

(八) 小柴胡汤 375

(九) 吴茱萸汤 377

(十) 茵陈蒿汤 378

(十一) 栀子柏皮汤 378

(十二)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379

三、少阳病篇所出方 380

(一) 小建中汤 380

(二) 大柴胡汤 381

(三) 柴胡桂枝汤 382

(四) 柴胡加芒硝汤 383

(五)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384

(六) 柴胡桂枝干姜汤 384

四、合病与并病篇所出方 385

黄苓汤(附: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385

五、太阴病篇所出方 386

桂枝加芍药汤(附:桂枝加大黄汤) 386

六、少阴病篇所出方 387

(一) 麻黄细辛附子汤(附:麻黄附子甘草汤) 387

(二) 附子汤 389

(三) 白通汤(附:白通加猪胆汁汤) 389

(四) 通脉四逆汤(附: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391

(五) 桃花汤 392

(六) 甘草汤 393

(七) 桔梗汤 393

(八) 苦酒汤 394

(九) 半夏散及汤 394

(十) 黄连阿胶汤 395

(十一) 猪肤汤 396

(十二) 四逆散 396

七、厥阴病篇所出方 397

(一) 乌梅丸 397

(二) 当归四逆汤(附: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399

(三) 麻黄升麻汤 400

(四)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400

(五) 白头翁汤 401

八、霍乱病篇所出方 402

(一) 理中丸及汤 402

(二) 四逆加人参汤 403

九、阴阳易差后劳复病篇所出方 403

(一) 烧裈散 403

(二) ?实栀子汤 404

(三) 牡蛎泽泻散 405

(四) 竹叶石膏汤 405

跋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