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引言 1
第一章 稳恒电流:神话与现实 1
§1.2 绝缘体与半导体的类比 2
1.2.1 本征电导与非本征电导 2
1.2.2 光电导与宇宙射线 4
1.2.3 普尔—弗兰克尔效应 5
1.2.4 电致电离 7
1.2.5 跳跃电导 8
§1.3 离子电导 10
§1.4 结论 10
附录一 汤姆孙修正模型 11
参考文献 16
补充参考文献 17
§2.1 引言 18
第二章 电荷注入现象 18
§2.2 无扩散的空间电荷普适方程 19
§2.3 平行板结构与莫特关系 20
2.3.1 含扩散的经典办法 20
2.3.2 莫特关系 22
2.3.3 陷阱与载流子迁移率问题:有效迁移率 25
2.3.4 考虑脱陷能级的伏安特性 27
2.3.5 非均匀脱陷参数的影响 29
§2.4 圆柱体结构 31
§2.5 球形结构 34
§2.6 针尖对平板结构 36
附录二 41
附2.1 热电子发射效应或肖特基效应 41
附2.2 隧道效应 43
补充参考文献 46
参考文献 46
第三章 绝缘体中电荷分布与电场分布的测量 48
§3.1 引言 48
§3.2 克尔效应法 50
3.2.1 克尔盒 52
3.2.2 电场的直接观察 54
§3.3 电声法 57
§3.4 相对位移法 59
3.4.1 热脉冲法 59
3.4.2 压力脉冲法 59
3.4.3 热波法 62
3.4.4 激光光强调制法 62
§3.5 有效性检验 63
3.5.2 实验验证 64
3.5.1 解析验证 64
参考文献 67
第四章 瞬态现象 69
§4.1 引言 69
§4.2 德拜模型及其局限 71
§4.3 其它模型 75
4.3.1 空间电荷极化 75
4.3.2 空间电荷在绝缘体中的渗透 78
4.3.3 热控脱陷 83
4.3.4 力学弛豫与劳威尔假设 83
4.3.5 环境离子的复合 85
§4.4 结论 86
附录四 88
附4.1 柯尔-柯尔理论 88
附4.2 计算已知初始分布的电荷运动瞬态过程 92
附4.2.1 吸收电流 92
附4.2.2 电位衰减 98
参考文献 101
第五章 极化、介电常数与弛豫 104
§5.1 引言 104
§5.2 稀薄状态下的材料 106
5.2.1 非常稀薄情况下的非极性分子 106
5.2.2 极性分子 106
§5.3 凝聚态材料 107
5.3.1 克劳修斯-莫索蒂-洛伦兹模型 107
5.3.2 昂萨格模型 109
§5.4 在恒定电场中可极化的极性分子 112
5.4.1 可极化偶极子的极化 112
5.4.2 克尔系数的计算 116
§5.5 偶极子在交变电场中的极化 118
5.5.1 德拜模型及其扩展:柯尔-柯尔公式,柯尔-David-son公式,Havriliak-根上公式,Jonsher公式 118
5.5.2 德拜模型的等效电路 122
5.5.3 非整数阶系统的形成 127
§5.6 非均匀介质 129
5.6.1 引言 129
5.6.2 多层电容器:麦克斯韦-瓦格纳模型 130
5.6.3 层叠模型的扩展:等效介质 132
5.6.4 晶体缺陷的扩展 133
§5.7 作为宏偶极子的空间电荷弛豫 137
5.7.1 宏偶极子的概念 137
5.7.2 阻塞电极情况下的介电常数的计算 139
5.7.3 非阻塞电极 141
5.7.4 结论 142
附录五 143
附5.1 感应偶极子的计算 143
附5.1.1 单原子极化 143
附5.1.2 基本模型 144
附5.1.3 水分子构形研究的应用 149
附5.2 用几何反演法构成ε″(ε′)图 152
附5.3 记忆函数与Kramers-Kronig关系 153
附5.3.1 对外电场E(t)的响应 153
附5.3.2 正弦电场的特殊情况 155
附5.3.3 特殊情况 156
附5.4 能量定律的物理学 157
参考文献 159
补充参考文献 161
§6.1 引言 161
第六章 介电破坏 162
§6.2 电击穿 164
6.2.1 定义与回顾 164
6.2.2 雪崩击穿判据 166
6.3.2 等温试样 173
§6.3 热击穿 173
6.3.1 引言 173
6.3.3 非等温试样 179
§6.4 丝流击穿 186
6.4.1 热平衡 186
6.4.2 导电通道的归一化特性 188
6.4.3 导电通道的温度变化过程 190
6.4.4 讨论 191
附录六 193
穿流、分形与介质破坏 193
参考文献 196
补充参考文献 198
主要的周期性出版物 199
引用文索引 200
译后记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