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刘大椿 1
石峻先生学述 杨庆中 3
易学中的道器之辨 郑万耕 49
《公孙龙子》考辨与校勘 庞万里 60
先秦儒家理欲观的积极价值——兼谈汉儒、宋儒理欲观的合理因素 温克勤 71
儒学的最初传授——孔子及门弟子略述 崔大华 80
个体自由的精神超越——庄子对理想人士的追寻 周立升 87
中国哲学史上的力命之争 葛荣晋 100
论阴阳概念的形成 刘文英 114
中国佛教伦理及其哲学基础 方立天 127
试论中国佛教的宗教伦理思想 傅云龙 145
黄檗希运禅学思想三题 杜寒风 160
“如来禅”与“祖师禅” 董群 181
成玄英《庄子疏》“变”论浅说 向世陵 194
从张载到王夫之——兼论宋明“气化论”发展的脉络 冯正刚 207
知行合一是研究阳明心学的方法 方尔加 219
王阳明及其弟子在湖南的活动情况略考 王兴国 227
东林党人与晚明历史上的“人文精神”——兼论以往对东林党人的研究 蔡大梁 243
关于明清伦理思潮社会性质的探讨 唐凯麟 252
“去类界”与“去苦界” 李书有 260
严复和斯宾塞:不可思议与不可知的本体观 陈庆坤 263
五四时期胡适个人主义思想探析 张利民 268
现代新儒家的现代化追求 宋志明 280
现代新儒学研究在中国 方克立 292
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化 张立文 302
儒家思想与现代管理 乔长路 309
儒家思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杨宪邦 320
李退溪对儒家经学的继承、发展及其对东方文化的影响 贾顺先 333
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丰富与拓展——谈少数民族哲学史的研究 伍雄武 346
后记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