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凤杰,周宜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3850066
  • 页数:25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系列教材之一。

第0章 绪论 1

0.1关于旅游地理学 1

0.1.1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形成和发展 1

0.1.2旅游学与地理学的关系 4

0.1.3旅游地理学的学科理论 6

0.2关于中国旅游地理 7

0.2.1中国旅游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7

0.2.2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内容 8

0.3关于旅游资源 8

0.3.1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8

0.3.2旅游资源特点 10

0.3.3旅游资源的评价 11

0.3.4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12

第1章 地文景观 15

1.1我国地文景观资源概况 16

1.1.1我国地貌特点 17

1.1.2我国基本地貌类型 18

1.1.3显著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因素 22

1.1.4我国地文景观主要类型及开发前景 24

1.2花岗岩景观 25

1.2.1花岗岩景观特点 25

1.2.2花岗岩景观在我国的主要分布 26

1.3岩溶景观 27

1.3.1岩溶地貌的概念 27

1.3.2岩溶地貌的形成和景观类型 27

1.3.3我国岩溶地貌的分布和典型代表 29

1.4熔岩景观 31

1.4.1熔岩地貌的形成 31

1.4.2我国熔岩地貌的分布 31

1.5海岸景观 32

1.5.1山地丘陵海岸 32

1.5.2平原海岸 33

1.5.3生物海岸 33

1.6流纹岩景观 34

1.6.1流纹岩地貌的形成与特点 34

1.6.2流纹岩地貌景观的分布 34

1.7丹霞景观 34

1.7.1丹霞地貌的成因与特点 34

1.7.2我国丹霞景观的典型代表 35

1.8其他地貌简介 36

1.8.1风沙地貌 36

1.8.2冰川景观 37

1.8.3黄土地貌景观 37

1.8.4地震遗迹 38

1.9我国的旅游名山 38

1.9.1中华五岳 38

1.9.2宗教名山 39

1.9.3风景名山 40

1.9.4极高山 41

第2章 水域风光 44

2.1水的旅游价值 45

2.2海滨旅游资源 45

2.2.1“三S”景观 46

2.2.2我国主要海滨旅游胜地 46

2.3江河旅游资源 48

2.3.1我国河流概况 48

2.3.2主要江河旅游线 49

2.4湖泊旅游资源 52

2.4.1我国湖泊概况 52

2.4.2重点旅游湖泊 54

2.5涌泉与瀑布 57

2.5.1涌泉景观 57

2.5.2瀑布景观 60

第3章 生物景观 65

3.1生物景观与旅游 66

3.2我国动物景观资源 68

3.2.1我国动物景观概况 68

3.2.2珍禽异兽及其主要分布 69

3.2.3动物的传统文化内涵 69

3.3我国植物景观资源 70

3.3.1珍稀植物 70

3.3.2著名植物景观旅游地 71

3.3.3植物的传统文化内涵 71

3.4我国自然保护区 72

3.4.1自然保护区概念及发展 72

3.4.2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73

3.4.3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 74

3.4.4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方式 74

第4章 天象与气候景观 76

4.1天象、气候与旅游 77

4.2我国主要天象奇观类型 78

4.2.1云、雾、雨景 78

4.2.2冰雪、凇景 78

4.2.3日、月、霞光景观 80

4.2.4佛光、蜃景 81

4.3我国气候特征及景观地域差异 83

4.3.1我国气候特征 83

4.3.2我国气候景观地域差异 84

第5章 遗址与遗迹 88

5.1遗址、遗迹主要类别 89

5.1.1古人类遗址 89

5.1.2废城遗址 89

5.1.3古战场、古关隘遗址 90

5.1.4古道路遗址 90

5.1.5古桥梁遗址 91

5.2遗址、遗迹的主要遗存 91

5.2.1古人类遗址类 92

5.2.2废城遗址类 93

5.2.3古战场、古关隘遗址类 95

5.2.4古道路遗址类 97

5.2.5古桥梁遗址类 99

第6章 城市、古建筑与工程 101

6.1城市旅游资源 102

6.1.1我国城市发展历史沿革 102

6.1.2城市发展旅游的优势 104

6.1.3城市模式的中西差异 105

6.1.4我国城市旅游资源 105

6.2古建筑 109

6.2.1宫廷建筑 109

6.2.2礼制性建筑 114

6.3古代工程 118

6.3.1古代军事工程——长城 118

6.3.2古代水利工程 121

6.3.3古交通工程 125

第7章 园林艺术 129

7.1我国园林的历史沿革 130

7.1.1萌芽时期 130

7.1.2形成时期 130

7.1.3转型时期 131

7.1.4成熟时期 131

7.1.5高峰时期 132

7.2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及成就 133

7.2.1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 133

7.2.2中国园林的成就 134

7.3园林要素及构景手法 136

7.3.1园林要素 136

7.3.2构景手法 137

7.4园林的分类 138

7.4.1按照园林所在地区及艺术风格分类 138

7.4.2按照园林的性质分类 139

7.5我国现存著名园林 140

7.5.1代表性皇家园林 140

7.5.2代表性私家园林 142

第8章 宗教艺术 145

8.1佛教 146

8.1.1佛寺 147

8.1.2石窟 151

8.1.3佛塔 154

8.2其他宗教 156

8.2.1道教 156

8.2.2基督教 159

8.2.3伊斯兰教 160

第9章 古墓葬 163

9.1我国古墓葬的历史沿革 164

9.1.1原始社会,葬仪极简 164

9.1.2奴隶社会,厚葬盛行 164

9.1.3春秋时期,始封土为坟 165

9.1.4秦汉两代,高冢大墓 165

9.1.5唐代“因山为陵” 165

9.1.6宋代恢复“方上”形式 166

9.1.7元朝蒙古密葬,不留痕迹 166

9.1.8明清两代的“宝城宝顶” 166

9.2古墓葬的旅游价值 166

9.2.1科学文化价值 166

9.2.2历史价值 167

9.2.3美学价值 167

9.3我国著名古墓葬 168

9.3.1历代帝王陵寝 168

9.3.2其他著名古墓葬 171

第10章 旅游商品 174

10.1地方风味饮食 175

10.1.1八大菜系 175

10.1.2地方特色小吃和民族风味 176

10.2土特产品 176

10.2.1瓷器 176

10.2.2织绣工艺 177

10.2.3茶叶 180

10.2.4中草药 181

10.2.5中国名酒 182

10.3工艺品 184

10.3.1特种工艺美术品 184

10.3.2民间工艺美术品 185

第11章 人文活动 188

11.1文学与旅游 189

11.1.1因文学作品而知名的旅游地 190

11.1.2著名文学家故居、纪念地 193

11.2艺术与旅游 195

11.2.1传统戏剧 195

11.2.2绘画艺术 198

11.2.3书法艺术 200

11.2.4著名艺术家故居、纪念地 201

11.3民俗与旅游 202

11.3.1民俗的概念和分类 202

11.3.2民俗旅游 202

11.3.3我国民俗概况 204

第12章 主要旅游区概述 213

12.1东北旅游区 214

12.1.1区域旅游环境与资源特征 214

12.1.2主要旅游城市和景点景区 215

12.1.3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 216

12.2华北旅游区 217

12.2.1区域旅游环境与资源特征 217

12.2.2主要旅游城市和景点景区 219

12.2.3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 220

12.3华东旅游区 222

12.3.1区域旅游环境与资源特征 222

12.3.2主要旅游城市和景点景区 223

12.3.3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 223

12.4华中旅游区 225

12.4.1区域旅游环境与资源特征 225

12.4.2主要旅游城市和景点景区 226

12.4.3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 227

12.5东南沿海旅游区 228

12.5.1区域旅游环境与资源特征 229

12.5.2主要旅游城市和景点景区 230

12.5.3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 230

12.6西南旅游区 232

12.6.1区域旅游环境与资源特征 232

12.6.2主要旅游城市和景点景区 233

12.6.3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 234

12.7西北旅游区 235

12.7.1区域旅游环境与资源特征 235

12.7.2主要旅游城市和景点景区 237

12.7.3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 237

12.8青藏旅游区 238

12.8.1区域旅游环境与资源特征 238

12.8.2主要旅游城市和景点景区 239

12.8.3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 240

参考文献 242

附录 244

附录1中国十大风景名胜 244

附录2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244

附录3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44

附录4我国的世界遗产 245

附录5我国优秀旅游城市 246

附录6中国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26个自然保护区 248

附录7中国历史纪元表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