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序 余秋里 1
为让春风绿古街 张彦伟 1
年逾古稀的宣传员 张涛 4
丰收果里也有他的甘甜 嵇然 宝才 大光 8
古城建设的“总指挥” 甘治平 12
余热生辉育人才 王玉森 15
文明街的辛勤耕耘者 石志新 18
晚霞金灿灿 卫敬一 22
菜市场的变化有他一份功劳 刘迅哲 24
军民共建的热心人 朴炳建 26
口可板村的“指导员” 刘全文 29
穿校官服的“交通警” 杨秋兰 姬林虎 刘英学 32
勇做共建牵头人 李小强 35
想群众所想 帮群众所需 何毅利 王锦昌 38
送上一片情 温暖五颗心 黄绍成 41
“六五○四”号车的变化 王谈和 43
失足青年的知心人 郑荣成 46
为帮教失足青年操心尽力 谢群 49
北行农贸市场的“顾问” 李海 52
科技助民的先行者 武丰起 55
“一颗闪光的种子” 鲁军 58
“好郎中”爱民记 司世奇 61
智力支边村兵 张友伦 64
他用知识救活了一个厂 郑再新 67
为彝寨送春风的使者 梁群 70
甘为老区致富献智慧 庞健 泽彪 74
为工厂排忧解难的工程师 崔保华 78
他引姑娘走向光明 方锡虎 81
藏北草原的好门巴 藏群 84
边陲园丁 刘文华 87
孩子们的知心朋友 张金春 90
一个战士和他的“帐篷小学” 何伟 秀峰 92
理想在共建的道路上闪光 殷赞军 99
友谊的纽带 刘安明 祖国翔 103
咬定长城不放松 贺德田 106
让生命之火在报效人民中燃烧 徐忠信 雷生 郭庆生 111
胜似亲儿子 梁一正 115
军民共建的带头人 张世俊 王国建 118
“爱民部长” 李万成 李文清 120
通州镇的“荣誉市民” 张树仁 123
敢闯“禁区”的开拓者 王林林 徐璘洁 125
爱办实事的群工干事 丁辉 131
尽心尽力当“参谋” 廖子侨 134
辛勤培育共建花 周季生 137
他创造第一等的工作 南方 139
闪光的铺路石 赵铁军 141
他为共建而奔波 徐耿龙 145
军徽在柳荫街闪烁 卫群 148
为首都的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武正元 153
春洒太原街 李爱平 刘安明 祖国翔 157
带头者的足迹 李中抒 162
青春闪光华 满街夕照明 赵维国 165
塞外青城共建曲 刘全文 巴特尔 169
“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王成东 阴春生 宋一臣 172
明代古城添风采 冯维胜 175
装点辽东城乡的鲜花 宋群基 李义忱 180
北疆春城文明之师 马继伦 王百团 184
助民活动结硕果 通政 187
一“桥”飞架军地间 范文俭 190
穿军装的大庆人 王胜来 马继伦 193
一个小厂的腾飞 郑群 纪功 197
军营里的“政治学校”办得好 何炬星 201
“军舰”与“客轮”的故事 陶忠仁 205
共造“文明舰”,共育文明人 郑河 江吴 208
两用人才服务队 张茂龙 王利民 212
帮残疾人走上致富路 原劲 216
农民富起来之后 莱兵 218
泡水寨脱贫记 张献锡 222
草原明珠 王国君 226
在尕庄致富的道路上 兰厚 229
梨园花香 张永敏 王昌华 元国强 233
共建填“鸿沟”,沙甸换新貌 唐万明 杨照农 237
积怨消除情更长 新群 241
“我爱营房门前一条街” 何瑞生 严泽新 245
梵净山下文明花 贵群 248
“黑甲山”的变迁 新正 251
“特殊航线” 陈善 254
一支新歌 歌文 257
子弟兵与残疾人 闽军 260
在共建“工程”中 聂其寅 263
驼背上的法制学校 王黎红 266
君山脚下文明校 原彬 268
共建,带给院校生机一片 高元正 271
共建医院换新貌 姜玉正 周汝凡 273
汽车团里的“科学之宫” 刘正义、赵宝生、鲁南 275
为创建“双无”城出力献策 后政秘 279
大西北铁路干线上的文明花 范全平 王喜民 王喜之 唐得生 282
共建文明站,解决“乘车难” 黄聪 288
在千里铁路线上 李晓冬 张明武 291
小镇一枝花 沈健 294
“大陈”的昌盛 陈宇航 张荣华 297
为黄海明珠更璀璨 樊伦先 王景林 300
长城情 柴国祥 303
冀中平原耕耘记 刘肇基 308
多为民族兄弟办实事 武石流 312
筑起新的铜墙铁壁 何茂业 315
后记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