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7
第一编 建置区划第一章 建置沿革 40
第一节 位置面积 40
第二节 历史沿革 40
第三节 境域变迁 41
第二章 行政区划 41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 41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行政区划 42
第三章 乡镇概况 44
第一节 特克斯镇 44
第二节 阔克苏乡 45
第三节 齐勒乌泽克乡 45
第四节 阔克铁热克柯尔克孜族乡 46
第五节 乔拉克铁热克乡 46
第六节 喀拉达拉乡 47
第七节 喀拉托海乡 47
第八节 呼吉尔特蒙古族乡 48
第四章 农牧场 48
第一节 喀拉达拉牧场 48
第二节 托斯坝农场 49
第三节 克孜勒布拉克牧场 50
第四节 萨尔阔布牧场 50
第五节 县良种繁育场 51
第六节 县种蜂场 51
第五章 驻县农垦单位 52
第一节 新疆军区特克斯军马场 52
第二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一牧场 55
第六章 地名 58
第一节 地名普查 58
第二节 县城地名考 60
第二编 自然环境第一章 地质 62
第一节 地层 62
第二节 地质构造 63
第二章 地貌 64
第一节 山地 64
第二节 盆地 65
第三节 可谷阶地区 65
第三章 气侯 物侯 66
第一节 四季 66
第二节 日照 67
第三节 温度 68
第四节 降水与蒸发 69
第五节 风 71
第六节 物侯 71
第三章 水文 71
第一节 冰川 71
第二节 河流 72
第三节 径流量、水位 75
第四节 水质、输沙量 75
第五节 湖泊、泉 76
第四章 土壤 77
第一节 土壤类型及分布 77
第二节 土壤养份 78
第五章 野生动植物和矿藏 79
第一节 植被 79
第二节 野生植物 79
第三节 野生动物 82
第四节 矿藏 83
第六章 灾异 85
第一节 地震 85
第二节 风、雪、霜冻、雹 85
第三节 洪涝、干旱 86
第四节 雷电 86
第三编 人口 88
第一章 人口数量与分布 88
第一节 人口数量 88
第二节 人口普查 89
第三节 人口分布 90
第二章 人口变动 91
第一节 自然变动 91
第二节 机械变动 92
第三章 人口构成 92
第一节 民族构成 92
第二节 性别构成 93
第三节 年龄构成 93
第四节 文化构成 94
第五节 职业构成 95
第四章 计划生育 9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95
第二节 计划生育政策 96
第三节 计划生育措施 97
第四编 民族 宗教第一章 民族 102
第一节 哈萨克族 102
第二节 汉族 108
第三节 维吾尔族 110
第四节 回族 113
第五节 蒙古族 115
第六节 柯尔克孜族 117
第七节 其他民族 120
第二章 宗教 121
第一节 伊斯兰教 121
第二节 喇嘛教 121
第三节 基督教 122
第四节 宗教管理 122
第五编 畜牧业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126
第一节 牧业合作社 126
第二节 人民公社化 127
第三节 牧业联产承包责任制 127
第二章 草场资源 129
第一节 草场类型 129
第二节 草场利用 131
第三节 草场质量 133
第三章 草原建设 136
第一节 牧业设施 136
第二节 草场保护 136
第三节 草场改良 137
第四节 牧道建设 138
第五节 人畜饮水工程 139
第四章 畜禽种类 139
第一节 家畜 139
第二节 家禽 144
第五章 品种改良 145
第一节 伊犁马改良 145
第二节 新疆褐牛改良 145
第三节 新疆细毛羊改良 146
第六章 疫病与防治 147
第一节 传染病 147
第二节 寄生虫病 149
第七章 经营管理 14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48
第二节 生产效益 148
第六编 种植业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155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 155
第二节 人民公社化 156
第三节 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 157
第二章 农业生产 158
第一节 耕地 158
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 160
第三节 农业区划 160
第四节 作物品种 162
第五节 农业技术 173
第六节 农田基本建设 180
第七节 农作物保护 181
第三章 经营管理 184
第一节 机构 184
第二节 生产效益 185
第七编 林业 188
第一章 林森资源 188
第一节 山区天然林 188
第二节 河谷天然次生林 188
第三节 平原人工林 189
第四节 低山灌木 189
第五节 林业区划 189
第二章 育苗造林 190
第一节 引种 190
第二节 育苗 190
第三节 植树造林 191
第三章 林木保护及生产效益 193
第一节 林木管护 193
第二节 护林防火 194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194
第四节 生产效益 195
第四章 林业机构 19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95
第二节 特克斯林场 196
第八编 水利 198
第一章 水利工程 198
第一节 引水工程 198
第二节 扬水工程 201
第三节 提水工程 201
第四节 给水工程 201
第五节 条田灌溉配套工程 203
第二章 防洪抗旱 204
第一节 防洪 204
第二节 抗旱 204
第三章 水利管理 20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05
第二节 工程管理 205
第三节 水费收缴 206
第九编 农牧机具第一章 农业机具 210
第一节 传统农具 210
第二节 机械化农机具 211
第二章 畜牧业机械 212
第三章 农机管理 212
第一节 机构 212
第二节 农技培训和队伍 214
第三节 经营状况 215
第十编 工业 218
第一章 工业经济体制 218
第一节 国营工业 218
第二节 集体企业 218
第三节 私营企业 219
第二章 工业类别 219
第一节 采矿业 219
第二节 电力工业 221
第三节 服装鞋帽加工业 223
第四节 粮油加工业 223
第五节 食品加工业 224
第六节 建筑建材业 226
第七节 木材加工业 227
第八节 烟草加工业 227
第九节 皮毛加工业 228
第十节 毛纺织业 228
第十一节 机械维修业 230
第十二节 印刷业 231
第三章 经营管理 232
第一节 机构 232
第二节 管理制度 232
第三节 生产效益 233
第十一编 交通 邮电第一章 交通 236
第一节 公路 236
第二节 桥梁 237
第三节 客货运输 238
第四节 机构 240
第二章 邮电 241
第一节 邮政 241
第二节 电信 244
第三节 机构 246
第十二编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第一章 特克斯镇(八卦城)建设 248
第一节 八卦城规划 248
第二节 街道建设 250
第三节 房屋建设 250
第四节 公共设施建设 252
第五节 房产管理 254
第二章 乡村建设 256
第一节 乡村规划 256
第二节 农村“五好”建设 259
第三章 建设管理 260
第一节 机构 260
第二节 建筑计设 260
第三节 建筑行业管理 261
第四节 建筑队伍 261
第四章 环境保护 262
第一节 环境污染 262
第二节 环境治理 262
第十三编 商业第一章 经营管理体制 266
第一节 私营商业 266
第二节 集体商业 267
第三节 国营商业 268
第二章 粮油经营 270
第一节 机构 270
第二节 粮油购销 270
第三节 粮油储运 273
第三章 物资管理 275
第一节 机构 275
第二节 物资经营 275
第四章 生产资料购销 276
第一节 金属材料 276
第二节 机电设备 277
第三节 轻化产品 277
第四节 建筑材料 277
第五节 农用物资 277
第五章 日用工业品购销 278
第一节 综合、百货购销 278
第二节 五金交电 279
第三节 石油 280
第六章 土产、医药、副食品购销 281
第一节 土特产品收购 281
第二节 活畜及畜产品收购 281
第三节 医药类商品购销 283
第四节 糖、烟、酒、盐销售 285
第五节 肉食、蔬菜供应 286
第七章 饮食服务业 286
第一节 机构 286
第二节 经营状况 286
第八章 对外贸易 287
第一节 机构 287
第二节 出口产品 287
第十四编 财税 金融第一章 财政 290
第一节 财政体制 290
第二节 财政收入 291
第三节 财政支出 293
第四节 财政管理 294
第二章 税务 295
第一节 税制、税种 295
第二节 税收 297
第三节 税务管理 299
第三章 金融 301
第一节 机构 301
第二节 货币 303
第三节 储蓄 304
第四节 信贷 305
第五节 公债 306
第六节 保险 307
第七节 金融管理 307
第十五编 综合经济管理第一章 计划 312
第一节 机构 312
第二节 计划编制 313
第三节 计划实施 314
第二章 统计 317
第一节 机构 317
第二节 统计制度 317
第三节 专项统计 319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321
第一节 机构 321
第二节 市场管理 321
第三节 工商业登记 325
第四节 合同、商标、广告管理 326
第四章 物价管理 327
第一节 机构 327
第二节 价格管理 328
第三节 物价补贴 328
第四节 物价指数和交换对比 329
第五节 物价监督 330
第五章 标准计量管理 331
第一节 机构 331
第二节 度量衡演变 331
第三节 计量单位及器具 332
第四节 计量检定 333
第五节 标准化管理 333
第六章 审计管理 334
第一节 机构 334
第二节 审计业务 334
第七章 土地管理 335
第一节 机构 335
第二节 地藉管理 335
第三节 土地征用、划拨 336
第四节 土地监察 337
第十六编 政党群团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特克斯县地方组织 340
第一节 组织机构 340
第二节 代表大会 343
第三节 组织建设 348
第四节 宣传教育 351
第五节 统战工作 352
第六节 纪律检查 352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特克斯县地方组织 353
第一节 组织机构 353
第二节 主要活动 354
第三章 群众团体 354
第一节 工会 354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 355
第三节 少年先锋队 356
第四节 妇女联合会 356
第五节 农(协)会 357
第六节 工商团体 358
第七节 科学技术协会 359
第八节 其他群众团体 359
第四章 重大政事 360
第一节 清匪肃特 360
第二节 抗美援朝 360
第三节 “三反”、“五反”运动 360
第四节 镇压反革命 361
第五节 “肃反”、“审干” 361
第六节 农业合作化 362
第七节 整风与“反右” 363
第八节 大跃进 363
第九节 大炼钢铁 364
第十节 人民公社化 364
第十一节 苏侨遣返 364
第十二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365
第十三节 “文化大革命” 365
第十四节 农业学大寨 366
第十五节 平反冤假错案 367
第十六节 改革开放 367
第十七编 政权 政协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370
第一节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370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370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73
第二章 政府 375
第一节 特克斯设治局 375
第二节 特克斯县政府 375
第三节 物克斯县人民政府 376
第四节 基层组织 380
第三章 政协 381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 381
第二节 参政议政 384
第十八编 民政 劳动 人事第一章 民政 388
第一节 机构 388
第二节 拥军优属 388
第三节 抚恤 安置 390
第四节 扶贫救济 391
第五节 社会福利 394
第六节 婚姻登记 395
第七节 残疾人工作 396
第八节 勘界、地名工作 397
第二章 劳动 398
第一节 机构 398
第二节 职工队伍 398
第三节 就业安置 400
第四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职工精简 400
第五节 工资、福利 401
第三章 人事 403
第一节 机构 403
第二节 干部队伍 404
第三节 干部考核 405
第四节 干部培训 405
第五节 职称改革 406
第六节 编制管理 407
第七节 离退休干部管理 407
第十九编 公安司法第一章 公安 410
第一节 机构 410
第二节 治安管理 411
第三节 户籍管理 412
第四节 刑事侦察 413
第五节 监所管理 413
第六节 交通监理 414
第七节 消防管理 414
第八节 特种行业管理 415
第二章 审判 415
第一节 机构 415
第二节 审判制度 416
第三节 刑事审判 416
第四节 民事审判 417
第五节 经济审判 417
第六节 申诉复查 417
第三章 检查 418
第一节 机构 418
第二节 刑事检察 418
第三节 经济检察 419
第四节 法纪检察 419
第五节 监所检察 419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419
第四章 司法行政 420
第一节 机构 420
第二节 法制教育 420
第三节 律师业务 421
第四节 公证业务 421
第五节 人民调解 421
第二十编 军事第一章 军队 424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前军队 424
第二节 新中国军队 425
第二章 兵役 427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前兵役 427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兵役 427
第三章 民兵 429
第一节 领导体制 429
第二节 组织建设 430
第三节 政治教育 431
第四节 军事训练 431
第五节 武器装备 432
第六节 主要活动 432
第七节 表彰先进 433
第四章 兵事 433
第一节 古代兵事 433
第二节 现代兵事 434
第五章 “双拥”、“共建” 434
第一节 拥政爱民 434
第二节 拥军优属 435
第三节 军民共建 435
第四节 抢险救灾 436
第二十一编 文化第一章 文化艺术 438
第一节 文化设施 438
第二节 文学 439
第三节 艺术 440
第二章 广播 电影 电视 441
第一节 广播 441
第二节 电影 442
第三节 电视 443
第三章 图书 444
第一节 机构 444
第二节 图书发行 445
第四章 档案 445
第一节 机构 445
第二节 档案工作 446
第五章 党史 地方志 447
第一节 党史 447
第二节 地方志 447
第六章 文物 名胜 古迹 448
第一节 文物 448
第二节 岩画 石刻文 古墓 449
第三节 名胜 古迹 450
第二十二编 教育第一章 普通教育 454
第一节 幼儿教育 454
第二节 小学教育 455
第三节 中学教育 460
第二章 成人教育 463
第一节 农牧民文化教育 463
第二节 职工教育 464
第三章 教师队伍 465
第一节 师资状况 465
第二节 教师培训 466
第三节 教师待遇 466
第四章 教育管理 467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67
第二节 教育经费 468
第三节 教学设施 468
第四节 勤工俭学 469
第二十三编 科学技术第一章 科技组织 472
第一节 科技机构 472
第二节 科技队伍 473
第三节 科技协会 474
第二章 科技研究与推广 475
第一节 科技研究 475
第二节 科技成果 475
第三节 科技推广 477
第三章 科普工作 478
第一节 科普宣传 478
第二节 科技培训 479
第二十四编 卫生体育第一章 卫生 482
第一节 机构 482
第二节 医疗 484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保健 485
第四节 药品经营和药政管理 488
第二章 体育 489
第一节 学校体育 489
第二节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490
第三节 职工体育 490
第四节 体育比赛 491
第五节 体育设施 492
第二十五编 人民生活第一章 农牧民生活 494
第一节 收入 494
第二节 消费 495
第二章 城镇居民生活 495
第一节 收入 495
第二节 消费 496
第二十六编 人物第一章 人物传 500
第二章 人物名录 508
第二十七编 鉴诫第一章 政误 520
第一节 旱田扩垦 草场退化 520
第二节 哄抢化肥事件 521
第二章 事故 522
第一节 交通事故 522
第二节 溺水事故 522
第三节 水灾及爆炸事故 522
附录 526
一、1991~2002年大事记 526
二、1991~2002年特克斯县社会经济 533
三、人物简介 539
四、人物名表 547
五、文献辑存 561
编后记 574
《特克斯县志》编审机构及人员 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