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发热 1
第一节 感冒 8
第二节 伤寒 11
第三节 钩端螺旋体病 14
第四节 败血症 18
第五节 麻疹 22
第六节 流行性腮腺炎 25
第七节 急性扁桃体炎 27
第八节 疟疾 30
第九节 血吸虫病 33
第十节 夏季热 37
第十一节 慢性微热 39
第二章 昏迷 44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48
第二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52
第三节 中暑 56
第四节 脑血管意外 59
第五节 肝性昏迷 64
第六节 尿毒症 68
第三章 出血症 72
第一节 鼻出血 76
第二节 咯血 79
第三节 呕血 82
第四节 便血 86
第五节 血尿 89
第四章 贫血 92
第一节 缺铁性贫血 95
第二节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98
第三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101
第四节 溶血性贫血 105
第五章 肝脾肿大 109
第一节 慢性肝炎 111
第二节 门静脉性肝硬化 116
第三节 脂肪肝 121
第四节 肝脓肿 124
第六章 咳嗽 128
第一节 支气管炎 131
第二节 百日咳 135
第三节 感染性肺炎 138
第四节 肺结核 142
第五节 肺化脓症 146
第七章 呼吸困难 150
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 152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156
第三节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158
第八章 胸痛 162
第一节 冠心病 164
第二节 心包炎 170
第三节 胸膜炎 174
第四节 肋间神经痛 177
第五节 肋软骨炎 179
第九章 心悸 182
第一节 心律失常 184
第二节 心脏神经官能症 189
第十章 腹痛 192
第一节 胆系感染及胆石症 197
第二节 胆道蛔虫病 201
第三节 急性胰腺炎 204
第四节 急性肠梗阻 208
第五节 急性阑尾炎 212
第六节 泌尿系结石病 215
第七节 子宫外孕 219
第八节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222
第九节 溃疡病 225
第十节 慢性胃炎 230
第十一节 肠激惹综合征 234
第十一章 腹泻 238
第一节 急性胃肠炎及细菌性食物中毒 241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 245
第三节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249
第四节 婴幼儿腹泻 252
第五节 流行性腹泻 256
第六节 原发性脂肪泻 258
第七节 肠结核 261
第十二章 呕吐 265
第一节 反射性呕吐 268
第二节 妊娠呕吐 271
第十三章 黄疸 275
第一节 溶血性黄疸 278
第二节 阻塞性黄疸 281
第三节 肝细胞性黄疸 283
第十四章 腹胀气 287
第十五章 口腔粘膜病 290
第一节 白塞氏病 293
第十六章 排尿异常 297
第一节 泌尿系感染 299
第二节 前列腺炎 303
第三节 尿崩症 306
第四节 糖尿病 310
第五节 遗尿 314
第十七章 全身性水肿 317
第一节 心脏性水肿 320
第二节 肾脏性水肿 323
第三节 肝脏性水肿 327
第四节 营养代谢性水肿 331
第五节 功能性水肿 334
第十八章 头痛 338
第一节 偏头痛 342
第二节 三叉神经痛 345
第三节 紧张性头痛 348
第四节 神经官能症性头痛 350
第五节 颅内高压性头痛 354
第十九章 眩晕 358
第一节 美尼尔氏病 360
第二节 高血压病与脑动脉硬化 363
第三节 脑损伤后综合征 368
第四节 慢性低血压 371
第二十章 腰肢痛 375
第一节 风湿热 379
第二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382
第三节 坐骨神经痛 386
第四节 纤维织炎与良性膝关节痛 389
第五节 腰肌劳损 391
第六节 肩痛症 394
第七节 增殖性关节炎 397
第八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400
第九节 雷诺氏病 404
第十节 痛风 406
第二十一痛 不随意运动 410
第一节 癫痫 412
第二节 癔病 416
第三节 子痫 419
第四节 破伤风 422
第二十二章 瘫痪 426
第一节 面瘫 429
第二节 偏瘫 432
第三节 截瘫 435
第四节 短暂性瘫痪 438
第二十三章 睡眠障碍 442
第二十四章 内脏下垂症 446
第一节 胃下垂 448
第二节 肾下垂 451
第三节 子宫下垂 454
第二十五章 精神失常 457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 460
第二节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 463
第三节 更年期精神病 466
第二十六章 月经失调 470
第一节 阴道出血 473
第二节 痛经 477
第三节 闭经 480
第四节 更年期综合症 483
第五节 子宫肌瘤 487
第二十七章 带下病 491
第一节 阴道炎 493
第二节 宫颈炎 496
第三节 盆腔炎 498
第二十八章 肿瘤 502
第一节 食管癌及胃癌 507
第二节 鼻咽癌 510
第三节 子宫颈癌 512
第四节 白血病 515
第二十九章 皮肤结节 520
第一节 结节性红斑及多形性红斑 521
第二节 痤疮 524
第三十章 斑疹 528
第一节 湿疹 530
第二节 荨麻疹 533
第三节 紫癜 537
第四节 银屑病 540
第五节 面部黄褐斑 544
附录 547
一、中西医病症名称对照表 547
二、中西医治疗方法归类表 552
(一)风寒 552
(二)风热 553
(三)湿遏卫气及卫气同病 554
(四)湿热内蕴 554
(五)热入营血 557
(六)暑热内蕴 557
(七)邪蕴三焦 557
(八)气营两燔 558
(九)火毒炽盛 558
(十)阳虚邪恋 559
(十一)阴虚邪恋 559
(十二)正虚欲脱及阴阳两虚 559
(十三)肺胃阴伤 560
(十四)胆经热邪 561
(十五)阴虚火旺 561
(十六)邪伏少阳 562
(十八)气滞血瘀 563
(十七)热毒内陷 563
(十九)脾肾两虚 566
(二十)气血两虚 567
(二十一)气阴两虚 568
(二十二)痰热内闭 569
(二十三)痰热上扰 569
(二十四)风痰阻络及痰瘀阻络 569
(二十五)肝火 571
(二十六)湿浊内闭 571
(二十七)寒湿内蕴 572
(二十八)胃热 573
(二十九)心脾不足及心肺气虚 574
(三十)肝肾阴虚 574
(三十一)脾胃虚寒及脾胃虚弱 576
(三十二)脾肾阳虚 576
(三十三)肝郁脾虚及肝胃不和 578
(三十四)湿阻或寒阻气滞 579
(三十五)肺肾阴虚 579
(三十六)脾肺两虚 580
(三十七)心肾阳虚及心肾两虚 580
(三十八)积滞 580
(三十九)肝胃不合 581
(四十)风痹、湿痹、寒痹 581
(四十一)脏气闭结 581
(四十二)湿热下注 581
三、中草药互代参考表 582
(一)发汗、退热、消炎类 582
(二)清热、消炎、抗菌类 583
(三)祛痰、止咳、平喘类 585
(四)抗风湿、治跌打类 585
(五)理气、止痛、通窍类 586
(六)理血、散结、化瘤类 588
(七)补虚强壮类 589
(八)通利类 591
(九)消导、收敛、驱虫类 592
(十)镇惊、安神类 593
(十一)外用类 593
四、常用中草药功效及用量表 594
五、常用方剂索引表 650
六、替代方索引表 665
(一)补益方 665
(二)清热方 669
(三)理血方 671
(四)治风方 672
(五)祛湿方 673
(六)解表方 674
(七)祛痰方 675
(八)和解方 676
(九)祛寒方 677
(十)理气方 677
(十一)消导方 678
(十二)润燥方 678
(十三)攻下方 678
(十四)消痈方 679
(十五)祛暑方 679
(十六)开窍方 679
(十七)表里双解方 679
(十八)驱虫方 680
(十九)固涩方 680
(二十)其它方 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