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然放射性本底 1
§1-1 本底的一般性质 1
目录 1
§1-2 宇宙辐射 2
§1-3 地壳的放射性 4
§1-4 河水中的放射性 7
§1-5 空气中的放射性 7
§1-6 人体内的放射性 10
第二章 实验室设计 14
§2-1 位置选择 14
§2-2 一般特征 15
§2-3 设备 15
§2-4 通风 17
§2-6 实验室布局 18
§2-5 管道工程 18
第三章 辐射照相监测 22
§3-1 照相学的考虑 22
§3-2 X和γ射线的监测 27
§3-3 β射线的监测 32
§3-4 中子的监测 33
§3-5 混合辐射的监测 34
§3-6 X,γ,β射线监测的照相胶片 35
第四章 在工业中的应用 37
§4-1 保健、防护实施 37
§4-2 天然放射性物质 45
§4-3 反应堆活性区的制造 48
§4-4 反应堆运转和有关材料 51
§4-5 工业射线照相术 58
§4-6 γ射线源 60
§4-7 β射线密封源 64
§4-8 放射性同位素 66
§4-9 钍 69
第五章 在研究中的应用 72
§5-1 辐射安全 72
§5-2 研究室的特殊问题 73
§5-3 辐射防护技术 74
§5-4 研究性反应堆的安全问题 82
§5-5 加速器的安全 84
第六章 辐照的确定 89
§6-1 外部源的辐射 89
§6-2 辐照量 89
§6-3 内部源的吸收剂量 95
第七章 核安全 102
§7-1 决定临界状态的因素 102
§7-2 仪表 103
§7-3 设计的准则 103
§7-4 介绍一些控制因素 104
第八章 辐射卫生化学 109
§8-1 锶90 111
§8-2 氚 113
§8-3 锕 114
§8-4 镅 114
§8-5 镤 114
§8-6 铀(放射化学法) 115
§8-7 镭 116
§8-8 铀(荧光分析法) 118
§8-9 钚 119
§8-10 钍 122
§8-11 钋 124
§8-12 钌 125
第九章 放射性物质的操作、贮存和运输设备 126
§9-1 基本原则 126
§9-2 辐照的控制 126
§9-3 污染的控制 127
§9-4 放射性物质的性质 128
§9-5 操作技术 129
§9-6 直接观察设备 130
§9-7 钳子和操作器械 130
§9-8 远距离控制的单元操作设备 132
§9-9 近屏蔽 134
§9-10 污染控制设备 135
§9-11 屏蔽屏障设备 137
§9-12 密闭屏蔽室设备 143
§9-13 水下装备 149
§9-14 储藏设备 149
§9-15 运输和装载 149
§9-16 特殊的装载设备 150
第十章 取样设备(尘埃、气体、液体) 153
§10-1 气载污染 153
§10-2 空气取样设备 154
§10-3 取样技术 170
§10-4 液体取样 173
§11-1 废物处置的原则 176
第十一章 液体和固体废物的处置 176
§11-2 位置的选择 177
§11-3 液体废物 182
§11-4 放射性废物的化学沉淀 185
§11-5 离子交换 190
§11-6 粘土吸附 193
§11-7 蒸发 195
§11-8 在蒸发器中的雾沫 199
§11-9 生物学的处置方法 200
§11-10 液体废物的处置 200
§11-11 固体废物 213
第十二章 放射性污染空气的控制 223
§12-1 污染物的类型 223
§12-2 气载污染物的来源 223
§12-3 控制方法 225
§12-4 工艺操作通风罩 227
§12-5 实验室专用通风罩 231
§12-6 手套箱 238
§12-7 全面通风 240
§12-8 净化放射性气体和气溶胶的一般原则 241
§12-9 气溶胶的消散和清除 246
§12-10 清除粒子备设的类型 248
§12-11 干过滤器 249
§12-12 湿过滤器 254
§12-13 焚烧和蒸发 255
§12-14 装置的性能和选择 255
§12-15 动力反应堆的气体净化 256
§12-16 稀有气体的衰变产物 256
§12-17 有关的问题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