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主义思想论库》PDF下载

  • 购买积分:3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国杰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华夏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8000528
  • 页数:1454 页
图书介绍:

前言页 1

序[罗国杰] 1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人道主义 2

前言 2

第一篇 马克思恩格斯论人性和人道主义 3

一、论人性 3

二、共产主义学说和人道主义 62

三、论异化 97

一、论把人与人间的一定社会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131

第二篇 列宁、斯大林论人性和人道主义 131

二、论社会主义与人性 134

三、论民主 137

四、论自由 140

五、论平等 143

第三篇 梅林、拉法格、卢森堡、普列汉诺夫论人性和人道主义 145

一、论人性与社会经济生活 145

二、论人性与艺术 161

三、论人性与道德 163

四、论人性与暴力 170

五、论正义、平等、自由、博爱、人权 177

六、论人道主义 181

一、论为人民服务 199

第四篇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论人性和人道主义 199

二、论人性与阶级性 211

三、论人性与文艺 213

四、论人性与暴力革命 216

五、论人民民主专政 220

六、论民主集中制 223

第二部分 苏联、东欧思想家论人道主义 232

前言 232

一、人和人学 233

第一篇 人、人道主义 233

二、人是实践动物 237

三、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239

四、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41

五、人道主义 245

六、人是最高的价值 248

七、人权 250

第二篇 个性与人的全面发展 255

一、人性 255

二、个人 257

三、个性 260

四、人的全面发展 261

五、个人自由的历史性 265

六、共产主义是自由的真正实现 268

第三篇 全球性问题与新思维 271

一、全球性问题及其社会根源 271

二、全球性问题与人类生存 274

三、新人道主义 275

四、新思维 278

一、科学技术的两重性 281

第四篇 科学技术的人道化 281

二、社会制度与科学技术的人道主义意义 284

三、生物学中的人道主义问题 287

四、科学技术与人的全面发展 290

五、科学技术的人道化 292

第五篇 生命、死亡、人类未来 296

一、生命的意义 296

二、寿命 299

三、死亡与永生 302

四、人类未来 306

一、异化概念 309

第六篇 异化 309

二、异化的历史性与超历史性 310

三、资本主义与人的异化 312

四、异化范畴的价值论内容 314

五、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 315

六、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异化的原因 318

七、异化问题是社会主义的中心之点 320

八、社会主义社会异化消除的一般条件 321

九、社会主义社会异化的克服与消灭私有制 323

十、社会主义社会异化的克服与劳动者自治 324

十一、社会主义社会异化的克服与科学技术革命 325

第七篇 马克思主义是人道主义 327

一、马克思主义是人道主义 327

二、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现实性 329

三、文明、文化、马克思主义 331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道主义本质 332

五、人道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趋向 334

第八篇 社会主义与人道主义 337

一、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本质 337

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道主义的实现 339

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道主义的特点 342

四、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革命专政是实现人道主义的先决条件 346

五、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更新 348

第三部分 西方思想家论人道主义 352

前言 352

第一篇 古希腊罗马思想家有关人的认识以及人道主义思想的萌芽 353

赫拉克利特 353

人的幸福在于为正义而斗争 353

德谟克里特 353

人应当怎样活着 353

普罗泰戈拉 354

人是万物的尺度 354

苏格拉底 354

苏格拉底所关心的不是自然,而是人事 354

人应当知道自己无知 354

柏拉图 355

什么是真正完善的人 355

美好的生活和善良的行为即是幸福 356

互善是行为的真正目的 356

人的善就是灵魂符合德性的实现 356

亚里士多德 356

善是万物所追求的目的 356

人的德性的理性和非理性 357

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 358

伊壁鸠鲁 359

快乐是我们最高的和天生的善 359

斯多葛派 360

道德就是过顺应人的本性的生活 360

西塞罗 362

对人类生活最大的贡献是由人自身做出的,对人最大的危害根源也是人 362

按照自己的本性行事是最伟大的 362

作恶的不合人情性 363

第二篇 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西方思想家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述 365

一、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思想家关于人性、人道主义思想的论述 365

皮科 365

人凭自由意志决定自己生命形式 365

庞波那齐 366

论个体和全体 366

斐微斯 369

人有兽性,但更重要的是具有理性和上帝的不朽性 369

莫尔 371

私有财产是和人类幸福、人道相对立的 371

内心的人如何成为自由的人 372

路德 372

基督徒的仁爱 375

蒙田 376

论良心的自由 376

人是什么 378

恰如其分地生活 379

认识自己 380

遵循自然而行 380

论善与性善 382

论人的天性 382

培根 382

二、16--17世纪西方思想家关于人性、人道主义思想的论述 382

论残疾 383

利人的品德就是善 384

人是自身幸福的设计师 385

笛卡尔 385

每个人都有完全的理性 385

“我”是什么 386

人是有理性的灵魂 387

格老秀斯 388

权利是什么 388

人人相互为敌的战争 390

霍布斯 390

帕斯卡尔 392

把握住现在就是幸福 392

无神论者可怜炫耀宗教的人 392

人生脆弱而不确定 393

人心空洞又污秽 394

论人、人性和人道主义 394

斯宾诺莎 396

论人的本质 396

论人的奴役 396

遵循理性而生活 398

幸福就是德行自身 401

论人性和政治 401

论思想自由 402

洛克 404

论人类的自然状态 404

论奴役 406

休谟 407

人的科学是一切科学唯一稳固的基础 407

论仁善与慈善 408

人人极端自私,以致彼此之间没有丝毫公平和正义 410

孟德斯鸠 410

三、18--19世纪英法思想家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述 410

论自由 411

伏尔秦 411

关于“第一个人”的寓言 411

人类一切种族都是始终生活在社会中的 413

人是生来邪恶的吗? 414

论处于纯粹自然状态中的人 414

真正的祸根不是不平等,而是从属 415

人类天生是平等的、自由的 416

卢梭 416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 418

驳霍布斯、孟德威尔的人性观点 420

拉美特里 422

人是机器 422

狄德罗 424

论人 424

政治上的人 424

人道 425

自然法 425

自然人的正义和文明人的正义 426

论社会性 426

爱尔维修 426

自爱可使人人道,也可使人残忍 426

论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 427

霍尔巴赫 428

人最需要的东西乃是人 428

利益是人类行动的唯一动机 428

人性、社会环境和教育 429

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 431

“自然”是幸福和人道的来源 432

基督教道德的三个主要谬误 433

梅叶 433

摩莱里 435

论人和自然 435

自由和依赖的真正意义 436

慈善是我们的第一个道德观念 436

马布里 437

人类的特点是理性和自由 437

边沁 437

功利原则 438

论人性倾向平等 439

圣西门 439

论未来的社会 440

博立叶 442

资产阶级的文明制度并未保障人的天赋权利和义务 442

欧文 444

正确的人性论 444

私有和公有、人为法和自然法比较 445

赫尔达 447

人道的真正意义 447

四、18--19世纪德国思想家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述 447

康德 448

论人性 448

人自身是个目的 449

论在目的国内,人人有价值和尊严 450

论挽救自由 451

论道德和幸福、至善 452

费希特 453

论自在的人的使命 453

论社会的人的使命 455

人的本质表现在他的行为上 459

人的本性是思想 459

黑格尔 459

人是他自己的命运的主宰者 460

人性善恶、人和自然 460

人的规律和神的规律,男人和女人 461

异化了的精神世界 465

费尔巴哈 469

概论人的本质 469

幸福论 471

新哲学以人和自然为唯一的最高对象 473

孔德 475

人道是实证主义各个方面的中心 475

一、实证主义、功利主义、唯意志论、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自然主义思想家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述 475

第三篇 现当代西方思想家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述 475

随着社会规律的发现,基于科学的综合已有可能,科学现正集中力量对人道进行研究 476

人道的静的方面和动的方面 477

穆勒 478

论人性和个性 478

论思想自由 480

论幸福和美德 480

叔本华 481

人的本性是邪恶的 481

人格是影响人的幸福和快乐的最根本和最直接的因素 483

生命的本质就是痛苦 485

尼采 487

最有害的一种人 487

消灭害人虫 488

基督教道德使人堕落 488

短论--重估一切价值 489

每个人最不了解自己 495

人优越于其它的动物 496

人还在继续走下坡路 496

人的本能反对人自己 497

自主的个体 497

不要弱化人种 498

人变成了动物 499

人生究竟是为了什么 499

卡西勒 500

“认识自我”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 500

近代关于人的理论失去了它的理智中心,人类的自我认识陷入危机 502

人是符号的动物 504

克罗齐 505

历史的人性 505

对人道主义的崇拜 509

培里 509

内格尔 512

人性和人类命运 512

拉蒙特 513

人道主义的定义 513

社会幸福和个人幸福 514

二、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想家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述 516

胡塞尔 516

“客观论的”理性主义与人性的危机 516

实证科学丧失生活意义 520

为人的意义而斗争的近代哲学史 521

雅斯贝尔斯 522

人是什么 522

新人道主义的条件与可能 525

现代人对人存在的理解 531

研究人的科学 533

人性的高贵 536

海德格尔 536

论人道主义 536

人的本质及其受到的威胁 542

人的概念 544

怀尔德 544

个人是人类生存的中心 547

萨特 548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548

梅洛-庞蒂 552

人道主义的远景 552

布伯 555

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 555

情感和制度都不能铸成人生 556

蒂利希 557

作为自我而存在的勇气 557

有血有肉的人 558

一切存在主义哲学的共同目标是反对人的自我异化 558

乌纳穆诺 558

巴雷特 560

实证主义、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看法的分歧所在 560

宾克莱 560

对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的评价 560

克尔凯戈尔的“人生三阶段” 563

尼采论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 566

上帝的灭亡和超人 568

人类生活与世界观 570

狄尔泰 570

伽达默尔 573

技术化与人的实践理性 573

当代人道主义的宽容思想 578

利科 581

哲学分析派关于人与人本主义的概念 581

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讨论 584

“欧陆”哲学中关于人本主义的讨论 588

阿尔都塞 596

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 596

关于“真正人道主义”的补记 604

福柯 606

生命进入了历史 606

三、实用主义思想家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述 608

詹姆斯 608

人本主义和真理 608

人本主义的本质 610

杜威 613

人的问题 613

席勒 616

人本主义和宗教 617

胡克 620

胡克对马利坦的“完整的人道主义”的诘难 620

莫里斯 624

人作为自己的创造者 624

人关于人的知识 629

布莱特曼 631

人的伟大在于以人格为目的 631

人格与实在 631

佛留耶林 631

四、人格主义、新托马斯主义、弗洛伊德主义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有关人性、人道主义的论述 631

穆尼埃 632

人和人格 632

伯托西 634

人的认识价值与人的本质的关系 634

马利坦 635

马克思人道主义与基督教人道主义的分歧 635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完整的人道主义 636

以神为中心的人道主义 637

卡里什 639

人是现实的一个特殊的存在阶段 639

弗洛伊德 641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部结构:自我、本我、超我 641

人的攻击性本能与文明社会的道德要求 646

幸福是每一个人如何利用里比多的经济学问题 647

荣格 651

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 651

人生的各阶段 653

马斯洛 658

马斯洛的健康人格模式:自我实现的人 658

人的价值和心理学的论据 666

人的动机理论 671

卡尔·罗杰斯、罗洛·梅 674

人性问题的心理学讨论 674

弗兰克 677

复兴人道主义的心理治疗法 677

再赋予人性的精神医学 680

加德纳 681

幸福、献身和意义 681

奥托 682

人类潜在能力的新启示 682

舒尔茨 684

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 684

荣格的健康人格模式:个体化的人 687

皮尔斯的健康人格模式:“此时此地”的人 689

奥尔波特的健康人格模式:成熟的人 690

罗杰斯的健康人格模式:充分起作用的人 692

弗兰克的健康人格模式:超越自我的人 694

卢卡奇 696

资本主义物化破坏了人的人类本性 696

五、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述 696

物化和人道主义 698

捍卫人的完整性 700

异化及其克服 701

葛兰西 706

人是什么 706

对人性概念的考察 708

霍克海默 709

人在现实世界里的命运 709

现在的社会实践是非人性的 712

心灵是自由的 714

人类的未来依赖于现存的批判态度 715

马尔库塞 717

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 717

自由的灾难 718

单向度的人 722

弗洛姆 725

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 725

作为一种全球性人的哲学的人道主义 734

人道主义精神分析学在马克思理论中的应用 737

人道主义的计划 739

人道主义伦理学 743

人道主义良心 744

让人压倒一切 746

塞夫 749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本学和科学的人道主义 749

哈贝马斯 752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合法性危机 752

施密特 754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扬弃 754

迈尔斯 757

马克思主义对伦理人道主义的超越 757

阿格尔 760

东欧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 760

加劳迪 763

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763

伊格那托夫 765

人道主义的自我解体 765

库尔兹 770

人道主义的未来 770

帕尔逊 772

现时代的人道主义要求 772

罗素 774

“人性”是什么 774

什么是我们所能够做的 774

库利 774

六、西方现当代其他思想家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述 774

技术与人性的冲突 777

赫胥黎 780

未来的人道主义新教 780

科学、人性与人的幸福 780

进化论的人道主义 781

进化论的人道主义的结构 782

汤因比 785

至高无上的人的价值 785

组织机构与人性 786

爱与人性 788

贝塔朗菲 789

变动世界中的人类价值 789

波普 792

人文主义和理性 792

萨顿 796

一个人文主义者的信念 796

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 797

洛伦兹 800

人--这个动物 800

兰德曼 803

“人性”的发现 803

人类中心论 804

作为文化产物的人 805

费耶阿本德 810

民主判定高于“真理”和专家的意见 810

科学的优势威胁民主 811

威尔逊 813

人类摆脱困境的希望 813

斯金纳 815

控制的问题 815

墨菲 820

人类境况 820

埃伦费尔德 822

人道主义的僭妄 822

超越人道主义 827

史蒂文森 831

柏拉图的人性理论 831

基督教的人性理论 832

弗洛伊德的人性理论 833

萨特的人性理论 834

斯金纳的人性理论 835

洛伦茨的人性理论 837

柯科 838

人道主义伦理学与理性 838

第四部分 中国思想家论人道主义 844

前言 844

一、体仁足以长人 847

《易》 847

二、敬义立而德不孤 847

第一篇 先秦思想家论人性、人道主义 847

二、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848

一、惟人万物之灵 848

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848

《尚书》 848

四、保惠庶民,不侮鳏寡 849

二、人之为人 850

一、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850

三、不愧于屋漏 850

《诗》 850

五、敬敷五教,宽行五刑 850

四、亲亲 851

一、民本说 852

二、礼义论 852

《春秋左传》 852

三、务德而安民 853

四、救灾恤邻,国之道也 854

五、非殉葬残民 854

一、论人伦礼义 855

二、辨人道与非人道 855

《春秋谷梁传》 855

《春秋公羊传》 856

一、人伦辨 856

二、君子必行人道 857

三、晋灵公惨无人道 857

《国语》 858

一、王天下者必先诸民 858

二、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859

三、论礼义道德 860

三、君子喻于义 861

二、匹夫不可夺志 861

四、仁者爱人 861

一、性相近,习相远 861

孔子 861

五、孝弟为仁之本 862

六、修已以安人 862

七、君子之于人 863

八、为政以德 863

孟子 864

一、性善论 864

二、人伦 865

三、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866

四、明善诚身 867

五、求放心 867

六、大丈夫 868

七、以不忍人之心而行不忍人之政 868

荀子 872

一、性恶论 872

二、人之所以为人 873

三、制天命而用之 873

四、礼者,人道之极也 874

五、君子之道与小人之道 874

六、以善修身,以诚养心 875

七、平政爱民,王者之道 875

一、人与人情 877

二、五达道,三达德 877

《礼记》 877

三、礼者,所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878

四、为人子之礼 878

五、待人处世之礼 879

六、仁人而爱物 880

七、格致诚正,择善固执 880

八、礼治与德政 881

《孝经》 883

一、以孝事亲 883

九、大同理想 883

二、以孝治天下 884

三、以道守身 885

二、不道早已 885

四、清静寡欲 885

一、人为“四大”之一 885

老子 885

五、复归于婴儿 886

六、善利万物而不争 886

庄子 887

一、顺任自然之性 887

七、无为而治 887

二、尊生保身之道 888

三、真人 889

《尹文子》 890

五、以无为之道临莅天下 890

一、仁君之德与治世八术 890

四、恃兵则亡 890

《晏子春秋》 891

一、治国必以仁义之理,使民安乐 891

二、恤民救困 894

三、重人轻物 894

一、万事莫贵于义 895

二、兼相爱交相利 895

墨子 895

三、非攻 898

四、节用而爱民 900

五、善政必尚贤 901

六、君子之道 902

管子 903

一、水地与人性 903

二、论仁义忠信、礼义廉耻 903

三、自治之道 905

四、善政在法天合德,务本、废私,顺教、布惠 907

五、不競于兵 913

六、生不良者,死必不终 913

商鞅 913

一、论民情之好恶 913

二、强国利民之道 914

一、好利恶害乃人之情 915

二、明赏严刑与人道 915

韩非 915

一、用兵之害与用兵之利 916

孙武 916

二、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916

三、论仁爱 916

二、五不胜 917

一、义兵必强 917

《六韬》 917

一、仁之所在,天下归之 917

孙膑 917

三、为将之德 917

一、仁战 918

《司马法》 918

二、战之道 918

二、仁君爱民之道 918

一、为政必抚民以仁 919

吴起 919

二、攻战进退之道 919

三、天子之义 919

一、王者伐暴乱本仁义焉 920

二、治军,战胜之道 920

尉缭 920

一、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921

二、仁君爱民以心 921

《战国策》 921

三、宽以待人 923

四、抨击非人道 923

三、人何以丧德 924

二、谨厚以为丰 924

《鬻子》 924

一、仁信和道,帝王之器 924

一、哀民生之多艰 924

屈原 924

一、论人之性情 925

《吕氏春秋》 925

二、全生与治身 925

二、圣人在上,民富且寿 925

三、知人 926

四、知道 926

五、论忠孝 927

六、怜人之困,哀人之穷 927

七、爱民行德,以公求平 928

八、论义兵 929

一、安心全德以养性 933

《黄帝内经》 933

二、顺时从道以养生 933

第二篇 汉唐思想家论人性、人道主义 933

一、人道治五常 934

二、法令所以诛恶,德化所以劝善 934

陆贾 934

一、神气集会之谓性 935

二、论人伦 935

贾谊 935

三、德以安利 936

四、忧民之忧,乐民之乐 937

五、秦之所以亡 938

一、天人一本 939

二、不以人易天 939

《淮南子》 939

四、莅政施教必用参五 940

五、世俗之贫富悬殊 940

三、利民为治国之本 940

一、为人者天 941

二、性三品说 941

董仲舒 941

三、唯人道可以参天 942

四、任德不任刑 944

五、至治之道在于奉天法古,使民安乐 945

六、非人道之辨 946

一、趋利为人之本性 947

司马迁 947

二、礼为人道之极 947

七、循天之道以养生 947

三、善政在于因民趋利之性以为治 948

四、讨暴救危乃兵之道 949

一、天之生人,非以为君 950

二、王者之政不使一人不得其所 950

刘向 950

三、治狱处罚非憎人 952

四、人道之要 952

五、为人下之道 953

六、为身之道 954

一、人之性也善恶混 956

二、由于礼义,入自入门 956

扬雄 956

三、以礼乐治天下 957

王充 958

一、人之性命系于形体 958

二、顺性以养生 959

三、道德因衣食而立 959

四、治国之道在养德与养力 960

五、乱伦理则失人道 961

六、人与鬼神 961

一、礼乐与人道 963

二、狱刑与人道 963

班固 963

三、阴阳五行与社会治乱 964

一、五性六情说 965

二、三纲六纪 965

《白虎通义》 965

一、人之道莫大乎忠 966

二、忠之则 966

马融 966

一、人之特性 968

二、天以民为心,善政必普覆兼爱 968

王符 968

四、以诛止杀,以刑御残 970

五、人际相接之道 970

三、为国以富为本,民富乃可教 970

荀悦 971

一、君为元首,民为手足 971

二、中和以养性,恕正以处世 972

徐干 973

一、三教备而人道毕 973

一、以道得财,以义处世 974

仲长统 974

二、官人无私则政平民安 974

二、人君之所当务 974

一、人之生本于阴阳二气 975

二、反人道之六大罪 975

《太平经》 975

阮籍 976

一、顺自然之理,弃残贼之术 976

三、三名中和与太平世界 976

王弼 977

三、刑教一体 977

一、性其情说 977

二、乐者所以顺天地万物之性 977

二、任物之性,无为而治 978

三、知仁之为不仁而复守其母 978

《列子》 979

一、人与禽兽之辨 979

四、民不畏威,不可以威制民 979

三、保身重己 980

四、愚公移山 980

二、因顺自然之道而不为私 980

鲍敬言 981

一、有君而后有非人道 981

一、道为天地人所共由 982

二、求仙必先博爱积善 982

葛洪 982

三、养生长生之道 983

三、爱生去杀 985

二、爱儿女当均 985

四、论名教 985

一、亲九族,笃人伦 985

颜之推 985

《弘明集》 986

一、论忠孝与礼 986

二、修善戒恶 987

三、善恶报应 990

二、善恶因缘 992

一、众生之知与佛之知不异 992

三、善恶报应 992

《广弘明集》 992

四、爱生 993

《注维摩诘经》 995

一、论佛性与佛 995

《妙法莲华经疏》 996

一、众生皆具佛性 996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997

一、论佛性 997

一、持戒禁欲以洗罪孽 997

《大般涅槃经集解》 997

《佛说父母恩重经》 998

一、父母恩重与孝悌 998

《金刚錍》 999

一、无情有性论 999

《佛性义》 1003

一、佛性论 1003

《华严五十要问答》 1008

一、论佛性 1008

《法苑珠林》 1010

一、忠孝论 1010

二、救厄爱生 1011

《念佛镜》 1012

一、念佛生净土 1012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1013

一、悲心与智 1013

一、利益众生 1013

《大华严经略策》 1013

《荷泽神会禅师语录》 1014

一、众生自性常清静 1014

一、一切有情之佛性及其成佛之途径 1014

《坛经》 1014

《禅宗永嘉集》 1016

一、持戒守善 1016

二、伤生以资己身,虽出家亦无功德 1017

三、慈爱善行 1017

《大珠禅师语录》 1018

一、论佛性 1018

《筠州黄蘖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1019

一、论佛及众生心 1019

《镡津文集》 1020

一、持戒守善 1020

二、以孝道报父母之恩 1021

一、性情三品说 1023

二、仁义之道即人之道 1023

韩愈 1023

李翱 1024

一、复性说 1024

柳宗元 1025

一、人禀天之刚键纯粹之气而立仁义忠信之道 1025

二、人之道在法制,与天可交相胜 1026

三、为刑罚者,所以惩恶劝善也 1027

四、赋敛之毒胜于蛇蝎 1027

一、人性有上中下三品 1029

李觏 1029

二、礼为人道之准 1029

第三篇 宋元明清思想家论人性、人道主义 1029

三、非礼即反人道 1031

四、合人道之政 1031

五、财利为行人道之本 1033

一、论人性 1034

二、人之别于禽兽者在仁义礼乐 1034

王安石 1034

一、性命之源与性五品说 1035

二、诚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 1035

周敦颐 1035

邵雍 1036

一、人何以能灵于万物 1036

三、圣王之政 1036

二、天下之正莫如利民 1037

一、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 1038

二、诚以成性 1038

张载 1038

三、民胞物与 1039

四、中正仁义之道 1039

五、善政当合众人之心、人民之利 1041

二、人与禽兽之别 1042

一、天以生为道 1042

三、气质与人性 1042

程颢 程颐 1042

四、居敬穷理,以知性天 1045

五、义利公私辨 1047

六、人伦与人情 1048

七、毁人伦、去四大则非人之道 1050

八、善政必体行人道,以顺民之性,厚民之生 1051

朱熹 1054

一、人禽之辨 1054

二、性即理 1055

三、心性含具四德 1055

四、气禀与人性 1056

五、道心为主,人心听命 1058

六、论人伦道德 1059

七、治国临民当推忠恕絜矩之道 1062

八、义利、理欲之辨 1065

陆九渊 1066

一、心具万理,非由外铄 1066

二、人道为人所共由 1067

三、人不尽人道,不足与天地并 1068

四、政以为民为本 1068

陈亮 1070

一、赏罚刀锯非人君之私有当公之以复人性 1070

二、礼制与人道 1071

三、济世必用事功,人道不离日用 1072

四、正人心,活民命 1072

叶适 1073

一、仁乃人之所以为人之实 1073

二、治民之要 1074

三、官吏先自养而后能养民 1075

王守仁 1076

一、心即理,性即理 1076

四、为民理财 1076

二、人道乃心之所发 1077

三、致良知 1079

四、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1080

王廷相 1083

一、太虚是性命之本原 1083

五、丢弃天理即为禽兽 1083

二、人性待名教而善 1084

王艮 1084

一、明哲保身论 1084

二、人身为天地万物之本 1085

三、勉仁方 1085

四、王道论 1086

吴廷翰 1086

一、心性论 1086

二、以中正仁义定五性 1087

三、亲民亦是明明德 1088

李贽 1089

一、趋利避害,人人同心 1089

二、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当求庇于人 1090

三、自爱而后能爱人,自敬而后能敬人 1090

朱之瑜 1091

五、至人之治因乎人而恒顺于民 1091

一、中国致虏之由 1091

四、人道不离穿衣吃饭 1091

二、虏之残无人道 1092

三、人生当尽其所以生之礼 1093

四、政治与人道 1094

一、有生之初,人各自私自利 1095

二、为天下大害者唯君 1095

黄宗羲 1095

三、仕者为万民非为一姓 1096

四、崇本抑末,唯民用是重 1096

一、人道之事在于以救民于水火之心而行当世之务 1097

二、辨亡国与亡天下 1097

顾炎武 1097

一、天人之异 1098

二、人之所以异于禽兽 1098

王夫之 1098

三、人性日生日成 1099

四、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 1102

五、人道之实 1103

六、学习以尽性弘道 1105

七、不以天下私一人 1106

八、推恩以安众 1107

九、背人道不可以人论 1107

唐甄 1108

一、人皆有仁心良知,五常皆由性出 1108

二、心性乃事之本,尽心尽性则尽人道 1110

三、心悦则人和 1111

四、人伦贵平等 1111

五、善治必达民情,达情必抑君王之尊 1112

六、养民之善政 1113

七、当今天下之大害 1114

颜元 1116

一、人为万物之秀,天之肖子 1116

八、世之多难,人不得独贤 1116

二、非气质无以见性 1117

三、人伦与人道 1118

四、习善自新便为君子 1121

五、正其谊以谋其利 1123

六、圣教与圣治 1123

七、佛教入天朝,人道尽息 1124

八、宇宙内事,皆吾份内事 1124

戴震 1125

一、人物之生本乎天地之气化而成性各殊 1125

二、人之血气心知即性之实体 1126

三、归于人道之必然,适完人性之自然 1132

四、人道存于人伦日用 1133

五、情之不爽失为理 1137

六、善政在通民之欲,体民之情 1139

一、论人性 1141

龚自珍 1141

二、论自尊与个性 1141

第四篇 近现代中国思想家论人性、人道主义 1141

二、学以全人之道 1142

一、人性与才情 1142

三、为政当重国计民生 1142

魏源 1142

洪秀全 1144

一、天下一家,勿相欺凌残杀 1144

二、人伦即正道 1145

洪仕玕 1146

四、万物之中人为灵 1146

一、政法之要 1146

三、弃恶行善 1146

二、禁毒革谬,以益民生实事 1147

三、禁以人为奴 1147

康有为 1148

五、善义乐助,拯困扶危 1148

一、中国社会之弊及祸患 1148

四、善待轻犯,以冀其改过自新 1148

二、论民政与变法 1150

四、湿热之气与干冷之道 1152

五、有性无学,则人与禽兽相等 1152

三、以农立国,爱民恤穷 1152

六、大同太平世 1154

谭嗣同 1155

一、论人性 1155

二、中国政治之腐败及社会之不合理 1156

三、三纲五伦之惨祸烈毒 1157

四、民主之社会 1159

五、通天地万物人我为一身 1159

二、论生死 1160

一、论文明 1160

三、论英雄 1160

梁启超 1160

四、人之私德 1161

五、群与独 1162

六、自信与自助 1163

七、个性之发展与政治之改良 1164

一、论人的天性 1166

二、满清政府的非人道统治 1166

孙中山 1166

三、国家之本在民,富强之大经在四事 1167

四、国民革命与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 1168

五、三民主义 1170

六、中华民族精神与世界主义精神 1174

七、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1175

八、世界三大问题与人道主义 1176

蔡元培 1177

一、人道与公义 1177

二、人道与文明的生活方式 1178

三、夫妇公约与女权 1182

四、人道主义教育 1183

五、最良政治以最大多数人之最大幸福为鹄的 1183

一、无国性无种性之同胞 1185

二、求自由平等,独立自主 1185

邹容 1185

朱执信 1186

一、剥削阶级对民众的压迫 1186

三、文明革命之大义 1186

二、侵害主权与人道主义 1187

三、战争与人道主义 1189

四、论革命和解放 1190

五、民意战胜金钱武力 1191

六、论共和开明政治 1191

七、爱国与爱人类 1193

八、论公理 1194

吴虞 1196

一、天下之二大患 1196

九、人生问题 1196

二、旧伦理的反人道本质 1197

三、开民之知 1198

一、封建制度与女子的权利 1199

二、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1199

胡适 1199

三、学校应是造成天下公是公非的场所 1200

四、好政府与人道主义 1200

五、如何保障人权 1201

陶行知 1202

一、平民教育的宗旨和任务 1202

二、消灭伪知识和伪教育 1204

三、培养有自治能力的新公民 1205

四、教育要以实际生活为中心 1206

五、在劳力上劳心的一元论 1207

六、尊重儿童的人权、需要和幸福 1208

七、知识分子的使命 1210

陈独秀 1211

一、摆脱蒙昧以适应现实生活 1211

二、英勇奋斗,追求解放与独立 1212

三、消灭强权政治 1213

四、合乎平等自由就是公理 1214

鲁迅 1215

一、中国社会中的非人道现象 1215

五、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 1215

二、中国人的性格 1217

三、文化与政治 1218

一、人的道德心 1219

二、民众何以受倒悬之苦 1219

李大钊 1219

三、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欺辱 1222

四、奋斗之文明,解放之运动 1223

五、人道主义的胜利 1226

六、战争与人口问题 1226

七、妇人问题 1227

八、人类精神的改造与经济组织的改造 1228

九、唯民主义乃立宪之本 1230

十、大……主义与非人道 1231

十一、新亚细亚主义 1232

一、论人性 1233

二、中国无产阶级的悲惨处境 1233

蔡和森 1233

三、革命要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出发点 1234

四、以民主集中制和经律改造组织 1234

五、怎样达到世界和平 1235

恽代英 1236

一、旧社会旧文化的罪孽 1236

二、自竞争中来的文明乃罪恶之渊薮 1237

三、反抗法西斯 1237

四、人的联合 1243

五、教育的改造 1243

六、怎样才是好人 1247

七、社会的改造 1247

瞿秋白 1249

一、中国不改造就不能生存 1249

二、社会运动的牺牲者 1250

三、农民问题与中国革命 1250

四、中国人权派的真面目 1251

一、消灭反人道现象的根源 1252

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欺压 1252

李立三 1252

熊十力 1254

一、天人有分而不二 1254

四、本心与习心 1255

三、心性生生不息新新不已 1255

五、人生价值的崇高 1255

二、仁体乃人之为人的大宝藏 1255

梁漱溟 1256

一、中国文化及民族品性之优劣 1256

六、大同世界的人道理想 1256

二、不可行与民族固有精神优良传统相悖之事 1259

一、人性和意志自由 1260

贺麟 1260

二、人性和道德 1260

三、合理的人生态度 1260

三、人伦和人道 1261

四、理想的男女关系 1261

唐君毅 1262

一、人的存在及其特性 1262

五、儒家式的法治和民治 1262

二、论自我 1267

三、论恶 1268

四、中国文化与科学、民主、自由精神 1269

五、东西文化的相互借鉴与交融 1270

六、圆成之道 1271

七、真正的道德生活 1272

八、自尊自重,自信自守 1274

牟宗三 1276

一、人与人性 1276

二、民族文化本位主义 1277

三、科学民主与新外王 1277

方东美 1279

一、高贵的人性及其保持 1279

二、人与自然 1280

三、广大和谐的生命精神 1282

四、人本主义 1283

五、独立的教育 1284

六、论政治 1285

刘述先 1286

一、从民本到民主 1286

二、真正开敞的生命观 1292

第五篇 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大陆思想家论人性、人道主义 1295

一、论“人道主义”的含义和实质 1295

二、论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 1303

三、论人性和人的价值 1313

四、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1326

第五部分 东方思想家论人道主义 1342

前言 1342

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1345

二、尊重人 1345

第一篇 朝鲜 1345

三、主体思想 1346

四、领导与群众关系 1347

五、坚持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1348

一、王道与人道 1349

二、人性及修养 1349

第二篇 韩国 1349

三、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1350

四、建立民主国家 1350

第三篇 日本 1353

一、人性 1353

二、人道与人道主义 1358

三、惜生 1362

四、人的价值 1366

五、人的能动性 1371

六、人情 1374

七、人伦 1376

八、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379

九、人与人的关系 1381

十、人的修养 1385

十一、人的工作之意义 1388

十二、提倡人政(或仁政) 1391

十三、文明开化与社会进步 1396

十四、人与自然(或机器) 1399

十五、反对非人道主义 1401

第四篇 印度 1405

一、人的本性 1405

二、生命的尊严 1409

三、人的内在性 1414

四、人生意义 1420

五、人的修养 1423

六、人际关系 1429

七、人伦 1431

八、仁政和正义 1433

九、科学与人 1436

十、人与自然 1437

十一、非暴力思想 1438

第五篇 阿拉伯 1443

一、人性观 1443

二、提倡人道 1444

三、论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1448

四、劝人为善 1448

五、人生使命 1451

六、主张公道 1453

人本主义不同意割裂和删改人的本性 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