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全球问题框架 1
一 全球问题的产生背景和种类 5
二 全球问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
四 波特金、埃尔曼杰拉、马利查的《学习无极限》 21
第二章 罗马俱乐部的诞生 23
一 贝切伊其人 26
二 罗马俱乐部的筹建 31
三 寻找最合适的工作方式 36
四 一个“非组织”的组织原则 41
五 罗马俱乐部的宗旨和活动 44
第三章 对“人类困境”的分析 51
一 人类的全球王国时代 54
二 人类世界中的四个要素 57
三 技术成了无政府主义的要素 59
四 人类的新作用 61
五 人类缺乏相应的理解和责任感 63
六 “人类困境”性质分析 66
七 “人类困境”表现种种 74
第四章 增长的极限 83
一 准备工作:福莱斯特的《世界动态学》 85
二 米都斯等的《增长的极限》 90
三 参数之一:人口 96
四 参数之二:经济 98
五 参数之三:粮食 100
六 参数之四:不可再生的资源 102
七 参数之五:污染 105
八 参数的相互作用和增长的极限 107
九 技术对于增长极限的影响 110
十 从增长过渡到全球均衡 116
十一 罗马俱乐部的态度 121
十二 《增长的极限》报告的影响 126
第五章 围绕着《增长的极限》展开的辩论 131
一 两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批评 133
二 西方学术界提出的批评 135
三 乐观主义者的视野和形势估计 138
四 关于未来的人口发展 142
五 关于未来的经济发展 145
六 关于未来的能源 148
七 关于未来的原料 149
八 关于未来的粮食 153
九 关于未来的污染 158
十 关于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59
十一 罗马俱乐部的反应 162
第六章 从“零的增长”到有机的增长 169
一 梅蒴罗维奇、彼斯特尔的《人类处在转折点上》 172
二 新的出发点 177
三 无差异的增长,还是有机的增长? 182
四 世界体系的多层次模型 189
五 有机的增长是解决全球危机的唯一出路 196
第七章 从物理极限到社会极限 207
一 廷伯根的《重建国际秩序》 212
二 加博尔、科仑布的《超越浪费的时代》 215
三 拉兹罗的《人类的目标》 218
五 人的要素正在突出 224
六 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 229
七 预期是革新的学习的一个特征 232
八 参与是革新的学习的另一特征 236
第八章 把经济学和生态学结合起来 245
一 贾里尼的《关于财富和福利的对话》 247
二 经济学和生态学是不可分割的 251
三 围绕“天赋和遗产”确定生产财富的战略 257
四 传统价值观批判 264
五 “生态学-经济学”的价值观“利用价值” 272
第九章 新技术革命的社会影响 281
一 罗马俱乐部的科学技术观 283
二 弗里德里希和沙夫的《微电子学和社会》 290
三 微电子学对社会的影响 294
四 微电子学对经济的影响 301
五 微电子学影响下的人生意义问题 307
六 微电子学与国际关系问题 312
第十章 人的革命 317
一 “新人道主义”的指导原则 320
二 人的发展 329
三 人类的使命 337
结束语 351
参考书目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