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导论 1
第一章 儒学总论 31
第一节 古典儒学 31
第二节 辩论性儒学 48
第三节 过渡儒学 58
第四节 汉朝官方儒学 63
第五节 折衷儒学 68
第六节 复兴儒学 80
第七节 综合儒学 89
第八节 陆王学派对程朱学派 139
第二章 中国的儒学 151
第一节 总体特点 151
第二节 明代儒学 161
第三节 清代儒学 192
第三章 日本的儒学 235
第一节 德川儒学 235
第二节 王阳明学派 265
第三节 古学 275
第四节 折衷儒学 306
第五节 国学派 312
第六节 心学派 321
第七节 启蒙学派 329
第四章 韩国的儒学 349
第一节 作为意识形态的儒学 349
第二节 社会—政治背景 365
第三节 韩国儒学的兴盛 377
第四节 实学派 417
第一节 古典儒学 439
第五章 结论 439
第二节 宋明理学 452
第三节 日本的儒学 457
第四节 韩国的儒学 460
第五节 现代化 465
第六节 现代化中的儒学 475
第七节 现代化中儒学的共性和特点 476
第八节 各国儒学在现代化中的差别 483
第九节 儒学的未来 492
译者后记 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