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中医基础 1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1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
二、阴阳学说在祖国医学上的应用 3
第二节 五行学说 5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5
二、五行学说在祖国医学上的应用 6
第二章 脏腑经络 8
第一节 脏腑 8
一、五脏 9
附:脑、女子胞 17
二、五腑 18
附:三焦 20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 20
第二节 经络 23
一、经络的主要结构和分布概况 24
二、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其理论的临床应用 26
附:关于经络实质的研究 27
第三节 气血津液 29
一、气 29
二、血 31
三、津液 32
第三章 病因 34
第一节 发病 34
一、外感致病因素 35
第二节 致病因素 35
风、寒、暑、湿、燥、热(火) 36
二、精神致病因素 40
三、其他致病因素 41
饮食不节、过逸过劳、外伤 42
附:痰饮、瘀血 42
第四章 诊法 45
第一节 问诊 45
一、问寒热 45
二、问汗 46
三、问头身 46
四、问大小便 46
五、问饮食口味 46
七、问妇女病 47
六、问胸腹 47
八、问小儿病 48
第二节 望诊 48
一、一般望诊 48
二、舌诊 50
第三节 闻诊 53
一、听声音 54
二、嗅气味 54
第四节 切诊 55
一、脉诊 55
二、触诊 58
第一节 八纲 60
一、表里 60
二、寒热 61
三、虚实 63
四、阴阳 65
第二节 脏腑辨证 66
一、五脏病 67
二、五腑病 79
三、脏腑兼病 83
第三节 六经辨证 86
一、太阳病证 86
四、太阴病证 87
三、阳明病证 87
五、少阴病证 87
二、少阳病证 87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 88
一、卫气营血辨证 88
六、厥阴病证 88
二、三焦辨证 90
附:常见症状的辨别 92
第一节 防治原则 100
一、未病先防 100
第六章 预防与治则 100
二、治病求本 101
三、扶正与祛邪 102
四、标本缓急 102
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03
第二节 治疗方法 104
一、解表法 104
二、清热法 105
三、泻下法 106
四、祛湿法 106
五、温里法 107
六、理气法 107
七、理血法 108
八、化痰止咳平喘法 108
九、熄风安神开窍法 109
十一、驱虫法 110
十二、补虚法 110
十、消导法 110
十三、收涩法 111
十四、外治法 112
概述 114
一、中药的采集与炮制 114
第七章 药物 114
二、中药的性能 117
三、中药的应用 120
第一节 解表药 124
一、辛温解表药 125
二、辛凉解表药 129
第二节 清热药 133
一、清热泻火药 134
二、活血祛瘀药 137
二、清热解毒药 138
三、清热凉血药 146
四、清虚热药 148
第三节 泻下药 151
一、攻下药 151
二、润下药 153
三、逐水药 154
第四节 祛湿药 156
一、祛风湿药 157
二、化湿药 162
三、利湿药 164
第五节 温里药 171
第六节 理气药 175
第七节 理血药 181
一、止血药 182
第八节 化痰止咳平喘药 194
一、化痰药 195
二、止咳药 201
三、平喘药 205
第九节 熄风安神开窍药 207
一、平肝熄风药 208
二、安神药 211
三、开窍药 213
第十节 消导药 216
第十一节 驱虫药 218
第十二节 补虚药 222
一、补气药 223
二、补血药 226
三、补阴药 229
四、补阳药 232
第十三节 收涩药 238
第十四节 外用药及其他 243
附录:备查药物 249
概述 258
一、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 258
第八章 方剂 258
二、方剂的剂型 259
第一节 解表方 262
第二节 清热方 266
第三节 泻下方 273
第四节 祛湿方 276
第五节 温里方 281
第六节 理气方 285
第七节 理血方 288
第八节 化痰止咳平喘方 292
第九节 熄风安神开窍方 294
第十节 消导方 297
第十一节 驱虫方 299
第十二节 补虚方 300
第十三节 收涩方 308
第十四节 外用方 310
附录:备查方剂 312
附一:脏腑病证治法方药简表 330
附二:外感病证治法方药简表 336
第一节 传染病 339
第一章 内科 339
上呼吸道感染 339
中篇 中医临床 339
病毒性肝炎 341
流行性出血热 346
痢疾 349
伤寒 354
钩端螺旋体病 356
疟疾 360
血吸虫病 363
肠寄生虫病 366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 370
支气管炎 370
哮喘 374
肺炎 378
肺化脓症 382
肺结核 384
矽肺 386
胸膜炎 388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 391
胃脘痛 391
食道癌与胃癌 393
急性胃肠炎 396
慢性腹泻 398
门静脉性肝硬化 400
附:肝昏迷 404
第四节 循环系统疾病及血液病 406
心悸 406
高血压病 41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413
充血性心力衰竭 417
血证 420
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癜、衄血贫血 428
第五节 泌尿系统疾病 431
肾炎 431
附:尿毒症 435
泌尿系统感染 438
泌尿系统结石 440
第六节 运动、神经系统疾病 441
关节炎 441
头痛 445
神经官能症 448
脑血管意外 451
癫癎 454
痿证 457
第七节 其他疾病 459
中暑 459
乳糜尿 461
糖尿病 463
单纯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机能亢进 465
第二章 儿科 468
概述 468
第一节 急性传染病 470
麻疹 470
水痘 475
流行性腮腺炎 476
流行性乙型脑炎 478
小儿麻痹症 48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84
猩红热 486
白喉 488
百日咳 491
第二节 其他疾病 493
惊风 493
急惊风、慢惊风小儿疳积 498
婴幼儿腹泻 501
夏季热 504
遗尿 505
第三章 妇科 508
概述 508
第一节 月经疾病 511
月经不调 511
闭经 516
功能性子宫出血 517
痛经 520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521
更年期综合征 523
第二节 生殖器炎症性疾病 525
带下 525
盆腔炎 527
第三节 妊娠疾病 529
妊娠呕吐 529
先兆流产 531
妊娠水肿 532
先兆子癎和子癎 534
子宫外孕 535
第四节 产后疾病 538
胎盘滞留 538
产后发热 539
恶露不绝 541
缺乳 542
第五节 其他疾病 544
子宫脱垂 544
子宫颈癌 545
第一节 一般外科疾病 548
概述 548
第四章 外科 548
急性外科感染 550
全身性化脓性感染 562
颈淋巴结结核 564
骨与关节结核 566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567
烧伤 569
毒蛇咬伤 571
破伤风 574
痔 575
肛瘘 578
第二节 急腹症 579
概述 579
急性阑尾炎 582
肠梗阻 584
急、慢性胆囊炎及胆石症 587
胆道蛔虫病 590
急性胰腺炎 591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593
第三节 皮肤疾病 594
概述 594
湿疹 598
荨麻疹 599
神经性皮炎 601
脓疱疮 602
带状疱疹 603
结节性红斑 604
癣 605
银屑病 607
剥脱性皮炎 608
第五章 辨证 609
水稻田皮炎 610
第五章 伤科 612
第一节 骨折 612
概述 612
锁骨骨折 623
肱骨骨折 625
桡、尺骨骨折 634
急性结膜炎 639
股骨骨折 641
髌骨骨折 648
胫、腓骨骨折 651
第二节 脱臼 657
概述 657
下颌关节脱臼 658
肩关节脱臼 659
肘关节脱臼 661
小儿桡骨头半脱臼 663
第三节 扭挫伤 664
概述 664
胸部扭挫伤 665
腰部扭挫伤 667
颈椎病 676
四肢扭挫伤 679
第一节 眼病 682
概述 682
第六章 五官科 682
溃疡性睑缘炎 686
麦粒肿 686
上睑下垂 687
流泪症 689
沙眼 691
角膜炎 692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693
老年性白内障 694
原发性青光眼 695
眼底出血症 696
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 698
概述 700
化脓性中耳炎 700
第二节 耳病 700
第三节 鼻病 702
概述 702
慢性单纯性鼻炎 702
过敏性鼻炎 703
萎缩性鼻炎 703
副鼻窦炎 704
第四节 咽喉病 705
概述 705
扁桃体炎 705
咽炎 707
单纯性喉炎 708
鹅口疮 710
第五节 口腔粘膜病 710
概述 710
复发性口疮 711
疱疹性口炎 712
溃疡性龈炎 713
下篇 针灸 715
第一章 经络腧穴 715
第一节 经络与腧穴的关系 715
第二节 取穴方法 716
一、骨度分寸取穴法 716
二、指量取穴法 718
第三节 十四经及常用腧穴 719
一、手太阴肺经 719
三、手少阴心经 721
二、手厥阴心包经 722
四、手阳明大肠经 726
五、手少阳三焦经 728
六、手太阳小肠经 731
七、足太阴脾经 733
八、足厥阴肝经 735
九、足少阴肾经 737
十、足阳明胃经 739
十一、足少阳胆经 743
十二、足太阳膀胱经 746
十三、督脉 752
十四、任脉 755
十五、经外奇穴 759
一、针具的选择和消毒 762
二、选择体位和皮肤消毒 762
第一节 毫针刺法 762
第二章 针灸法 762
三、进针方法 763
四、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764
五、行针手法与刺激量的关系 765
六、留针和出针 765
七、注意事项及有关情况处理 765
第二节 灸法 766
一、灸法种类 766
二、灸法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767
第三节 拔罐疗法 768
一、火罐操作法 768
二、水罐操作法 768
第四节 耳针疗法 769
三、拔罐疗法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769
一、耳壳的表面解剖 770
二、耳针穴位 771
三、耳针的操作方法 778
四、耳针的取穴原则 778
五、耳针的应用范围 779
附:耳针常用穴位主治作用参考 779
六、注意事项 781
第三章 常见疾病治疗 782
概述 782
一、针灸处方的基本原则 782
二、特定穴的应用 784
三、针灸治疗原则 787
病毒性肝炎 789
感冒 789
第一节 内科疾病 789
急性细菌性痢疾 790
疟疾 790
支气管炎 790
哮喘 791
胃脘痛 792
急性胃肠炎 792
慢性腹泻 79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793
高血压病 794
头痛 794
眩晕 795
尿路感染 795
瘫痪 795
三叉神经痛 796
面瘫 796
坐骨神经痛 797
胁痛 797
关节炎 798
多发性神经炎 799
癔病 799
神经衰弱 800
甲状腺肿 800
第二节 儿科疾病 801
流行性乙型脑炎 801
小儿麻痹症 803
百日咳 804
婴幼儿腹泻 804
遗尿 804
痛经 805
第三节 妇科疾病 805
功能性子宫出血 806
慢性盆腔炎 806
滞产 807
子宫脱垂 807
第四节、外、伤科疾病 808
肩关节周围炎 808
腱鞘炎 808
乳腺炎 809
急性肠梗阻 809
胆囊炎、胆石症 810
胆道蛔虫病 810
扭伤 810
眼病 813
第五节 五官科疾病 813
慢性鼻炎 814
急性扁桃体炎 815
第六节 针灸急救 815
周围循环衰竭 815
中暑 816
溺水 816
一氧化碳中毒 817
附:针刺麻醉简介 817
一、术前准备 817
二、取穴原则 818
三、刺激方法 819
四、针麻手术的辅助用药 819
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切除术、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820
扁桃体摘除术 820
五、针麻手术处方参考 820
拔牙术 821
倒睫内翻矫正术 821
斜视矫正术或其他内眼手术 822
疝修补术 822
输卵管结扎术 822
剖腹产术 823
胃大部切除术 823
阑尾切除术 823
肺叶切除术 824
附录;药物、方剂、中医病名索引 825
一、药物索引 825
二、方剂索引 838
三、中医病名索引 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