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兵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208013276
  • 页数:65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佛教禅学源流 1

1-1 瑜伽、禅定、气功溯源 1

1-2 佛教与禅定 15

佛教之源——释迦牟尼的禅思体悟 15

佛教的宗旨及禅定在佛学中的地位 20

禅定与佛教哲学 28

禅定与佛教教制 32

1-3 佛教禅学在印度文化圈内的兴衰 35

印度文化圈内的小乘禅学 36

印度文化圈内的大乘禅学 44

印度文化圈内的密乘禅学 52

1-4 佛教禅学在汉文化圈内的发展 63

印度大小乘禅在中国的早期流传 64

华化禅学的建立及发展 75

禅净交融与中国禅学的衰落 85

日本佛教禅学 90

朝鲜、越南的佛教禅学 97

1-5 佛教禅学在藏文化圈内的风貌 101

前弘期藏传禅学 101

后弘期藏传禅学 107

第二章 由禅思所见的身心世界 132

2-1 缘起心枢论 133

缘起法则 133

佛学对心理现象的观析 136

佛学的物质观 148

从心色不二到万法唯心 152

2-2 法印与心印 159

三法印 160

实相印 167

心性与心印 178

2-3 无上瑜伽身心不二论 182

细身与细心 183

最细风心与“光明” 195

即身成佛与他力加持 201

第三章 禅定的基本方法 208

3-1 禅定的名义、种类及修习次第 208

禅定的名义 208

佛教禅的种类 214

止观双修及其次第 224

3-2 修定资粮及五调之要 229

发心、持戒及余资粮 229

时地财侣等必要条件 236

弃五盖与调五事 240

3-3 显教修止略要 249

修止门径 249

念知思舍四要 269

深入正定的次第 274

3-4 显教修观略说 282

小乘苦、空、无我观 283

大乘诸法实相观 290

大乘性宗观心法要 300

3-5 密乘止观 307

四部密法本尊瑜伽 307

无上瑜伽气脉点修法 313

菩提心观与无相瑜伽 323

3-6 显密顿悟禅 330

开悟得见之门径 331

顿悟禅之传授 346

开悟之层次与诸宗之见地 352

从悟起修的方法及次第 356

3-7 禅定中身心的变化及偏差纠治 362

生理变化及身病之针治 363

心理变化及心病之对治 374

第四章 佛教禅学与东方文化 390

4-1 佛教禅学与印度瑜伽 391

古婆罗门教瑜伽与早期佛教禅学 392

大乘禅学与印度教瑜伽之交涉 398

密乘瑜伽与晚期印度教瑜伽 406

近现代印度瑜伽的启示 409

4-2 佛教禅学与道教“仙学” 412

初期禅学对仙学的依附 413

禅学与仙学的双向影响 416

禅与内丹的融合 423

4-3 佛教禅学与宋明新儒学 434

宋明诸儒之出禅归儒 436

宋明儒学的静坐存养功夫 439

禅宗与理学心性论 447

宋明儒学对禅的攻讦与影响 453

4-4 佛教禅学与其他宗教 457

佛教禅与基督教禅 458

禅与伊斯兰苏菲派 465

佛教禅学与神、苯等教 469

4-5 禅与东方艺术 476

为禅定服务的多种艺术形式 476

禅定题材与文学艺术 481

禅与东方艺术境界、审美情趣、创作方法 486

4-6 禅与武术 494

少林武术渊源 494

禅与武术的关系 498

4-7 禅与东方民族文化心理素质 508

禅与东方人生态度 509

禅与东方情感方式 513

禅与东方思维方式 516

禅与东方价值观念 519

第五章 佛教禅学与现代“人学” 523

5-1 禅定与现代医学 524

佛教医学体系与心身、行为医学 525

禅定治病与气功疗法 530

5-2 佛教禅学与现代气功 539

现代气功对佛教禅学的继承 541

现代气功对禅定的检验与解释 548

5-3 禅定与智力开发 558

佛教对全智的追求 559

智慧修学与禅定 564

禅定与益智气功 568

5-4 禅定与特异功能 572

佛教与神通异能 574

五通八悉地与特异功能 577

禅定得通之方法 589

禅定得通的原理 596

5-5 禅定与长寿 600

佛教与长寿 601

延寿禅法及其原理 606

舍利、自焚、虹化与生命自控 611

5-6 禅定与生理、心理、行为 615

禅定与生理潜能开发 615

禅定与心理学 620

禅定与道德、行为 625

结语:东西方文明双向交流中的禅 628

重要术语索引 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