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总论 1
1 针灸的治疗作用 1
1.1 调和阴阳 1
1.2 扶正祛邪 1
1.3 疏通经络 2
2 针灸的治疗原则 3
2.1 补虚与泻实 3
2.2 清热与温寒 3
2.3 治标与治本 3
2.4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4
2.5 局部与整体 4
3 辨证纲要 5
3.1 八纲辨证 5
3.2 脏腑辨证 6
3.3 经络辨证 11
3.4 三焦辨证 13
4 针灸处方 14
4.1 选穴原则 15
4.2 配穴方法 16
4.3 特定穴的应用 17
中篇 各论 22
1 内科病证 22
1.1 感冒 22
1.2 中暑 24
1.3 疟疾 26
1.4 咳嗽 28
1.5 哮喘 30
1.6 肺痨 32
1.7 失音 34
1.8 呃逆 35
1.9 噎膈 37
[附]反胃 38
1.10 胃痛 38
1.11 呕吐 40
1.12 腹痛 42
1.13 泄泻 44
1.14 痢疾 46
1.15 便秘 48
1.16 脱肛 50
1.17 胁痛 51
1.18 黄疸 53
1.19 鼓胀 55
1.20 脚气 57
1.21 水肿 58
1.22 消渴 60
1.23 胸痹 61
1.24 惊悸 63
1.25 不寐 65
1.26 癫狂 67
1.27 痫证 68
1.28 郁证 70
1.29 淋证 71
1.30 癃闭 73
1.31 遗精 74
[附]阳痿 75
1.32 疝气 76
1.33 头痛 77
1.34 眩晕 79
1.35 中风 81
1.36 面痛 84
1.37 面瘫 85
1.38 痹证 87
[附]坐骨神经痛 88
1.39 痿证 89
[附]多发性神经炎 90
1.40 腰痛 91
1.41 落枕 92
1.42 漏肩风 93
2 妇科病证 95
2.1 月经不调 95
2.2 痛经 97
2.3 经闭 99
2.4 崩漏 101
2.5 绝经前后诸证 103
2.6 带下病 104
2.7 妊娠恶阻 106
2.8 妊娠痫证 107
2.9 滞产 108
2.10 胞衣不下 110
2.11 产后腹痛 111
2.12 恶露不下 112
2.13 恶露不绝 113
2.14 产后血晕 115
2.15 乳少 116
2.16 阴挺 117
2.17 阴痒 119
2.18 不孕 120
3 儿科病证 122
3.1 顿咳 122
3.2 小儿泄泻 123
3.3 疳疾 125
3.4 急惊风 126
[附]慢惊风 128
3.5 小儿痿证 128
3.6 小儿遗尿 130
3.7 痄腮 132
4 外科病证 134
4.1 疔疮 134
4.2 乳痈 135
4.3 痔疮 137
4.4 瘰疬 139
4.5 瘿气 141
4.6 湿疹 142
4.7 乳癖 144
4.8 肠痈 146
4.9 蛇丹 147
4.10 丹毒 148
4.11 扁平疣 149
4.12 牛皮癣 150
4.13 脱骨疽 152
4.14 破伤风 153
4.15 扭伤 155
4.16 风疹 156
4.17 斑秃 158
5 五官科病证 160
5.1 目赤肿痛 160
5.2 针眼 161
5.3 眼睑下垂 162
5.4 迎风流泪 163
5.5 目翳 165
5.6 近视 166
5.7 色盲 167
5.8 斜视 168
5.9 青盲 169
5.10 暴盲 171
5.11 耳鸣、耳聋 172
5.12 聋哑 173
5.13 聤耳 175
5.14 鼻渊 176
5.15 鼻衄 177
5.16 牙痛 179
5.17 咽喉肿痛 180
6 急救 182
6.1 高热 182
6.2 厥证 184
6.3 痉证 186
6.4 脱证 187
6.5 出血 189
6.6 剧痛证 192
下篇 专论 195
1 子午流注针法 195
1.1 子午流注的意义 195
1.2 子午流注的起源与发展 195
1.3 子午流注针法的组成 196
1.4 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 203
2 灵龟八法(附:飞腾八法) 217
2.1 灵龟八法的组成 217
2.2 灵龟八法的运用 219
3 针刺麻醉 222
3.1 针麻的特点 222
3.2 针麻的原理 222
3.3 针麻的方法 223
3.4 辅助用药 225
3.5 针麻的要求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