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技术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柏盛湘等编著
  • 出 版 社: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62500568
  • 页数:30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领导技术学的确立基础 1

第一节 新的技术观 1

一、旧的技术观 1

二、新的技术观 2

第二节 领导工作的二重性 5

第三节 社会改革提出的问题 7

一、对经验型领导的冲击 8

二、领导干部的迫切愿望 9

三、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 9

第四节 领导技术形成的理论和物质条件 11

第二章 领导技术学的研究对象 16

第一节 领导技术学的研究对象 16

一、领导技术学的定义 16

二、领导技术学的研究对象 18

第二节 领导技术学的特点 19

一、实用性 19

二、综合性 20

三、普及性 21

第三节 领导技术学的地位和意义 21

一、领导技术学完善了领导科学体系 22

二、领导技术学是领导工作科学化的得力工具 23

三、领导技术学有利于领导班子的“四化”建设 24

第三章 领导技术学的技术使用 25

第一节 领导技术的使用主体 25

第二节 领导技术的使用原则 30

一、“软”操作原则 31

二、能级相应原则 33

三、推挽运用原则 34

一、不必决策的范 38

第一节 领导者的决策 38

第四章 决策技术 38

二、必须决策的范围 39

三、领导决策与管理决策对比 40

第二节 领导决策中的定量分析 40

一、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过渡 40

二、定量分析过程 42

第三节 领导者参与主持的决策程序 46

一、了解情况 46

二、确定目标 47

一、决策树方法 49

第四节 决策方法 49

三、选择方案 49

二、最小最大损益值法 52

三、程序决策法 54

第五章 智囊技术 56

第一节 智囊--现代领导者的“外脑” 56

一、现代领导者的烦恼 56

二、现代智囊团的出现 57

一、专业结构配套 58

第二节 智囊人物的选择 58

二、必要对立面 59

三、发掘“点子”人才 59

第三节 创造迸发智慧火花的环境 60

一、创造良好的团结合作气氛 60

二、物质和时间保证 61

三、协调信任的环境 61

第四节 智囊人物意见的处理 62

一、全部采纳的危害 62

二、根本不采纳的危害 62

四、正确发挥智囊的作用 63

三、领导者要在主见 63

第五节 智囊方法 64

一、脑轰法 64

二、特尔斐法 65

三、专题分组法 67

四、专家“会诊”法 67

第六章 调查技术 68

第一节 应该调查的问题 68

一、例行性问题 68

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68

四、社会倾向和思潮 70

三、萌芽中的新事物 70

五、重大自然灾害 71

第二节 调查纲目 71

一、纲目拟制依据 71

二、纲目的一般内容结构 72

三、纲目的拟制形式 74

第三节 调查类型 74

一、实地调查 74

二、综合调查法 75

一、普遍调查法 75

第四节 常用调查方法 75

四、其它类型 75

三、会议调查 75

二、文字书面调查 75

三、会议调查法 76

四、典型调查法 76

五、抽样调查法 77

六、问卷调查法 78

七、民意测验调查法 82

八、追踪调查法 82

九、毛泽东的调查技术方法 83

第五节 调查的组织工作 85

一、不设置专门机构的调查 85

二、职能部门兼任组织工作机构的调查 86

三、设置专门机构的调查 86

第六节 现代调查工具 87

一、现代调查工具的作用 87

二、现代调查工具的种类 87

三、现代调查工具的运用 88

一、试点的目的与作用 89

第一节 试点是一项独特的工作手段 89

第七章 试点技术 89

二、试点的要素 91

第二节 适宜于试点的课题 91

一、决策方案 92

二、移植的经验 92

三、持续时间长的工作 93

四、波及面广的工作 93

五、拿不准问题的解决方法 94

一、具有代表性 95

第三节 “点”的标准 95

二、具有相对稳定的各种内在因素 96

三、干部群众持支持协作态度 96

第四节 试点结果评估 97

一、实际价值与指导价值 97

二、评估方式 98

三、终结与加工及返工 99

第五节 试点中概论方法的运用 100

一、概率方法与试点 100

二、用求概率的方法选点 101

三、用概率方法评估试点结果的价值 103

第一节 计划评审技术的形成和作用 105

第八章 计划评审技术 105

第二节 计划评审技术的运用 107

一、确定目标,进行工作设计 107

二、绘制网络草图 109

三、执行网络计划,追查进度 111

四、发现问题,力求补救 112

第三节 计划评审与关键线路法 113

一、关键线路法 113

二、关键线路法与计划评审的区别和联系 114

三、关键线路法的制作要领 115

第九章 协调技术 118

第一节 主动协调与被动协调 119

一、主动协调 119

二、被动协调 120

第二节 协调范围 121

一、对领导班子的协调 121

二、对机构的协调 122

三、对人员关系的协调 122

第三节 协调障碍 123

一、体制性障碍 123

三、沟通性障碍 125

二、组合性障碍 125

四、思想性障碍 126

第四节 协调方法 126

一、目标协调法 126

二、权责分配协调法 128

三、强制协调法 131

四、编制协调法 131

第十章 信息沟通技术 135

第一节 领导信息沟通方式 135

一、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135

二、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137

三、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138

四、工作沟通与感情沟通 138

第二节 沟通过程模式 139

第三节 克服沟通障碍的技巧 141

一、沟通的障碍 141

二、基本技巧 142

第四节 相互交流分析 144

一、互应性交流 145

二、交叉性交流 146

三、隐含性交流 146

一、需要理论与激励 148

第一节 激励的理论依据 148

第十一章 激励技术 148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激励 149

三、期望理论与激励 149

第二节 常用激励法分类 150

一、参与激励 151

二、强化激励 152

三、目标激励 154

第三节 激励过程及技巧 155

一、激励过程 155

二、激励技巧 156

一、人才两大要素 159

第十二章 选才技术 159

第一节 人才标准 159

二、原则标准 160

三、具体标准 162

第二节 选才方式与渠道 162

一、选才方式 162

二、选才渠道 165

第三节 选才的具体方法 166

一、考试法 166

三、观察法 168

二、调查法 168

四、定理考核法 169

五、中心评价法 174

第十三章 授权技术 176

第一节 授权是实现高效领导的重要手段 176

一、现代领导者必须懂得授权技术 176

二、授权--领导者成事的分身术 178

三、授权障碍 179

第二节 授权程序 180

一、授权准 180

二、选定方式 182

三、交代 183

四、恰当鼓励 184

第三节 授权要领 185

一、权责同授 185

二、循序渐进 185

三、有效控制 186

四、视能授权 187

第十四章 干部考核技术 188

第一节 干部考核的意义和原则 188

三、全局原则 189

一、公正原则 189

二、绩效原则 189

四、行为和效果统一原则 190

第二节 考核目的及过程 191

一、考核目的 191

二、考核的基本循环步骤 192

第三节 考核的一般方法 194

一、臆断法 194

二、要素测评法 195

三、编组因素比较法 195

第四节 考核的定量描述 196

一、绩效定量分析 200

二、检验组织运转状况公式 201

第十五章 时间支配技术 204

第一节 现代领导者的时间观 204

一、时间是什么 204

二、现代领导者的时间观 205

第二节 时间运筹 207

一、工作计划化、程序化 207

二、合理分类,有效使用时间 208

三、排除时间干扰 209

一、办公室规范化 211

第三节 时间节约 211

二、简化工作 212

三、集中使用零碎时间 213

四、利用现代化工具节约时间 214

第四节 控制文件和会议过多地占用时间 216

一、限制和改善文件处理办法 216

二、限制会议时间 217

第五节 合理安排业余时间 219

一、善于安排休息的时间 219

二、安排业余文体活动的时间 220

三、安排丰富的家庭生活时间 221

第十六章 会计技术 223

第一节 确定召开会议应遵循的规则 223

一、议题明确 223

二、事先通知与会者 224

三、会议议题要有价值 224

四、一次会议最好只安排一个议题 226

第二节 会议构成要素 227

一、会议名称 227

三、与会对象 228

二、会议主持人或部门 228

四、会议时间 230

五、会场 231

第三节 会议申报与审批 231

一、申报与审批权限 231

二、申报、审批形式与程序 232

第四节 会务组织 233

一、机构设置及其主要职责 233

二、发言 235

三、会务管理 237

一、会议文书 239

第五节 会议文书和会议总结 239

二、会议总结 241

第十七章 文书处理技术 245

第一节 文书阅读 245

一、阅文要求 245

二、重要公文的阅读 247

三、一般公文的阅读 249

四、根本不看 250

第二节 文书批办与督办 250

一、批办 250

二、督办(催办) 252

第三节 文书形成 254

一、公文的撰写 254

二、发文文稿的审签 258

第四节 文书工作建设 259

一、文书处理的工作机构及职责分工 261

二、文书处理的运转流程 262

三、文书工作人员的业务训练 262

第十八章 谈话技术 265

第一节 有效条件 265

一、问题限定 266

二、人数限定 267

三、时间限定 268

四、场所限定 268

第二节 腹稿准备 269

一、设计内容 269

二、熟悉被谈对象的背景 269

三、调节自身的心理情绪 270

第三节 谨慎开头 270

一、依据 271

一、虔诚地倾听 272

二、方式 272

第四节 充分展开 272

二、必要的插话 273

三、巧妙的问答 274

四、恰当的衔接 275

五、有意的转题 275

六、机警的中断 276

第五节 欢悦的收束 277

一、收束的基本要求 277

三、收束常犯的毛病 278

二、收束的两种形式 278

第六节 语言符号和体语符号的运用 279

一、语言 281

二、动作 282

三、目光 282

四、表情 282

五、语调 283

第七节 群体谈话 283

一、群体谈话的模式 284

二、群体谈话的特点 284

三、主持群体谈话的要领 285

第十九章 演讲技术 287

第一节 领导者演讲的特点与技术 287

一、内容多元--非专题性 287

二、对象广泛--非共趋性 288

三、形式自由--非严谨性 289

第二节 选题与开掘 291

第三节 案头工作和背诵 293

一、收集资料 294

二、拟制讲稿提纲 294

三、文字定型 296

四、背诵 298

五、试讲 298

第四节 讲台基本功 299

一、风度 299

二、音调 300

三、情感 302

四、姿态 303

五、应变 305

主要参考文献 307

后记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