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6
第一节 公共关系历史回顾 6
一、公共关系的发端 7
二、公共关系的职业化 8
三、公共关系的科学化 9
四、公共关系的学科化 10
一、商品经济的发达为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实现提供了“土壤” 11
第二节 公共关系是社会进步的产物 11
二、政治民主化为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实现创造了“气候” 13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15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本质特征 17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本质特征 17
一、关于公共关系的不同定义 18
二、公共关系的三个本质特征 21
三、公共关系的定义 35
一、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学 37
第二节 有关问题的辨析 37
二、公共关系与应酬、交际活动 41
三、公共关系与广告、宣传及推销活动 42
四、公共关系与企业公共关系 46
五、社会主义的公共关系 47
第三章 组织 公众 传播 52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 52
一、什么是组织 52
二、组织的基本特性 55
三、组织与环境 59
四、组织决策 63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对象--公众 67
一、什么是公众 67
二、公众的特性 70
三、公众的分类 75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手段--传播 86
一、什么是传播 87
二、传播的特性与方式 88
三、传播符号 104
四、传播效果 107
第四章 公共关系工作的两个基本原则 118
第一节 事实性原则 118
一、事实是传播的基础 118
二、开展公共关系工作要实事求是 121
三、根据事实调整组织的政策和行为 123
一、公众利益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出发点 124
第二节 公众利益原则 124
二、在公众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双方获益 127
第五章 公共关系工作的模式 129
第一节 调查研究 129
一、调查研究及其意义 130
二、公共关系调查的任务和内容 134
三、公共关系调查的基本方式和方法 136
第二节 制订计划 149
一、制定目标 150
二、选择传播渠道 154
三、预算 155
四、撰写书面报告 156
第三节 策动传播 158
一、语言造成的沟通障碍 159
二、观念等造成的沟通障碍 164
三、影响注意的因素 166
四、影响理解的其他因素 168
第四节 评价结果 170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 173
第六章 公共关系机构与人员 173
一、公共关系公司 174
二、公共关系部 183
第二节 公共关系工作人员 198
一、公共关系部负责人的职责 198
二、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199
三、公共关系人员的职业道德 209
四、人人都能成为公共关系人员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