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蒙古的兴起和蒙古国的建立 2
一 苍浪和白鹿——关于蒙古族的起源 2
二 黑车白帐,随水草放牧——古代蒙古部落的社会经济 4
三 星空旋转,诸部争战 ——帖木真在部落混战中兴起 8
四 大会诸王群臣,建九游白旗——大蒙古国的成立 12
五 马蹄所至,上天人海——蒙古铁骑的征战 15
六 干戈犹未息,道德偶然陈——长春真人在中亚会见成吉思汗 21
七 取天下了呵,各分地土,共享富贵-——大蒙古国初期约分封制 24
第二章 从蒙古国到元王朝 28
一 太行以南,卿其勉之 ——木华黎经略中原 28
二 藩方侯伯,牙错棋置——专制一方的汉人世侯 31
三 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蒙古灭金 33
四 他比你们高出一格——窝阔台的业绩 37
五 蒙古有公方用夏,居庸从此不为关——中书令耶律楚材 41
六 思大有为于天下——潜藩时期的忽必烈 45
七 两个羊头,一口锅里容不下——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继位之争 48
八 狐居兔穴,不如易腔改调——李璮之变 53
九 必行汉法,乃可长久——忽必烈推行的汉法 56
十 北风三吹白雁来,寒气直薄朱崖山——元灭南宋 60
十一 袖中金锤斩马剑,谈笑馘取奸臣头——阿合马专仅及其被杀 65
十二 宜尽平生所学,力行之——真金继行汉法及其失败 69
十三 奋臂一呼,众辄数万-——江南各地的反元斗争 72
第三章 元代的政治制度 77
一 今日八荒同一宇,向来边檄不须论——版图、行省、边地行政机构和站赤 77
二 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民族等级的划分 82
三 学者不必用,用者不必学——入仕的途径和官僚的构成 85
四 宿卫诸军在内,镇戍诸军在外——混合的兵制 89
五 暗用而明不用,名废而实不废——法典的编纂及其特点 92
六 告天祝寿,佐埋帝王 ——对各种宗教的宽容和利用 96
第四章 元代的社会经济 100
一 已有定籍,各安生理——户籍与诸色户计 100
二 绩麻成布抵官税,力田得米归官仓——赋役及其实施 103
三 片帆鲸海得风归,千柚乌泾夺天造——黄道婆和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106
四 百技效能,各有其属——匠户和手工业状况 109
五 奴婢在律,止同畜生——没有独立户籍的驱口 113
六 所用者法,所贵者信——钞法及其利弊 117
七 民无挽输之苦,国有储蓄之富——发达的海道漕运 120
八 浩浩荆吴船,日夜行不已 ——南北大运河的畅通 125
九 憧憧十一门,车马如云烟———大都的商业 128
十 帆舶互市,蛮夷交关——兴旺的海外贸易 131
十一 兴贩营运,百色侵夺民利——斡脱的商业高利活动 135
十二 田产物业,休夺要者——寺院经济 138
十三 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 142
一 洛闽遗风,于此为盛——程朱理学的发扬 146
第五章 元代的文化 146
二 头可得,兰不可得——南宋遗民的思想情操 150
三 以文寄声,以声成宇——八思巴字的创制和推行 153
四 巧思绝人,度越千古——大科学家郭守敬 157
五 若向与图辨方域,分明指学信奇哉——朱思本等人的地理学成就 161
六 凡人以食为天者,可不知所本耶——王祯等人的农学著作 164
七 群鹰搏击,万马奔腾——充满草原气息的《蒙古秘史》 167
八 蕴藉风流,为一进之冠 ——大戏剧家关汉卿 172
九 唯余笔砚情犹在,留与人间作笑谈———大书画家赵孟頫 176
十 雄浑清雅,寄兴高远———西域文人萨都剌的诗 180
第六章 元代的对外关系 184
一 初以骄兵图胜,继以愤兵致败——对外的穷兵黩武及其终止 184
二 他游历了最广泛的世界——大旅行家马可波罗 187
三 西天十万里,来往仅瞬息 ——欧洲传教士来华 192
四 使于西海,宇启人秦——出使伊利汗国的孛罗与爱薛 195
五 唐人宝刀夸大食,于今利器称米息——与非洲的关系 199
六 皆身所游览,耳目所亲见——汪大渊的《岛夷志略》及其他 202
七 紫极三台,洪钩万象——中外科技交流数例 205
第七章 元朝的衰败和灭亡 210
一 大难数作,祸无虚载——最高统治阶层的纷争和腐朽 210
二 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元末社会矛盾的激化和红巾军起义的爆发 214
三 南来羽檄时时急,北向官军日日过——红巾军的兴衰和元廷的挣扎 218
四 果束手以待罪,亦奋肩而相戕——朱元璋的崛起与蜕变 223
五 上下分崩,水火击射——元亡前夜不息的内哄 226
六 胡元运祚俄然歇,远遁龙荒弃城阙——明军北伐胜利和元朝灭亡 230
附录一 蒙元帝系表 234
附录二 元代人事年表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