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3
经济发展概况 3
一、中国经济发展概貌 3
中国经济地理概况 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4
国家机构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 7
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7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增长 9
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 11
积累与消费关系的变化 12
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 12
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 14
信贷规模的扩大 15
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长 16
生产能力的增长 18
新兴的工业基地 19
建成独立的、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0
农业生产条件和装备水平 22
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治理 23
1980年经济规模与国际比较 23
1990年中国经济规模与国际比较 24
1990年平均每天的主要社会经济活动 24
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10月-1952年)的经济发展 25
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25
稳定物价的斗争取得初步胜利(1949年) 27
对粮棉实行统购统销政策(1951年) 28
统一关税和海关(1950年) 29
1950年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 30
中共中央七届三中全会对经济工作做出的战略部署 30
合理调整工商业 31
确定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32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的经济发展 34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发展概况 34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35
纠正冒进倾向 36
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37
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38
毛泽东提出用十年至十五年建立现代化的工农业基础 38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发展概况 39
四、第二个五年计划和经济调整(1958-1965)的经济发展 39
经济调整时期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 41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42
“大跃进”的酝酿和发动 42
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组织 43
第一次郑州会议后开始收缩和整顿经济 44
庐山会议后开始新的经济跃进 44
工作方法六十条 45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45
经济调整的主要措施 46
经济状况的好转和经济调整的继续 47
五、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和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1966-1976年10月)的经济发展 48
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发展概况 48
第四个五年计划发展时期经济发展概况 49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使国民经济陷入混乱 50
经济在困境中得到恢复 51
“三个突破”和新的经济调整 52
“批林批孔”使经济再陷困境 53
全面整顿给经济带来了新的转机 54
“反击右倾翻案风”使国民经济又遭挫折 55
《全国农业机械规划(草案)》 56
企业内迁,进行“三线建设” 57
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 58
全国地方小型企业发展情况 58
毛泽东作出关于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 59
六、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1976-1980)的经济发展 60
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发展概况 60
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 61
粉碎“四人帮”后经济工作开始出现拨乱反正 61
急于实现农业机械化 63
“四五”时期煤炭、钢铁工业长远规划 63
国务院务虚会研究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速度问题 64
二十二个成套设备项目的引进和调整 65
1978年经济发展概况 65
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 66
调整1979年国民经济计划 67
调整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 68
1979年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 68
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是今后的任务的提出 69
大力发展社队企业 70
1980-1985年畜牧业发展规划 70
中央会议提出继续调整国民经济 71
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发展概况 72
七、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1980-1985)的经济发展 72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二十年奋斗目标 73
经济建设新路子 73
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 74
邓小平谈长期规划问题 75
调整1985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75
“六五”期间重点建设成绩显著 76
八、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1986-1990)的经济发展 77
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发展概况 77
第七个五年计划建议 78
“七五”期间行业技术政策和技术改造 79
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80
坚持长期稳定发展经济方针的提出 81
经济“双紧”方针的提出 81
压缩经济过热空气 82
农业生产连续几年徘徊不前 83
1985年以后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84
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深化体制改革的方针 85
1989-1990年的市场疲软现象 86
治理整顿主要任务基本完成 86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87
九、90年代中国经济 88
90年代中国经济展望 88
经济体制改革 93
一、建国40年经济体制概况和前瞻 93
我国经济体制的演变 93
所有制形式和结构 95
农村经济体制 96
工业和企业管理体制 98
计划管理体制 100
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 103
财政管理体制 106
金融管理体制 108
商业管理体制 110
物资流通管理体制 115
劳动工资管理体制 117
对外贸易管理体制 119
教育管理体制 121
科学技术管理体制 123
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展望 126
二、中国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1949-1952) 128
中国经济体制的初建 128
组建各大部委 129
调整工商业的公私关系 130
建立国营企业 131
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 132
实行中央和地方三级财政 133
三、建立以计划体制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1953-1957) 135
城乡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巨大变化 135
中央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 136
加强基本建设计划管理 137
“大跃进”时期经济体制的变化 139
第一次扩大地方经济管理权限 139
四、管理权限下放,第一次经济管理体制调整(1958-1960) 139
人民公社经济体制的建立 140
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制度 141
五、加强集中统一,第二次经济管理体制调整(1961-1965) 141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经济体制的变化 141
对经济的统一集中管理 142
农村人民公社经济体制的调整 144
试办工交“托拉斯” 144
六、“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体制的变化(1966-1976) 145
“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体制的变化 145
向地方第二次下放经济管理权限 147
实行财政包干办法 148
统一计划,加强经济管理 149
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变动 150
实行工资基金管理 150
七、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展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1977-1984) 15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151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 153
我国第一个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 154
推动经济联合,组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 155
国务院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 156
我国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发展 157
198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 158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成立和职能 159
部分城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 159
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84-1991) 161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61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6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 163
“撞击反射式”综合改革经验 165
第七个五年计划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166
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167
中等城市机构改革试点工作 168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试点 169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问题 170
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 171
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 172
县级综合改革 174
投资体制改革 175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177
外贸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 178
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20条措施 180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 181
国土资源开发 185
一、国土资源开发 185
国土整治与国土开发概况 185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10月-1952年)的国土资源开发 185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的国土资源开发 186
“大跃进”和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年)的国土资源开发 187
“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5年)的国土资源开发 188
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1976-1980年)的国土资源开发 189
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1981-1985年)的国土资源开发 190
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1986-1990年)的国土资源开发 191
90年代的国土开发整治 192
国土区划与国土规划概况 193
二、国土区划和规划 193
《省(区、市)国土资源资料汇编》的编制 194
《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 194
经济区划的制定 195
综合自然区划分的编制 196
农业区划的编制 197
京津唐地区国土规划 198
海南国土整治规划 199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专项治理规划 200
经济特区规划 200
乌江干流沿岸地区国土规划 202
攀西--六盘水地区资源综合开发规划 203
南方山区考察 204
土地利用概况 205
三、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20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6
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 208
黑龙江垦区的开发利用 208
新疆垦区的开发利用 208
广东垦区的开发利用 209
云南垦区的开发利用 210
东北三江平原的洼地改造利用 210
苏北里下河洼地的改造利用 211
河西走廊洼地的改造利用 212
河套平原洼地的改造利用 212
沿海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利用 213
围海造田与围湖造田 213
河道整治概况 214
四、河流整治与水资源利用 214
水资源利用概况 215
黄河整治 216
淮河整治 217
海河整治 217
长江防洪泄洪工程建设 218
京杭运河的疏浚与扩建 219
南水北调工程 220
引滦入津工程 222
五、水利电力开发 223
三峡工程论证 223
葛洲坝水电站建设 224
刘家峡水电站建设 225
龚嘴水电站建设 226
乌江渡水电站建设 227
白山水电站建设 228
丹江口水电站建设 228
新安江水电站建设 229
龙羊峡水电站建设 230
大化水电站建设 230
六、煤炭资源开发利用 231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231
大同煤矿开发建设 233
开滦煤矿开发建设 233
平顶山煤矿开发建设 234
兖州煤矿开发建设 235
徐州煤矿开发建设 235
阜新煤矿开发建设 236
神府煤矿开发建设 237
霍林河煤矿开发建设 237
七、石油和其他资源开发利用 238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利用 238
大庆油田开发利用 239
胜利油田开发利用 240
新疆地区石油开发利用 241
华北油田开发利用 241
中原油田开发利用 242
四川气田开发利用 242
核资源开发利用 243
海上石油开发利用 243
农村能源开发利用 244
新能源开发利用 245
八、林业发展与资源开发 246
林业发展与资源开发概况 246
黑龙江省林区建设与发展 247
内蒙古自治区林区建设与发展 248
吉林省林区建设与发展 248
四川省林区建设与发展 249
福建省林区建设与发展 250
九、国土法规与政策 2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50
耕地占用税 252
城镇土地使用税(费) 253
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 254
十、国土机构设置 254
国家计委国土综合开发规划司 255
国家土地管理局 256
中国土地学会 257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258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258
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计划委员会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综考会) 259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61
国家计委国土规划研究所 262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265
一、中国环境保护概况 265
中国环境概况 265
1970年以前(1949-1970年)的环境保护概况 266
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1971-1975年)的环境保护概况 267
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1976-1980年)的环境保护概况 268
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1981-1985年)的环境保护概况 269
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1986-1990年)的环境保护概况 270
90年代的环境保护概况 271
中国环境外交 272
北京宣言 273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274
中国环境管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75
中国环境科学体系、科研机构与重大成果 276
中国的全民与全程环境教育 277
中国环境保护宣传网络 279
中国的环境监测网络 279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281
中国的环境标准体系 283
中国环境保护与人口控制的基本政策 284
二、中国环境保护的重大方针政策 284
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的历史贡献 285
中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的历史贡献 286
中国第三次环境保护会议的历史贡献 286
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的方针 287
“谁污染谁治理”和“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288
“三同步”战略方针 289
“三效益”指导思想 290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291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 292
“管治结合,以管促治”的指导思想 293
中国环境保护法体系 29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95
三、中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法规与文件 29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29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300
中国环境管理思想的重大转变 30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302
“三同时”制度 303
排污收费制度 303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306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与定量考核制度 307
乡镇企业环境管理 309
限期治理制度 310
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 311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312
企业升级环境保护考核制度与措施 313
四、中国环境保护规划、机构及其他 315
全国环境保护规划 315
部门与地区环境保护规划 316
分介质环境保护规划 317
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318
国家环境保护局 319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320
台湾省的环境保护 322
香港的环境保护 323
澳门的环境保护 324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 325
五、中国生态环境概况 325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概况 327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概况 328
中国草原生态环境概况 329
中国自然资源利用与问题 331
中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及其发展 332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 333
六、中国生态失衡及其综合治理 335
中国水土流失情况及其治理措施 335
中国沙漠化情况及其防治 336
中国长江流域的生态现状及其综合治理 337
中国黄河流域的生态现状及其综合治理 339
中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综合治理 340
中国水资源短缺及其解决途径 342
中国城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344
中国酸雨状况及其防治 345
七、中国生态建设及发展趋势 346
生态平衡与农业现代化 346
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恢复与扩大 347
有机农业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348
无机农业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349
生态农业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350
生态林业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352
生态渔业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353
生态县建设 354
生态经济沟建设 356
生态经济园林市建设 357
庭院生态农业建设 358
“三北”防护林建设 360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 361
黄河下游自流溉区 362
盐碱地改良 364
人口 369
一、人口概况 369
中国人口发展概况 369
中国市镇人口 369
中国农村人口 370
中国女性人口 371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 372
中国残疾人口 373
中国的人口政策 374
二、重大方针政策 374
“晚、稀、少”政策 375
“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政策 375
“开小口子,堵大口子”政策 376
三、人口发展过程 377
三次人口增长高峰 377
中国人口出生率的变动 378
中国人口死亡率的变动 379
中国人口死因的变化 379
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 381
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 381
中国人口的婚姻状况 382
中国人口迁移的近况 383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384
四、人口机构 384
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 385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 385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 387
中国人口情报研究中心 388
中国人口学会 388
计划生育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390
五、重要文件和法规 3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391
避孕及人工流产办法 39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39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 393
中共中央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 394
新婚姻法 395
上海市老年人保护条例 396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397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9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 398
六、重大事件 399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399
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 400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 402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 403
第一期深入的生育力调查 404
第二期深入的生育力调查 405
全国千分之一生育率抽样调查 406
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407
中国儿童情况抽样调查 409
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 410
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 411
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 411
第一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 413
第二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 413
第三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 414
第四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 415
第五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 416
马寅初和他的《新人口论》 417
“人手”与“人口”之争 418
计划生育的产生和发展 419
“两种生产理论”的争论和发展 421
毛泽东论人口问题 422
邓小平论人口问题 423
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人口理论讨论会 424
亚洲议员人口和发展会议 425
亚洲议员人口和发展论坛第二次大会 426
中国11亿人口日 427
亚洲30亿人口日 428
世界50亿人口日 428
避孕药具管理改革 429
钱信忠获首届联合国人口奖 431
七、人口结构 432
中国人口的年龄构成状态 432
中国人口的文化结构 433
中国人口的家庭规模状况 434
中国在业人口的部门(行业)构成状况 435
中国人口的家庭结构状况 435
中国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状况 437
中国不在业人口的构成状况 438
八、人口分布 439
中国人口的分布大势 439
中国人口密度分界线 440
中国人口的水平与垂直分布 441
中国人口分布的八个大区 442
中国人口分布的三大地带与四大密集区 443
中国人口的省区分布 443
九、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 445
中国人口与粮食 445
中国人口与土地 446
中国的人口与自然资源 447
中国的人力资源 448
中国的人口发展战略 449
十、人口活动方式 450
计划生育经费来源与结构 450
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451
全国计划生育宣传月 452
婚姻保健 454
优生优育咨询 455
围产保健 456
性教育 457
青春期教育 458
儿童性心理教育 459
联合国人口基金援华项目 460
中国人口发展趋势 461
十一、中国人口发展预测 461
中国人口发展的近期预测 462
中国人口发展的中期预测 465
中国人口发展的长期预测 466
中国人口的变动对世界人口的影响 468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 471
一、国民生产总值 471
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在中国的提出 471
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方法 472
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473
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 475
对本世纪9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的预测 476
固定资产折旧率 479
二、固定资产折旧基金 479
固定资产折旧基金的分配 481
三、国民收入 483
国民收入的增长 483
国民收入的构成 485
国民收入的分配 488
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491
积累基金的构成 493
积累基金的分配 494
消费基金的分配 495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501
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 501
一、概况 501
国民经济计划与计划管理 501
计划管理体制的调整过程 502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503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504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506
1979年以来计划体制改革的进展 506
近期计划体制改革展望 507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509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510
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511
第四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512
第五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513
第六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514
第七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515
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 516
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518
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 519
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520
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521
国土开发和整治规划 522
二、计划体系与分类 524
计划体系 524
行业计划 525
地方计划 526
企业计划 527
国民收入生产、分配和使用计划 528
综合财政信贷计划 530
综合物资计划 532
农村经济计划 533
工业生产计划 534
运输邮电计划 535
经济效益计划 536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538
科学技术发展计划 539
土地利用计划 540
对外贸易计划 541
商业计划 542
利用外资计划 543
国际收支计划 544
劳动计划 545
职工工资计划 546
教育计划 547
人口计划 548
三、计划组织机构及计划编制和执行 549
计划指标体系 549
综合平衡 550
国家计划编制程序 551
计划的执行、检查和调整 552
信息与预测 553
计划信息系统 554
健全和完善计划组织体系 555
国家计划委员会及其职责 555
地方系统的计划机构及其职责 556
投资计划管理体制 557
四、计划管理体制 557
部门系统的计划机构及职责 557
计划组织体系的创建 559
指令性计划 559
指导性计划 560
统一计划、分级管理 561
扩大企业的计划管理权限 562
扩大地方的计划管理权限 563
物资计划管理体制 564
部门计划承包责任制 565
城市计划单列 566
企业集团计划单列 566
经济特区的计划管理体制 567
《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 569
五、重要的规章 569
《关于实行棉花计划收购的命令》 570
《关于实行棉布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 570
《关于各部负责综合平衡和编制各该主管生产、事业、基建和劳动计划的规定》 571
《关于改革基本建设计划管理的几项规定(草案)》 571
《关于改进计划管理制度的规定》 572
《关于加强综合财政计划工作的决定》 573
《关于改进计划工作的几项决定》 574
《关于加强基本建设计划管理、控制基本建设规模的若干规定》 575
《国务院关于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分工的通知》 577
《关于改进和加强计划管理的意见》 578
新的国家计划委员会“三定”方案 579
《关于编制综合物资计划的通知》 581
编制综合财政信贷计划 581
《国家计委关于改进计划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 582
《关于大型工业联营企业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的暂行规定》 584
新中国建立以来国民经济统计工作 589
一、统计工作的发展历程 589
社会主义统计工作的开创与建设 589
统计工作在“大跃进”中经历的曲折 590
统计工作在调整中继续前进 592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统计工作 593
新时期统计工作的恢复和发展 594
二、有关统计工作的重大规划和决策 596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重大方针和政策 596
统计公报制度与《中国统计年鉴》 597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与统计法制 598
统计改革方案和规划 599
统计数据库建设规划 600
统计工作的“六化” 601
统计工作的“四库” 601
统计工作的整体功能 602
三、有关统计工作的重大项目和活动 603
投入产出问题研究 603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 604
建立第三产业统计 605
统计分析的开展 606
进行我国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研究 606
统计工作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607
统计干部技术职称的评定 608
解放初期的工农业总产值和劳动就业两项调查 609
四、重大的统计调查和专业统计 609
农村住户调查 610
城市住户调查 611
农产量抽样调查 612
物价调查 613
第一、二次全国人口普查与经常性人口统计制度的建立 615
第三、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及人口统计工作的新发展 616
全国工业普查 617
三项快速普查和全国城镇房屋普查 619
专业统计 619
五、重要的统计专门工作 621
统计教育工作 621
统计科研工作 623
统计出版工作 624
统计国际交往工作 625
统计设备现代化建设工作 626
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工作 628
六、重要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 628
统计调查制度 628
统计指标体系 629
统计分类标准 630
全面调查制度 631
重点调查制度 632
抽样调查制度 633
确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国家标准 634
七、统计工作的机构和管理体制概况 635
统计工作概况 635
统计机构的成立与设置 636
统计机构的职责 637
中国统计体制 638
财政 641
一、财政发展状况 641
四十年财政的成就 64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的建立 64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财政 643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成立 645
关于在公私合营企业中推行定息办法的规定 645
“大跃进”时期财政 646
三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财政 647
预决算暂行条例 649
新中国第一个预算 649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财政 650
财政工作的三边方针 651
财政六条 65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财政 653
统一财政经济工作 655
二、国家预算制度 656
国家预算 656
国家预算体系 657
中央财政 658
地方财政 659
乡(镇)财政 661
国家预算收支结构 662
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成立 665
国家预算编制制度 666
国家预算执行 667
国家预算缴款 668
国家预算拨款 669
预算调整 669
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 670
财政补贴 672
财政后备 673
国家决算的编制和审批程序 674
国库制度 675
三、财政体制 676
预算体制形成与发展 676
财政体制构成 677
统收统支体制 678
划分收支、分级管理体制 679
以收定支、五年不变体制 680
总额分成、一年一变体制 681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681
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682
大包干财政体制 683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体制 684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685
四、财政管理 686
财政管理的内容 686
财政对国营工业交通企业财务的管理 687
财政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 688
财政对国营企业折旧基金的管理 689
财政对国营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的管理 690
国营企业利润分配体制 691
新时期国营企业利润分配体制的改革 693
财政对国营商业企业财务的管理 695
财政对国营农场财务的管理 695
财政对文教事业财务的管理 697
财政对行政财务的管理 698
财政对国防费的管理 699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700
五、预算外资金 701
预算外资金 701
预算外资金管理 702
预算外资金收支内容 703
地方附加 704
预算外资金收支预算 705
预算外资金收支决算 706
综合财政计划 707
六、国债 708
国债发展概况 708
国债管理 709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710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710
国库券 711
特种国债 712
国家重点建设债券 713
保值公债 713
税收 717
一、税收原则与调节 717
1949-1976年的税收指导思想与原则 717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税收指导思想和原则 718
1949-1976年税收在国家工作中的作用 719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税收的作用 720
税收任务 722
税收政策 723
税收占国民收入比重表现的税负总水平 725
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所表现的税负总水平 726
税法制定和1950-1977年发布的税收基本法规 727
1978-1991年发布的税收基本法规 729
40多年来税收理论观点的发展 730
二、税制结构与要素 733
税制结构体系 733
开征税种 734
税收分类 734
流转税、所得税与资源、行为、财产税 738
中央税与地方税 739
税收管理体制 741
税制要素 742
税率种类和结构 743
计税依据、标准、价格与公式 746
减税、免税与加成、加倍征税 747
纳税纪律与税务违章处理 748
偷税、抗税、漏税、欠税及其处理 749
《税收征收管理法(草案)》及其对税收安全措施和违章处理的新精神 751
三、税制建设与发展 75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税制概况 752
统一全国税收 754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税制概况 755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税制概况 757
“税利合一”试点 758
1958年农村税收包干上缴 759
“文化大革命”时期税制概况 760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税制概况 762
两步利改税改革 765
1988-1991年的税收治理整顿 766
“税利分流、税后还贷、税后承包”改革试点 767
税制进一步改革完善的设想方案 769
四、工商流转税系 770
货物税 770
工商业税中的营业税 772
商品流通税 773
交易税和牲畜交易税 775
集市交易税 776
工商统一税 777
工商税 778
产品税 780
增值税 782
营业税 783
城市维护建设税 785
特别消费税 786
专卖收入 787
五、所得税系 789
工商所得税 789
利息所得税 791
国营企业所得税 792
国营企业调节税 793
税前还贷和以税还贷 795
集体企业所得税 796
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 798
私营企业所得税 799
个人收入调节税 800
税务机关负责征集的“两金” 801
六、关税系和农(牧)业税系 803
关税 803
进口调节税 805
行邮税 805
船舶吨税 806
海关保税制度 808
农业税 809
农林特产农业税 810
牧业税 811
耕地占用税 812
契税 813
七、资源、行为、财产税系 814
盐税 814
资源税 816
城镇土地使用税 818
印花税 819
屠宰税 820
特种消费行为税、文化娱乐税和筵席说 820
车船使用牌照税和车船使用税 821
烧油特别税 823
建筑税 824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826
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 827
企业奖金税 828
事业单位奖金税 830
城市房地产税和房产税 831
八、涉外税收 833
涉外税收政策原则 833
涉外税制体系 834
外商投资经营工商统一税优惠办法 836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 837
外国企业所得税 839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840
个人所得税 841
避免双重征税等国际税收协定 842
经济特区税收 844
深圳经济特区税收 845
海南经济特区税收 846
经济技术开发区税收 847
外交税收豁免 848
外资企业的税收征管 849
九、税收征管制度 850
税收征管制度发展概况 850
税务登记制度 851
纳税鉴定制度 853
纳税辅导制度 854
纳税申报制度 855
纳税检查制度 856
发票管理制度 857
完税照证制度 859
税收票证管理制度 860
外销纳税管理制度 861
税务机关监交利润制度 862
税务专管员制度 863
税务驻厂员制度 864
公开办税制度 865
群众协税护税制度 866
十、税收征管查形式和方法 867
税收征管形式 867
税收征管方法 868
税收征管模式改革 870
税务行政复议 871
税务诉讼 872
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的内容和成效 874
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的政策规定 875
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的组织机构 877
税收计划管理与核算管理 878
经济税源调查 879
国家征税机构 881
(第二卷) 885
金融制度与货币政策 885
一、金融概况 885
金融事业的发展概貌 885
金融体系的建立和演变 886
金融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 887
银行信用范围的扩大 888
直接信用的产生及规模 890
银行的资产结构与规模 891
银行的负债结构与规模 893
货币发行与市场货币流通量 894
银行各项存款的变化 895
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 896
金融法律体系的建设 897
金银管理制度 898
金融统计系统的建立和发展 900
二、金融组织体制 901
中央银行制度 901
专业银行的分工与职责 902
综合性银行的创设与进展 903
非银行金融机构 904
农村信用合作体系 905
城市信用合作社 906
信托投资公司 907
租赁公司 909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909
境外金融机构 910
外(合)资金融机构 911
金融机构管理 912
三、货币政策与信贷计划 913
货币供应与货币层次 913
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手段) 914
货币政策目标 915
综合信贷计划的产生和发展 916
综合信贷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918
信贷指标和信贷规模的控制 919
地区信贷计划 920
专业银行信贷计划 921
四、信贷制度与政策 923
信贷管理体系的演变 923
工业贷款的种类与结构 924
商业贷款的种类与结构 926
农业贷款的种类与结构 927
外贸贷款的种类与结构 929
外汇贷款的种类与结构 930
固定资产贷款的种类与规模 931
政策性贷款的种类 932
我国银行的信贷原则 933
票据贴现和再贴现 933
五、利率制度与政策 935
利率政策的演变 935
利率总水平的变化 936
利率管理体制 938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利率体系 939
差别利率 941
浮动利率 942
保值利率 944
存放款利差 945
民间利率 946
六、金融市场 948
金融市场的创立 948
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949
证券发行市场 950
国库券流通市场 951
外汇调剂市场 952
上海证券交易所 953
深圳股票市场 954
证券市场结构与规模 955
金融市场管理 955
七、外汇与外债 957
外汇管理制度的演变 957
引进外资和外债管理 958
人民币汇价制度的演变 960
贸易外汇管理 961
非贸易外汇管理 963
外汇留成制度与外汇额度 965
国外公募债券的发行 966
引进外资的种类与规模 966
八、银行会计与其他金融业务 967
银行会计管理体制的演变 967
银行会计制度 968
联行清算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969
资金清算中心与电子联行的建立和发展 971
货币发行库制度 973
业务库管理制度 974
现金管理制度 974
出纳业务制度 975
货币发行业务及其发行基金管理 976
金融信托业务的开展 977
金融信托业务的种类 978
金融租赁业务的创立和发展 979
九、国际金融 980
我国国际金融业务的产生和发展 980
我国国际金融合作关系的加强 981
我国的国际收支 982
国际结算业务的产生和发展 983
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的贷款管理 984
国际银团贷款业务 986
十、重要事件 987
人民币的产生与发展 987
对私营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89
新人民币的发行 990
高度集中的银行体制 991
1969-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与财政部合署办公 992
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 993
1981-1983年金融调整 994
1984年货币信贷超投放 995
1985年的信贷紧缩 997
1988年的挤提抢购风潮 998
1988年第四季度后的紧缩措施 999
中国农业银行的承包经营试点 1000
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 1001
价格 1005
一、价格改革 1005
价格改革的过程 1005
1986年价格改革方案 1006
价格改革的方式 1006
1988年价格改革方案 1007
理论价格的测算 1007
价格形式的变化 1008
最高限价 1009
议价 1010
集市贸易价格 1010
二、价格运行 1011
价格水平上升趋势 1011
比价复归 1012
价格扭曲 1012
价格竞争(价格战) 1013
价格连锁反映 1013
价格控制 1014
商品差价 1015
商品比价 1016
顺加作价 1017
倒扣作价 1017
双轨制价格 1018
三、价格管理 1019
价格管理体制演变 1019
价格管理体制改革 1020
行业价格管理 1021
价格分工管理目录 1022
提价申报 1023
调价备案 1024
《物价管理试行规定》 1024
《物价管理暂行条例》 1025
《价格管理条例》 1026
明码标价制度 1027
价格检查 1028
价格监督 1030
价格仲裁 1030
全国物价委员会 1031
国务院物价委员会 1032
国务院物价小组 1032
物价特派视察员 1032
国家物价局 1033
物价检查所 1034
职工物价监督小组 1035
四、部门与地区价格 1036
农产品的收购政策及其价格形式 1036
街道群众价格监督 1036
农产品收购价格政策 1037
农产品销售价格 1038
轻纺工业品出厂价格 1039
重工业品出厂价格 1040
建筑产品价格 1041
运输价格 1041
邮电资费 1043
商业调拨价格 1045
物资供应价格 1045
涉外价格 1046
进口商品国内作价办法 1047
行政事业性收费 1048
价格执行区 1050
地区价格 1050
价格协作区 1050
五、价格政策 1051
稳定物价 1051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 1052
价格补贴 1053
农产品超购加价 1055
二部价格制 1055
农产品购销价格倒挂 1055
高价政策 1056
稳定18类商品价格 1057
“8.20”冻结物价 1058
“383”价格工程 1058
解放初期的大涨价 1060
1950年稳定物价措施 1060
农业生产资料优待价 1062
按质论价 1063
倒三七比例价 1064
六、价格统计 1064
价格统计制度 1064
价格统计方法 1065
商品平均价格计算 1066
不变价格 1066
保值补贴率 1066
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 1067
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1067
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 1068
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 1068
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1068
国营商业零售物价分类指数 1069
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分类指数 1069
集市贸易价格指数 1069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1069
工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1069
劳动制度与劳动管理 1073
一、劳动力资源 1073
劳动力资源 1073
劳动力素质 1075
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1076
劳动力产业结构 1077
劳动力地区结构 1078
就业发展概况 1080
二、就业 1080
建国初期的失业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1081
就业政策的演变 1082
就业结构 1083
统包统配 1084
上山下乡运动 1085
“三结合”就业方针 1087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 1088
城镇待业率 1089
劳务市场 1090
劳务输出 1091
三、职业培训 1092
职业培训概况 1092
失业工人转业训练 1094
先培训、后就业原则 1095
就业训练制度 1095
职工考核制度 1096
工人技师聘任制 1097
四、劳动用工制度 1098
劳动制度的演变 1098
两种劳动制度 1100
劳动制度改革 1101
企业用工制度 1102
固定工制度 1103
劳动合同制 1104
临时工 1105
农民轮换工制度 1106
农民合同制工人 1107
五、招工管理 1108
招工管理制度的演变 1108
统一介绍就业 1109
子女顶替 1110
公开招工 1111
六、企业劳动管理 1112
整顿劳动组织 1112
定员制度 1114
定额制度 1115
晋级制度 1116
劳动纪律 1117
奖惩制度 1118
辞退制度 1120
辞职制度 1121
七、劳动力调配制度 1122
劳动力调配制度的演变 1122
统一调配制度的建立 1123
调配制度的改革 1124
劳动力流动 1125
八、劳动计划 1126
劳动计划管理概况 1126
职工人数计划 1127
工资总额计划 1128
精减职工 1129
计划外用工的形成和清理 1130
工资基金管理 1131
劳动计划体制改革 1132
九、劳动立法 1133
劳动立法概况 1133
劳动就业立法 1135
劳动力管理立法 1135
社会保险立法 1136
职业培训立法 1138
十、劳动保护 1139
劳动保护工作发展概况 1139
劳动保护方针政策 1140
劳动保护制度 1141
女职工劳动保护 1142
工作时间制度和休假制度 1142
劳动管理机构沿革 1143
十一、劳动管理机构 11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 1145
十二、其他经济成分的劳动管理 1146
中外合资企业劳动管理 1146
外商投资企业职工工资 1147
外资企业职工保险福利和劳动保护 1147
私营企业劳动管理 1148
劳动争议处理 1149
经济行政管理 1153
一、经济行政管理总论 1153
工商行政管理的发展 1153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1154
国家技术监督局 1155
国家审计署 1156
国家专利局 1157
国家烟草专卖局 1158
经济行政管理法规 1159
二、市场管理 1161
市场管理的发展 1161
农产品市场管理 1163
工业品市场管理 1164
生产资料市场管理 1166
生活资料市场管理 1167
运输市场管理 1168
技术市场管理 1170
劳务市场管理 1171
证券市场管理 1172
食品卫生管理 1173
药品管理 1174
集市贸易管理 1175
烟草专卖 1176
三、企业法人登记管理 1178
企业法人登记管理的发展 1178
企业法人登记管理的范围 1179
企业法人登记注册事项 1180
企业法人登记注册程序 1181
企业法人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 1182
企业法人监督管理 1183
外商投资企业的登记管理 1184
外国企业和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登记管理 1185
经济合同管理的发展 1186
四、经济合同管理 1186
经济合同的类别 1187
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 1188
经济合同的监督检查 1189
经济合同的鉴证 1190
经济合同仲裁 1191
无效经济合同 1192
经济纠纷案件的审理和管辖 1193
五、商标管理 1194
商标管理的发展 1194
商标注册制度 1195
商标注册程序 1196
注册商标使用的管理 1197
商标标识印制的管理 1198
未注册商标使用的管理 1198
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1199
六、广告管理 1200
广告管理的范围 1200
广告管理的发展 1201
广告经营单位管理 1202
广告客户管理 1203
广告内容管理 1204
户外广告的管理 1205
七、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1206
个体经济的发展 1206
私营经济的发展 1207
个体、私营企业的登记管理 1208
个体、私营经济日常监督管理 1209
赎买政策 1210
利用、限制、改造政策 1211
八、经济检查 1212
打击投机倒把 1212
打击走私、贩私 1213
违法违章行为的查处 1214
九、审计 1215
审计任务 1215
审计职权 1216
审计程序 1217
社会审计组织 1217
审计方式 1218
审计监督 1218
十、技术监督 1219
质量管理 1219
质量月活动 1221
质量奖活动 1221
标准管理 1222
标准的分级 1223
标准的制订、修订和发布 1223
标准的贯彻和执行 1224
标准化的推行 1225
计量管理 1226
计量制度 1226
计算器具管理 1226
法定计量单位 1227
国际单位制的推行 1228
十一、专利 1229
专利权的授予条件 1229
不授予专利权的项目 1229
专利的申请和审查批准程序 1230
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1231
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 1231
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1232
专利权的保护 1232
经济法制建设 1237
一、经济立法概况 1237
经济立法 1237
经济立法机构 1237
制订经济法律的程序 1238
制订经济法规的程序 1239
二、经济司法概况 1240
经济司法 1240
经济司法机构 1241
经济纠纷案件的审理 1242
经济行政复议 1244
经济行政诉讼 1245
经济犯罪的审理 1246
三、经济仲裁概况 1248
涉外经济贸易仲裁 1248
涉外经济贸易仲裁机构 1249
涉外经济贸易仲裁程序 1249
海事仲裁 1250
海事仲裁程序 1251
海事仲裁机构 1251
经济合同纠纷仲裁 1252
劳动争议仲裁 1253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1254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1255
四、经济律师的代理机构 1257
经济律师 1257
专利代理 1257
商标代理 1259
版权代理 1259
五、民事立法 1260
民法通则 1260
经济合同法 1261
涉外经济合同法 1262
技术合同法 1263
民事诉讼法 1264
企业破产法 1265
六、企业立法 1266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1266
集体企业立法 1266
私营企业立法 1267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1267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1269
外资企业法 1270
七、知识产权法 1270
专利法 1270
商标法 1272
著作权法 1273
八、计划和固定资产投资立法 1275
计划立法 1275
基本建设立法 1276
基本建设程序法规 1277
技术改造法规 1277
九、财政、税收立法 1278
预算立法 1278
决算立法 1279
违反财政法规处罚 1279
罚没财物管理 1280
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立法 1281
国营企业成本管理立法 1282
税收征收管理立法 1283
农业税条例 1284
工商统一税条例 1285
产品税法规 1286
增值税法规 1287
营业税法规 1288
资源税法规 1289
盐税法规 1290
国营企业所得税法规 1291
集体企业所得税法规 1292
私营企业所得税法规 1293
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法规 1294
奖金税立法 1295
个人收入调节税立法 1296
房产税法规 1297
车船使用税法规 1298
耕地占有税法规 1299
建筑税法规 1300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规 1301
印花税法规 1302
进出口关税立法 1303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1304
个人所得税法 1305
十、物价管理立法 1306
价格管理立法 1306
生产资料价格立法 1308
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 1309
审计立法 1311
十一、统计、审计、会计立法 1311
统计法 1312
会计法 1313
注册会计师法规 1314
十二、工商管理立法 1315
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法规 1315
城乡集市贸易管理法规 1317
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法规 1318
广告管理法规 1320
十三、银行、金融立法 1321
银行立法 1321
金银管理法规 1323
现金管理法规 1324
银行结算法规 1325
票据立法 1326
证券立法 1327
国家金库法规 1328
外汇管理法规 1328
信用社管理法规 1330
十四、保险立法 1331
保险公司章程 1331
保险企业管理法规 1332
十五、工业管理立法 1333
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法规 1333
国家优质产品评选法规 1334
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法规 1335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法规 1335
企业设备管理法规 1336
国营工商企业流动资金管理法规 1337
十六、交通运输、邮电立法 1338
铁路法 1338
邮政法 1339
水路运输管理法规 1340
海上交通安全法 1341
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法规 1342
航道管理法规 1343
公路管理法规 1344
河道管理法规 1346
外国籍船舶管理规则 1347
民航企业管理立法 1348
通用航空管理立法 1349
食品卫生法 1350
十七、商业立法 1350
药品管理法 1351
烟草专卖立法 1353
十八、资源、能源立法 1354
森林法 1354
草原法 1356
渔业法 1356
矿产资源法 1357
土地管理法 1359
水法 1360
野生动物保护法 1361
节约能源管理立法 1362
城市规划法 1363
十九、城建管理、环境保护立法 1363
环境保护法 1365
二十、科技立法 1366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法规 1366
发明奖励法规 1367
自然科学奖励法规 1367
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法规 1368
技术转让法规 1369
技术进步立法 1370
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法规 1372
二十一、标准化、计量立法 1373
标准化法 1373
计量法 1374
鼓励外商投资的投资 1376
二十二、外国人投资法 1376
鼓励台胞投资的法规 1377
鼓励侨胞投资的法规 1378
鼓励投资开发海南岛的法规 1379
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的法规 1380
二十三、进出口贸易管理立法 1382
海关法 1382
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1383
进口许可证管理法规 1385
出口许可证管理法规 1385
边境小额贸易管理法规 1386
一、建国头30年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的演变 1389
中国产业结构的基本分类 1389
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 1389
新中国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 1390
三次产业结构的改变 1391
工、农业结构的迅速改变 1392
农轻重结构的变化 1393
农业内部结构的演变 1394
工业内部结构的演变 1395
纺织工业结构的演变 1396
能源工业结构的演变 1398
钢铁工业结构的演变 1399
机械工业结构的演变 1401
化学工业结构的演变 1402
运输业结构的演变 1403
商业服务业结构的演变 1404
对外贸易结构的演变 1406
地区结构的变化 1407
建国头30年的产业政策 1408
二、1979-1981年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的调整 1410
80年代初产业政策的重要调整 1410
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 1411
轻重工业结构的调整 1412
重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 1413
基础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 1413
商业、服务业结构的调整 1414
“六五”期间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 1416
“六五”期间工业结构的变化 1417
“七五”以来工农业结构关系的变化 1418
80年代轻重工业的变动 1419
80年代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结构的变动 1420
“七五”以来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 1421
80年代城乡工业结构的变动 1423
80年代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变动 1424
三、经济发展、经济改革与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 1426
发展模式的改变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1426
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变化 1427
所有制结构多元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1429
决策机制改变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1430
信息机制改变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1431
动力机制改变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1432
企业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1433
财政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变化 1434
金融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变化 1435
收入分配格局变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1436
企业兼并与存量结构的调整 1437
产品结构的变动加快 1438
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偏差的缩小 1439
四、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 1440
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变动 1440
外贸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1442
进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 1443
沿海发展战略与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的调整 1444
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与产业结构调整 1445
五、周期波动和产业结构变动 1446
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化 1446
历次周期中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动 1449
历次周期中的轻重工业结构变动 1450
历次周期中的重工业内部结构变动 1451
经济周期长度和波动幅度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1452
历次经济周期的产业政策 1453
农业 1457
一、农业发展总貌 1457
农业的发展和现状 1457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 1458
农业物种资源及其利用 1459
农田水利建设 1460
农业技术改造 1461
农村生产性固定资产 1462
农业机械化 1464
农用工业发展及现状 1465
农村人口 1466
农村劳动力数量与素质 1468
农业剩余劳动力及转移 1469
农业劳动生产率 1470
农业土地产出率 1471
农村产业结构 1472
农业生产结构 1473
农民收入水平与构成变化 1474
农民支出水平与构成变化 1475
农民收入差距 1476
建国以来农产品价格调整概况 1477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农产品商品率 1478
农业生产的周期波动 1480
二、农业组织与制度 1481
土地改革 1481
《中国土地法大纲》 14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482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483
《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 1484
农业生产互助组 1484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485
《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1486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487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 1488
农村公社化运动 1489
《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1490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六十条) 1491
“三自一包” 1492
“割资本主义尾巴” 1493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1494
“政社合一” 1495
土地集体所有制 1496
自留地 1497
庭院经济 1498
农村集体经济 1499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00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 1501
“统分结合、双层经营” 1502
专业户、专业组、专业队 1503
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 1504
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 1505
农业规模经营 1506
兼业农户 1507
双田制 1508
国营农场管理体制改革 1510
国营农场的发展与现状 1510
土地使用权转移 1511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1512
农村供销社 1513
农民个人长途贩运 1514
农工商一体化和农工商联合企业 1515
农村个体经济 1516
农村私营经济与雇工经营 1517
农村改革试验区 1518
村民委员会 1519
农村基层组织系统演变 1519
农村政社分设 1520
三、农村财政与金融 1521
乡镇财政 1521
农业发展基金 1522
农村合作基金会组织 1522
财政支农 1523
农村信贷管理体制 1524
农村储金会 1524
农业银行 1525
农村信用社 1525
民间信贷 1526
农林特产税 1527
抬会 1527
农业税 1527
四、农业重要方针政策与事件 1528
《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 1528
粮食统购统销 1529
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 1530
集市贸易的发展与现状 1532
“以粮为纲” 1533
《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前十条) 1534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方针的提出 1535
“农业学大寨” 1537
“农业八字宪法” 1538
毛泽东发表《党内通信》 1539
划分农村阶级成分 1540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 1541
大跃进与三年调整 1542
《关于农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指示》 1543
《中共中央转发山西省委关于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经验教训的检查报告的批语》 1544
《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1545
《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1546
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国家农委《关于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报告》 1547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 1548
《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