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蔡和森: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及其使命 1
绪言 1
一、报告的意义 2
二、吾党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的使命 3
(一)中国共产党产生的背景 3
(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政治的责任 11
(三)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使命 18
(四)党的政治生活与劳动运动之进展 20
(五)第二次大会到第三次大会 33
(六)党的第二次大会 35
(七)“二七”与第三次大会 46
(八)党的第一次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 52
(九)第四次大会 55
(十)第二次中央扩大会议的任务和经过情形 69
(十一)广东政府的成功 73
(十二)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73
(十三)总结论 74
蔡和森:党的机会主义史 77
(一)党的产生时期 77
(二)五卅运动时期 81
(三)三月二十日前后 82
(四)北伐时期 84
(五)共产国际的决议和机会主义 89
(六)五次大会 95
(七)五次大会前后新机会主义的来源 98
(八)机会主义下的中央政治局 110
(九)政治局的后一阶段 123
(十)五人政治局至“八七”会议 137
(十一)问题与结论 143
瞿秋白:中国共产党历史概论 151
一、第一至十二讲大纲 151
二、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阶级〔第三讲〕 154
Ⅰ.引言——共产党以前的革命组织的结论 154
Ⅱ.中国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军阀制度、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 154
三、中国共产党的形成〔第四讲〕 160
一九二○年五月到一九二二年六月 160
Ⅰ.政治、经济的状况 160
Ⅱ.党的组成 161
中国共产党的第二次大会宣言 162
一九二二年六月到一九二三年□月第二次大会 166
Ⅰ.季诺维也夫的信 167
Ⅱ.马林的报告 167
Ⅲ.一九二二年八月的指令(马林) 167
Ⅳ.一九二二年九月二十二日的马林的信 168
Ⅴ.政治 168
Ⅵ.工运 168
Ⅶ.二七之妥协 168
四、〔第五讲〕 168
一九二三年□月到一九二四年十月国际第四次大会 168
《中国共产党现时之策略》 170
国际训令 171
罢工潮流 172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党务状况 173
国民革命问题 173
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 174
工会运动 175
农民运动 175
党员作官问题 175
青年 175
妇女 175
章程 175
党纲 176
选举(以上“三大”) 176
第二次时局主张 176
平山报告和啸仙报告 177
铁路共管和广州危急的问题 177
大事月表 178
十一月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会议 179
五、〔第六讲〕 180
一九二四年 180
Ⅰ.曹吴之外债 180
Ⅱ.丝厂女工工会成立 180
Ⅲ.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会议(五月会议) 181
Ⅳ.北京、上海、广州之右派与革命潮流 182
Ⅴ.四次大会之准备 184
Ⅵ.第四次大会 185
六、“五卅”运动〔第七讲〕 191
一、五卅的前夜 191
二、国民会议运动与国民军 191
三、〔上海、青岛、北京等处的工人运动〕 192
四、五卅案之全国政治斗争之群众化 192
五、国民政府之成立 193
六、直奉战争 193
七、国民党之分裂 193
八、反段示威及要求国民会议的运动 193
九、北京会议 194
七、〔第八讲〕 195
一九二五年九月至十月 195
共产国际执委六次扩大会议 195
上海会议 196
八、〔第九讲〕 198
上海会议至汉口会议 198
中国党史纲要大纲 200
(一)中国党的产生 200
(二)第一次大会与第二次大会——共产主义运动与二七运动 201
(三)民权革命与革命高涨 201
(四)上海暴动与武汉时期 202
(五)八七会议到六次大会 203
(六)结论 203
李立三:党史报告 204
李立三: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七年中国大革命的教训 278
一、机会主义与托洛斯基主义结合的取消派 278
二、民族革命联合战线是机会主义吗? 280
三、国民党是什么东西? 285
四、一切工作归国民党 287
五、广东时期 289
六、资产阶级的叛变 292
七、武汉时期 300
八、怎样发生盲动主义的错误? 311
九、结论 317
张闻天:中国革命基本问题 323
第一讲:中国革命的社会经济基础 323
第二讲: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七年中国大革命 378
编后记 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