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认识产生于实践反映 1
一、主体的新认识产生是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
1. 新认识的产生是主体发动的 1
2. 新认识的内容反映了客体实在 4
3. 新认识是主体能动性和客体实性的统一 9
二、主体通过实践反映道路产生新认识 12
1. 新直接认识产生于亲身实践反映 13
2. 新间接认识产生于别人的亲身实践反映 15
3. 一切新认识无例外地都源于实践反映 17
三、不可知论和天才论否定新认识产生于实践反映 20
1. 不可知论否定反映世界的可能性 20
2. 天才论把认识说成主观自生的、天生的 23
第二章 认识过程各阶段都离不开反映 27
一、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之间不存在知性反映阶段 27
1. 正确理解认识过程的阶段划分 28
2. 将知性阶段插入感性和理性阶段之间就离开反映 30
3. 将认识过程划分为感性、知性、理性是理论倒退 33
二、感性认识阶段主要是反映客体的现象 34
1. 感性认识反映现象,是认识的起步 35
2. 在感性材料加工时,有可能出现差错 37
3. 唯心主义感觉论否定反映外物 40
三、理性认识阶段主要是反映客体的本质 42
1.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 43
2. 理性认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客观要求 45
3. 理性认识怎样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47
4. 具体思维是对事物本质更全面、更深入的反映 49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者是对客体的反映 52
四、正确理解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的关系 52
2.不能把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混同或割裂 55
第三章 错误认识正确认识都离不开反映 59
一、在反映中错误认识难免和可免的关系 59
1. 在反映中错误认识难免 59
2. 在反映中错误认识又是可免的 62
3. 错误认识难免和可免的关系 65
1. 正确认识过程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66
二、在反映过程中正确认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66
2. 正确认识的相对性之中有绝对性 71
3. 真理问题上的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错误 74
三、正确认识和错误认识在反映中的相互转化 75
1. 错误认识和正确认识的相互转化要具备一定条件 75
2. 在一定条件下,错误认识能转化为正确认识 78
3. 离开一定条件,正确认识也会转化为错误认识 80
第四章 正确认识产生后又反过来指导实践 82
一、理性认识指导实践活动要以反映为前提 83
1. 直观反映论不能充分发挥反映的能动性 83
2. 能动反映论可以充分发挥反映的能动性 86
3. 能动反映论对直观反映论的扬弃 89
二、理性认识指导实践活动具有主体目的性 92
1. 认识指导实践一定带有主体目的性 92
2. 正确的主体目的性和客观规律性是统一的 96
3. 目的论的错误在于违反了客观规律性 99
1. 自然科学理论指导生产实践要经过应用研究 101
三、理性认识指导实践活动要经过应用研究 101
2. 社会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要经过应用研究 103
3. 最抽象的哲学理论指导实践更要经过应用研究 104
第五章 正确认识指导实践的价值目标选择 107
一、认知和评价各种可能性,才能作出正确选择 107
1. 认识对象的多种可能性需要加以选择 107
2. 选择要以认知和评价多种可能性为前提条件 108
3. 不认识各种可能性,就无法选择 111
1. 选择要从主体的迫切需要出发 112
二、选择可能性要以价值目标为依据 112
2. 选择又要以客体的属性来决定 116
3. 选择要以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的统一为转移 119
三、背离价值目标,选择就失去依据 121
2. 背离客体的属性,选择也背离价值目标 123
3. 背离价值目标的选择,就难以指导实践活动 125
1. 发挥认识能动性要注意认识受动性的一面 127
一、正确认识的受动性 127
第六章 正确认识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受动性 127
2. 认识受动于客观规律的必然性 130
3. 夸大认识受动性会影响认识能动性的发挥 133
二、正确认识的能动性 135
1. 人们发挥能动性日趋强化 135
2. 发挥最佳适度的能动性,取得最大的自由 138
3. 夸大主体能动性,势必夫去自由 142
三、正确认识的创造能动性 146
1. 创造性思维要依据客观规律的要求 146
2. 创造性思维又有主体的重新整合功能 148
3. 创造性思维指导实践的能动作用 152
四、正确认识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 154
1. 超出哲学基本问题范围,精神在一定条件下能动地决定事物的发展 154
2. 精神被物质决定的受动性,并不排斥精神在一定条件下能动地决定事物的发展 160
一、超前预测的科学依据 164
1. 依据规律的超前预测具有必然性 164
第七章 正确认识的超前预测 164
2. 依据规律的超前预测具有准确性 167
3. 依据经验的超前预测带有局限性 172
二、超前预测的条件性 175
1. 超前预测受各种条件的制约 175
2. 事后总结经验为超前预测创造有利条件 179
3. 超前预测随着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182
三、变预测为现实有一个实践过程 184
1. 为了做好领导工作,必须有预测能力 184
2.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超前预见变为现实 188
3. 变预见为现实有一个由近及远的过程 190
一、正确认识客体化,可以相互交换认识 193
1. 为了相互交换认识,人们需要认识客体化 193
第八章 正确认识的精神客体化 193
2. 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换认识的第一载体 197
3. 认识不客体化,人们就无法相互交换认识 200
二、正确认识客体化,可以延续和发展认识 202
1. 为了延续认识,人们需要认识客体化 202
2. 文字是人们延续和扩展认识的第二载体 204
3. 符号也是人们延续和扩展认识的第二载体 207
4. 认识客体化使人类认识加速度发展 210
1. 电磁波是精神客体化的第三物质载体 212
1. 背离主体的需要,选择会背离价值目标 212
三、精神客体化的载体发展到电子计算机 212
2. 电子计算机是处理客体化知识的先进工具 214
3. 夸大智能机载体的作用,有碍于精神客体化 216
第九章 实践检验和生产力检验 219
一、认识的实践检验 219
1. 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能检验真理 219
2.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实践能检验真理 222
3. 逻辑证明后的认识也需要实践检验 227
二、对社会认识的生产力检验 232
1. 生产力怎样检验社会认识 232
2. 我国对生产力检验的认识深化历程 235
3. 坚持生产力检验并不排斥四项基本原则 239
三、检验过程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42
1. 检验过程的不确定性 243
2. 检验过程的确定性 246
3. 检验过程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关系 248
第十章 形成正确认识的反复过程 250
一、经过多次实践,认识才能不断符合实际 250
1. 认识要从变化的实际出发,才能正确指导实践 250
2. 正确认识脱离变化了的实际,会在新实践中失误 252
二、经过反复实践,可以使认识逐步深化 254
1. 在反复的实践中,人的认识逐步深化 254
2. 经过曲折的认识道路,也能使认识逐步深化 259
3. 取消实践的反复过程,就不能使认识深化 263
三、认识深化过程是有止境和无止境的统一 265
1. 正确理解认识深化过程是有止境的 265
2. 认识深化无止境是由无数有止境构成的 268
3. 从有止境的认识深化中看到无止境 272
后语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