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鸦片战争 1
第一节 正义的禁烟斗争 1
一、战前的中国和世界 1
二、英国对中国的鸦片侵略 3
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6
第二节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和清政府屈辱求和 11
一、英国发动战争,琦善、奕山的妥协 11
二、战争再起与清政府求和 14
三、三元里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17
第三节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
一、《南京条约》及其他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 19
二、战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22
三、广州等地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继续 24
四、改革内政抵御外侮的思想主张,反侵略文学 26
第二章 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和前期胜利发展 29
第一节 太平天国革命的酝酿 29
一、鸦片战后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29
二、洪秀全的初期革命活动 30
第二节 金田起义和前期胜利发展 34
一、从金田起义到建都天京 34
二、清政府镇压起义的措施 37
三、太平军的北伐、西征和天京玻围战 39
四、响应太平天国的各族人民起义 42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 45
一、《天朝田亩制度》 45
二、政权建设与军事组织 48
三、城市改革和其他社会政策 49
四、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 51
第三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53
第一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53
一、英法联合发动侵略战争与《天津条约》 53
二、侵略战争再起与《北京条约》 58
三、沙俄鲸吞中国东北、西北领土 60
四、中外反动派勾结——“辛酉政变” 64
第二节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66
一、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 66
二、太平军力挽危局 69
三、太平天国后期的政治和经济 72
四、为抗击中外反动派的联合进攻而斗争 74
五、太平天国革命的伟大意义 81
第三节 各族起义军坚持斗争 83
一、太平军李世贤部转战闽粤 83
二、太平军、捻军联合抗清斗争 83
三、贵州各族人民坚持战斗 86
四、云南回民、彝民的斗争 87
五、陕甘回民起义 88
第四章 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90
第一节 外国侵略的加深 90
一、外国侵略者对清政府控制的加强 90
二、外国经济侵略的加深 92
三、宗教侵略和群众反洋教斗争 94
第二节 洋务运动 98
一、洋务派的产生 98
二、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 99
三、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 101
四、洋务派创立的海军 105
五、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和科技 106
第三节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09
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109
二、中国早期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112
三、早期维新思想 114
第五章 中国边疆危机 中法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116
第一节 列强对中国边疆的侵略 116
一、八十年代前后列强侵略中国的形势 116
二、美、日侵略台湾 117
三、英国侵略云南和西藏 119
四、沙俄对新疆的侵略 121
第二节 中法战争 124
一、法国对越南的侵略和黑旗军助越抗法 124
二、战争的爆发和经过 126
三、“不败而败”的结局 130
第三节 中日甲午战争 131
一、日本蓄意挑起战争与清政府避战求和 131
二、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134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和三国干涉还辽 138
四、 中国人民保卫台湾的斗争 141
第六章 戊戌维新运动 145
第一节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45
一、帝国主义对华强行输出资本 145
二、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148
三、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151
第二节 资产阶级维新运动高涨 152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52
二、康有为和“公车上书” 154
三、维新运动在各地开展 157
四、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161
第三节 百日维新及其失败 164
一、百日维新 164
二、戊戌政变 167
第七章 义和团运动 172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72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172
二、义和团运动的高涨 177
第二节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英勇斗争 181
一、帝国主义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181
二、清政府的宣战和“东南互保” 184
三、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斗争 187
第三节 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义和团 192
一、清政府投降求和 192
二、《辛丑条约》的签订 194
第八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97
第一节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197
一、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深入与激烈争夺 197
二、清政府的“新政” 200
三、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201
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03
第二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206
一、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206
二、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爱国运动的兴起 210
三、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213
四、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建立 216
第三节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218
一、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治纲领 218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221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 224
四、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和立宪运动 227
第四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潮流高涨 230
一、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浪潮 230
二、同盟会领导的广州起义 232
三、保路运动蓬勃发展 234
第九章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236
第一节 武昌起义和各省响应 236
一、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建立 236
二、各省响应革命 244
三、帝国主义的干涉和袁世凯再起 248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和辛亥革命的失败 251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251
二、“南北和谈”与袁世凯窃取革命政权 255
三、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 259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61
第十章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历史的新曙光 266
第一节 袁世凯独裁统治与护国运动 266
一、资产阶级议会政治的幻想和“二次革命” 266
二、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 270
三、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 272
四、人民反袁情绪的高涨和护国运动 274
第二节 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军阀割据和护法运动 280
一、军阀割据与张勋复辟 280
二、段祺瑞的独裁与护法运动 284
三、军阀统治下人民灾难深重 287
第三节 中国边疆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289
一、反对英国侵略西藏的斗争 289
二、反对沙俄在我国北部边疆的侵略活动 291
三、反对沙俄对新疆的侵略 293
第四节 历史的新曙光 295
一、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295
二、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297
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00
四、马列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304
大事记 307
参考书目 332
后记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