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1
第二节 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命名及特点 3
第三节 病因与发病 4
第四节 病机 7
第五节 辨证 13
第六节 治疗 21
第七节 预防与调护 26
第二章 急症 30
第一节 高热 30
第二节 昏迷 38
第三节 厥脱 45
第四节 抽搐 51
第五节 喘促 55
第六节 出血 59
第七节 中暑 66
第八节 痧症 72
第九节 中风 77
第十节 真心痛 87
第十一节 暴泻 92
第十二节 中毒 96
第十三节 急黄 101
第三章 外感病证 106
第一节 感冒 106
第二节 风温 114
第三节 春温 123
第四节 湿温 130
第五节 暑温 138
第六节 疰夏 146
第七节 伏暑 151
第八节 秋燥 158
第九节 痢疾 164
第十节 霍乱 171
第十一节 疟疾 176
第一节 咳嗽 182
第四章 肺系病证 182
第二节 哮病 192
第三节 喘病 203
第四节 肺胀 211
第五节 肺痿 218
第六节 肺痨 223
第七节 肺痈 232
第八节 失音 237
第九节 鼻渊 243
第十节 咯血 251
第五章 心系病证 258
第一节 心悸 258
第二节 胸痹 266
第三节 不寐 275
第四节 多寐 282
第五节 健忘 287
第六节 癫证 295
第七节 狂证 301
第八节 痫证 306
第九节 百合病 314
第六章 脾胃病证 320
第一节 口味异常 320
第二节 口疮 326
第三节 口糜 332
第四节 噎膈 337
第五节 呃逆 344
附:嗳气 352
第六节 呕吐 353
第七节 吞酸 361
第八节 反胃 367
第九节 胃脘痛 373
第十节 胃缓 382
第十一节 痞满 389
第十二节 吐血 396
第十三节 腹痛 403
第十四节 便秘 410
第十五节 便血 416
第十六节 泄泻 422
第十七节 肠痈 431
第十八节 脱肛 436
第十九节 狐惑病 442
第七章 肝胆病证 449
第一节 黄疸 449
第二节 胁痛 458
第三节 鼓胀 467
第四节 积聚 477
第五节 眩晕 485
第六节 痉病 495
第七节 颤证 503
第八节 肝痈 508
第九节 疝气 514
第十节 郁证 522
第八章 肾系病证 530
第一节 水肿 530
第二节 淋证 538
第三节 癃闭 546
第四节 腰痛、腰酸 554
第五节 关格 563
第六节 遗尿 570
附:小便失禁 576
第七节 尿浊 578
第八节 尿血 584
第九节 耳鸣、耳聋 591
第十节 脱发 599
第十一节 遗精 606
附1 血精 614
附2 不射精 615
第十二节 阳痿 616
附:早泄 625
第十三节 不育症 626
附:缩阳证 634
第十四节 肾劳 635
第一节 瘿病 643
第九章 其他杂病 643
第二节 瘰疬 651
第三节 厥证 658
第四节 虚劳 664
附:早衰 673
第五节 痰证 674
第六节 饮证 680
第七节 痴呆 686
第八节 消渴 695
第九节 风湿痹 705
第十节 皮痹 713
第十一节 肌痹 719
第十二节 历节风 724
第十三节 痿证 731
第十四节 面瘫 738
第十五节 中风后遗症 743
第十六节 麻木 749
第十七节 头痛 754
第十八节 汗证 764
第十九节 内伤发热 771
第二十节 衄血 776
附:齿衄 782
第二十一节 瘾疹 782
第二十二节 脚气 788
第二十三节 紫癜 792
第二十四节 瘀证 797
第一节 血吸虫病 807
第十章 虫病 807
第二节 蛔虫病 813
第三节 绦虫病与囊虫病 819
第四节 蛲虫病 822
第五节 钩虫病 825
第六节 丝虫病 829
附录一 方剂索引 835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