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信理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苏)阿库利兴(П.К.Акульшин)等著;蔡长年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56
  • ISBN:
  • 页数:533 页
图书介绍:

序 9

目录 9

第一章 应用于现代电报和电话通信中的交变电流的频率 11

概说 11

§1.电报传输的频带 12

§2.电话传输的频带 13

§3.语言的中间频率和耳的灵敏度曲线 16

§4.电报和电话同时传送时的原理图 17

§1.通信线路的电特性 18

§2.架空线路的导线的电阻和电感 18

第二章 架空和电缆通信线路的参数 18

§3.线路的电容和绝缘电导 31

§4.架空线幻路的电参数 33

§5.通信电缆线路的电参数 34

第三章 电流和电压波沿均匀线的传播 38

§1.直流发信器之接入均匀线和入射波的概念 38

§2.电流和电压波从开路线终端的反射 40

§3.电流和电压波从短路线终端的反射 43

§4.在传输线终端接以电阻时电压波和电流波的反射 45

§5.有损耗的均匀传输线在稳定状态下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47

§6.电流和电压沿负载为波阻抗的均匀线的变化 50

§7.电流沿电路长度的衰减对于电话传输品质的关系 51

§8.均匀传输线衰减的计算 53

§9.决定β和α值的简化公式 57

§10.用测量传输线固有衰减的方法来决定铜线的绝缘电导 58

§11.电流和电压波沿均匀传输线传播的速度 59

§12.电流和电压波沿均匀传输线传播时波形的畸变 61

§13.不使电流或电压波形畸变的传输线 62

§14.交流电流的建立过程 62

§15.无畸变电路中建立过程的延续时间 65

§16.传输线波阻抗的频率特性 66

§17.均匀线的阻抗与它终端的负载的关系 68

§18.电路的工作衰减 72

§19.电路的工作衰减与传输线的固有衰减、终端负载和电流频率的关系 75

§20.工作衰减的变化范围·介入衰减的概念 76

§21.根据Zo和Z∞的测量数据求均匀传输线的一次参数 78

第四章 四端网络 81

§1.互易定理 82

§2.戴文宁定理 84

§3.四端网络的一般方程式和参数 85

§4.四端网络的特性阻抗和传输常数 87

§5.四端网络方程式的其他形式 91

§6.根据短路和空载输入阻抗的测量数据确定四端网络的特性阻抗和传输常数 92

§7.在特性阻抗匹配的原则下四端网络的叠接 93

§8.四端网络的重复阻抗和重复传输常数 94

§9.四端网络在重复原则下的叠接 97

§10.四端网络的输入阻抗 98

§11.四端网络基本电路的传输方程式和参数 100

§12.对称衰减器的设计 104

§13.四端网络的等效性 106

§14.工作衰减和介入衰减 110

§15.工作衰减和介入衰减的相加 115

§16.电话变量器 119

§17.转续变量器 123

§18.复杂四端网络参数的确定 129

§1.关于复合(不均匀)线路的概念 138

§2.复合线路视为无源不对称四端网络 138

第五章 由数个均匀段组成的线路 138

§3.复合线路的特性阻抗 142

§4.复合线路输入阻抗和特性阻抗变化的分析 143

§5.复合线路的固有衰减 146

§6.复合线路的工作衰减 149

§7.输入阻抗的计算方法 152

§8.具有重复周期性的不均匀线路 152

§9.分支线路 155

第六章 通信电缆的电特性 158

§1.利用增加电感的方法以减小线路的衰减 158

§2.蒲平加感线路的概念 161

§3.蒲平加感线路的传输常数 162

§4.蒲平加感线路的特性阻抗 165

§5.蒲平加感电缆线路的参数 167

§6.蒲平加感线路特性的计算举例 174

§7.蒲平加感电缆线路内的畸变和减小它们的方法 175

§8.沿加感电缆的通信距离的增大和加感制度 181

§9.加感电缆线路的多工利用 182

§10.加感电缆线路输入阻抗与第一线卷的位置关系 185

§11.由于加感节的不均匀性而发生的特性阻抗对标称值的偏差 190

§12.克拉卢勃加感电缆 194

§13.架空线路中的不加感介入电缆 199

§14.借助于转续四端网络以使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波阻抗匹配 207

§15.加感的介入电缆 210

§16.不加感电缆的复用 214

§17.同轴电缆的概念 215

第七章 电话线路间的相互干扰及其减低的方法 220

§1.在电话线路间引起相互干扰的原因 220

§2.不交叉线路间干扰方程式的推导 221

§3.在不交叉线路中近端干扰的变化对线路长度和电流频率的关系 224

§4.近端和远端电磁耦合系数的计算 228

§5.在电气上长的不交叉线路间的近端串音衰减 231

§6.关于线路交叉图及其符号的概念 233

§7.交叉线路间的近端干扰 235

§8.各种交叉图效果的研究 239

§9.按照悬挂电路的数目及电流频率决定交叉基本间隔的最大允许长度 241

§10.求近端交叉效果的表格的原理 244

§11.决定各种不同线路间近端串音衰减的例题 246

§12.由于基本间隔长度的不均匀而引起的近端附加干扰 252

§13.由于导线间距离不均匀而引起的近端附加干扰 254

§14.由于基本间隔长度不均匀和导线间距离不均匀而引起的近端总干扰 256

§15.由于在线路终端电磁波的反射而引起的近端附加干扰 257

§16.由于从第三线路终端反射而产生的近端附加干扰 258

§17.当交叉图改变和当线路杆面型式改变时在电话线路间的近端干扰 262

§18.不交叉线路间的远端干扰 262

§19.交叉线路间的远端干扰 264

§20.由于基本间隔的长度的不均匀在线路远端产生的附加干扰 265

§21.由于导线间距离不均匀在远端产生的附加干扰 266

§22.经过第三线路的干扰的概念 267

§23.在没有交叉时经过第三线路的远端干扰 268

§24.当线路I或者线路II有交叉时经过第三线路的干扰 270

§25.关于经过第三线路在远端产生组合干扰的理论 271

§26.当线路I和II按不同指数交叉时通过第三线路的干扰 273

§27.交叉区的联接和从各交叉区来的电流的加法的原理 275

§28.决定从n个交叉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远端干扰的公式的推导 276

§29.当二线路的交叉图中有比相互防卫指数小的相同指数时经过第三线路的干扰 278

§30.当交叉图中有一对最大的相同指数时经过第三线路的干扰 279

§31.当交叉图中包含二对或更多对最大相同指数时通过第三线路的干扰 280

§33.决定通过第三线路的远端干扰的计算公式,表格和例子,以及实验数据 283

§32.第三线路交叉的作用 283

§34.由于基本间隔长度不均匀经过第三线路产生的附加干扰 288

§35.由于导线垂度不均匀经过第三线路的附加干扰 290

§36.电缆的平衡 291

§37.在电缆中电路间的串音衰减 302

第八章 电报线路中的不稳定过程 306

§1.概说 306

§2.海维赛德的算子运算法 306

§3.单位电压·暂态导纳 307

§4.重叠法 309

§5.卡尔生积分 310

§6.四端网络中电流的增长 312

§7.傅立叶重积分法 314

§8.用傅立叶重积分法表示各种脉冲电动势 316

§9.以傅立叶重积分法表示电流强度 321

§10.确定复杂线路中电流增长曲线的阿库利兴法 324

§11.某些周期性发送的频谱 325

§12.确定各种线路中电流增长曲线的示例 329

§13.电报导线终端电流增长曲线的确定 332

§14.确定线路终端的电流增长曲线的实用原理 333

§15.上述确定电流增长曲线方法的试验校核 336

§16.当线路为非均匀性时电报线路终端电流增长速度的确定 339

§17.比较不均匀线路的电特性与均匀线路电特性时的实用原则 340

§18.重叠法和输入电流曲线的作法 340

§19.正弦电动势的频谱 342

第九章 二端网络 346

§1.二端网络的概念 346

§2.倒量和倒量性二端网络 346

§3.等效和等效性二端网络 348

§4.最简单的电抗二端网络 349

§5.电抗二端网络的一般形式 355

§6.电抗二端网络的简化 359

§7.分析电抗二端网络特性的规则 360

§8.按照所给的阻抗的频率特性来实现二端网络 362

§9.由电阻和电抗元件组成的二端网络 363

§1.电滤波器的概念 367

第十章 电滤波器 367

§2.通过条件 368

§3.定K型滤波器 370

§4.m型滤波器 377

§5.两个系数的m型导出滤波器 388

§6.mm'型滤波器 395

§7.理想变量器在非对称滤波器的设计中的应用 397

§8.滤波器的协同工作 400

§9.当滤波器元件中有损耗时的衰减常数和相位常数 408

§10.设计滤波器的方法和例子 416

§11.滤波器的工作衰减 423

§12.桥型滤波器 428

§13.晶体滤波器 432

第十一章 均衡回路 450

§1.均衡回路的用途 450

§2.Γ型幅度均衡回路 450

§3.关于Γ型幅度回路计算公式的推导 453

§4.Γ型幅度回路计算举例 456

§5.应用Γ型幅度回路作为仿真线 457

§6.桥型幅度均衡回路 457

§7.由一个二端网络组成的幅度均衡回路 459

§8.相位均衡回路 464

§9.相位回路基本方程式的推导 466

§11.按已知的相位常数的频率特性设计相位回路的方法 469

§10.相位均衡回路的设计方法 469

§12.相位回路设计公式的推导 474

§13.相位回路设计举例 479

§14.按已知迟延时间的频率特性来设计相位回路的方法 482

附录Ⅰ.用计算尺计算复数的方法 487

§1.用计算尺计算复数的原理 487

§2.第一类型计算尺的规则 488

§3.第二类型计算尺的规则 489

附录Ⅱ.实宗数和复宗数三角函数和双曲线函数表 491

附录Ⅲ.交叉铜线线路间的近端附加串音衰减值与相互防卫图和电流频率的关系 519

附录Ⅳ.运算方程式及其解 525

附录Ⅴ.矩阵计算法 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