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1 电视技术和图像通信的融合 1
1.2 数字电视与图像通信的关键技术 2
1.3 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 4
1.4 图像通信的进展 7
1.5 数字电视与图像通信的研究课题 9
第二章 视频图像信号的数字化 11
2.1 模拟视频图像信号及其技术参数 11
2.2 视频图像信号的取样 15
2.3 量化及量化误差 21
2.4 PCM 编码 25
2.5 电视信号取样结构 26
2.6 分量电视信号 PCM 编码参数的选择 29
2.7 复合彩色全电视信号 PCM 编码参数选择 33
2.8 数字图像的格式变换--抽选和内插 37
2.9 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 41
第三章 模拟电视信号的数字处理技术 43
3.1 概述 43
3.2 电视信号的谱分析 45
3.3 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的分离 50
3.4 PAL 色度信号的数字解调 59
3.5 电视信号的数字增强技术 63
3.6 模拟电视机中数字处理系统介绍 68
3.7 电视接收机的总线控制方式(IM 总线及 I2C 总线) 73
第四章 图像压缩编码 76
4.1 概述 76
4.2 图像预测编码技术 77
4.3 图像变换编码技术 86
4.4 统计编码 95
4.5 矢量量化编码 103
4.6 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的新进展 105
第五章 图像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 109
5.1 电视电话及会议电视压缩编码标准--H.261 建议 109
5.2 JPEG 建议 118
5.3 MPEG 国际标准概述 125
5.4 MPEG-1 的算法特点 130
5.5 MPEG-2 编码标准 132
5.6 低码率图像压缩编码标准 H.263 147
5.7 多媒体通信的有关标准--MPEG-4 及 MPEG-7 150
第六章 声音压缩编码 154
6.1 概述 154
6.2 基于参数及波形编码的低码率混合编码方法 162
6.3 子带编码 166
6.4 MPEG 音频压缩编码标准 171
6.5 Dolby AC-3 数字音频压缩编码技术 175
7.1 概述 179
第七章 数字电视传输技术 179
7.2 数字电视信号的基带处理 180
7.3 数字电视信号的载波传输 182
7.4 纠错编码概述 191
7.5 线性分组码 193
7.6 循环码或循环冗余检测码 198
7.7 里德-索罗门码(外码) 205
7.8 交织器及去交织器 210
7.9 卷积编码与维特比解码 211
7.10 编码与调制的结合--TCM 格状编码调制 216
7.11 OFDM(正交频分复用)调制 223
7.12 加密(Encryption)及条件接收原理 226
第八章 电视电话系统 228
8.1 概述 228
8.2 静止图像可视电话系统 229
8.3 采用 H.261 图像压缩编码的活动图像电视电话系统 234
8.4 采用 H.324 建议的多媒体电视电话系统 236
8.5 H.324 终端组成的电视电话系统的实现 243
8.6 H.223 复用协议及传输帧结构 248
第九章 会议电视系统 250
9.1 概述 250
9.2 会议电视系统及有关国际标准简介 251
9.3 H.320 会议电视系统 254
9.4 会议电视的组网 258
第十章 数字电视广播系统 261
10.1 概述 261
10.2 卫星数字电视广播的 DVB-S 系统 263
10.3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的 DVB-C 系统 268
10.4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 DVB-T 系统 270
10.5 日本的综合业务数字地面广播(ISDB-T)系统 277
10.6 数字视盘 DVD 278
第十一章 高清晰度电视(HDTV) 284
11.1 高清晰度电视概述 284
11.2 ATSC 系统综述 285
11.3 ATSC 视频、音频子系统及辅助数据业务 287
11.4 业务复用及传送子系统 290
11.5 RF(射频)/传输子系统 294
11.6 ATSC 接收机特性 304
第十二章 交互电视与多媒体通信 313
12.1 概述 313
12.2 HFC 视频点播系统 316
12.3 基于以太网的 VOD 系统 318
12.4 基于多种网络的多媒体 VOD 系统 319
12.5 基于 ADSL 的电话网交互式电视系统 320
参考文献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