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1
脾胃的生理及其与其它脏腑的关系 10
脾的生理 10
脾的解剖形态 10
脾脏的阴阳五行归类 11
脾的生理功能 13
脾的生理特点 18
胃的生理 19
胃的解剖形态 19
胃的阴阳五行归类 20
胃的生理功能 20
胃的生理特点 21
脾与胃之间的关系 22
脾与心的关系 23
脾胃与其他脏腑之间的关系 23
脾与肺的关系 24
脾与肝的关系 24
脾与肾的关系 25
脾胃病的病因、病理与辨证 26
脾胃病的病因 26
六淫 26
七情 28
饮食劳倦 29
其他因素 29
脾胃病的病理 30
邪正盛衰 30
脏腑失调 31
阴阳偏盛偏衰 32
升降失宜 34
辨虚实 35
脾胃病的辨证 35
辨寒热 37
辨气血津液 38
辨脏腑兼证 40
脾胃病的治疗原则 41
调理升降 41
调脾胃,贵在升降 41
调四旁,斡旋中州 42
调整阴阳 44
扶脾阳与养胃阴 44
燥脾湿与清胃热 45
补虚泻实 46
宜饮食适量,忌暴饮暴食 47
宜饮食有节,忌食不卫生 47
脾胃病的饮食宜忌与生活调摄 47
饮食宜忌 47
宜五味不偏,忌偏食异食 48
宜冷热相宜,忌寒温不调 49
宜顺应四时,忌违背自然 49
宜细嚼慢咽,忌狼吞虎咽 50
宜饭后轻微活动,忌剧烈活动 51
进餐宜轻松情志、忌思、怒进餐 51
劳逸适度 52
配合食疗 52
生活调摄 52
调畅七情 52
脾胃学说的临床应用 55
脾气虚弱证 55
脾阳不振证 59
脾虚气陷证 62
脾不充血证 66
脾阴不足证 70
脾虚湿阻证 72
脾虚饮停证 74
脾虚痰盛证 77
脾虚水泛证 80
脾虚气滞证 83
脾虚阴火证 85
湿邪困脾证 88
寒湿困脾证 92
湿热蕴脾证 94
胃气虚寒证 98
胃阴不足证 102
胃失和降证 105
胃气上逆证 109
胃火上逆证 113
热邪阻胃证 117
胃热伤络证 120
寒邪阻胃证 124
寒热阻胃证 127
食滞阻胃证 130
湿浊阻胃证 133
痰热阻胃证 137
瘀阻胃络证 139
痰瘀阻胃证 142
脾胃虚寒证 145
胃肠燥热证 151
胃肠积滞证 155
饮留胃肠证 159
胃肠蓄血证 162
肝胃不和证 165
肝胃阴虚证 168
肝火犯胃证 171
胆热犯胃证 175
肝脾失调证 178
肝脾血瘀证 182
心脾气虚证 186
心脾血虚证 190
心脾积热证 193
肺胃阴虚证 196
肺脾两虚证 199
脾肾阳虚证 202
当代著名老中医对脾胃学说的贡献 207
施今墨 207
叶熙春 210
孔伯华 214
汪逢春 217
蒲辅周 218
朱卓夫 225
张泽生 226
岳美中 232
黄文东 239
黄一峰 242
章次公 245
李聪甫 247
金寿山 249
董德懋 252
邓铁涛 258
董建华 263
脾胃学说的现代研究概况 271
脾虚证的实验研究 271
脾胃理论在临床各科的应用 282
脾胃病常用方药的现代研究 321
方剂索引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