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编写说明 1
代序 探讨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劳动力转移道路 1
第一章 研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方法 1
第一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1
第二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概念 10
第三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理论 15
第四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方法 20
第二章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23
第一节 农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基本理论 23
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供给分析 30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需求分析 40
第三章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 48
第一节 研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与规模的意义 48
第二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 52
第三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 56
第四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与规模的辩证关系 59
第五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 69
第四章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产业选择 76
第一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产业选择的关系 76
第二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产业选择的思路 83
第五章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技术选择 97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就业构成 97
第二节 中国农村非农产业的技术层次 103
第三节 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技术选择的地区差异 113
第四节 未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技术选择 122
第六章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地域选择 127
第一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地域转移的主要形式 127
第二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地域转移的理论分析 128
第三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地域转移的现实选择 143
第四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地域转移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 154
第一节 兼业型转移方式 163
第七章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 163
第二节 专业型转移方式 172
第三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的变比 179
第八章 资金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183
第一节 工资率、工资总额与劳动力转移 183
第二节 资金构成与劳动力转移 187
第三节 扩大再生产中的资金与劳动力转移 192
第九章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益 201
第一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经济效益 202
第二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微观经济效益 209
第三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益下降趋势 217
第十章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素质 222
第一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222
第二节 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分析 228
第三节 改革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234
第一节 宏观调节的意义与原则 245
第十一章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调节 245
第二节 宏观调节的主要内容 250
第三节 宏观调节的主要手段 255
第十二章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经验 260
第一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30年历程 260
第二节 后10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程 271
第三节 历史启迪 277
第十三章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国际经验 286
第一节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概况 286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概况 296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转移国际比较的启示 305
第四节 借鉴国际经验,积极探索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道路 319
第十四章 西方迁移兼业理论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 326
第一节 西方迁移理论 329
第二节 西方兼业理论 335
第三节 浅析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