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的指导思想 1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本质和任务 10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意义 10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的本质 14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18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的表现形式和效力 21
第五节 刑事诉讼法和其他部门法律的关系 23
第六节 剥削阶级刑事诉讼法的反动本质 25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29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29
第二节 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严格遵守法定的诉讼程序 31
第三节 必须依靠群众 32
第四节 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35
第五节 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37
第六节 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40
第七节 各民族公民都有权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42
第八节 两审终审制 44
第九节 公开审判 45
第十节 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47
第十一节 人民陪审员陪审制 50
第十二节 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53
第十三节 有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应追究 54
第十四节 对外国人追究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 55
第四章 刑事诉讼中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当事人 57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的人民法院 58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人民检察院 64
第三节 刑事诉讼中的公安机关 69
第四节 回避 70
第五节 自诉人 72
第六节 被告人 75
第五章 管辖 79
第一节 管辖的概念 79
第二节 职能管辖 80
第三节 审判管辖 83
第六章 辩护 89
第一节 辩护的概念和意义。必须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 89
第二节 辩护制度和律师制度的发展 92
第三节 辩护人的责任及其在诉讼中的地位 96
第四节 辩护人的范围。辩护的种类。辩护人的权利 99
第七章 证据 103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103
第二节 证明的对象 107
第三节 证据的分类 109
第四节 运用证据的指导原则 112
第五节 收集证据 122
第六节 审查判断证据 126
第七节 物证、书证 129
第八节 证人证言 135
第九节 被害人陈述 138
第十节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141
第十一节 鉴定结论 145
第十二节 勘验、检查笔录 150
第一节 强制措施的性质、目的和意义 152
第八章 强制措施 152
第二节 采用强制措施应当坚持严肃和谨慎相结合的方针 154
第三节 我国刑事诉讼中强制措施制度的发展 156
第四节 逮捕 159
第五节 拘留 162
第六节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和拘传 166
第九章 附带民事诉讼 168
第十章 立案 173
第一节 立案的概念和意义 173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174
第三节 对于控告、检举、自首的接受和审查。立案和不立案 178
第一节 侦查的概念和意义 181
第十一章 侦查 181
第二节 侦查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客观、全面、及时 183
第三节 讯问被告人 184
第四节 询问证人 187
第五节 勘验、检查 190
第六节 搜查 195
第七节 扣押物证、书证 196
第八节 鉴定 198
第九节 通缉 199
第十节 侦查终结 200
第十二章 提起公诉 203
第一节 提起公诉的任务和意义 203
第二节 对案件的审查 204
第三节 提起公诉 206
第四节 免予起诉 209
第五节 不起诉 211
第十三章 第一审程序 213
第一节 第一审程序的任务和意义 213
第二节 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案件的审查 215
第三节 开庭审判前的准备工作 217
第四节 法庭审判的程序 220
第五节 判决和裁定 228
第六节 自诉案件的审判程序 231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234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的任务和意义 234
第二节 提出上诉、抗诉的程序 240
第三节 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审判 246
第十五章 死刑复核程序 254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的任务和意义 254
第二节 对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260
第三节 对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263
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 266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任务和特点 266
第二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269
第三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审判 274
第十七章 执行 276
第一节 执行的任务和意义 276
第二节 执行的机关和程序 278
第三节 执行中发生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程序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