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1
第一节 刑事诉讼的概念 1
第二节 刑事诉讼形式的历史类型 2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4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6
第五节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 6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9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刑事诉讼法的发展 9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刑事诉讼法的发展 21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任务 28
第一节 指导思想 28
第二节 任务 37
第四章 基本原则 40
第一节 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 43
第二节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职权 43
第二节 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47
第四节 依靠群众 48
第五节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49
第六节 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52
第七节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54
第八节 有权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56
第九节 两审终审制 58
第十节 审判公开 59
第十一节 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61
第十二节 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64
第十三节 不能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追诉 68
第十四节 追究外国人的犯罪适用本法 69
第五章 管辖 72
第一节 管辖的概念和意义 72
第二节 立案管辖 73
第三节 审判管辖 76
第六章 回避 83
第一节 回避的概念和意义 83
第二节 回避的种类和原因 84
第三节 回避的程序和后果 88
第七章 辩护 92
第一节 辩护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概况 92
第二节 辩护的概念和辩护权 94
第三节 委托辩护人和指定辩护人 95
第四节 辩护人的地位、立场和任务 99
第五节 辩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103
第八章 证据 109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109
第二节 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 113
第三节 证明对象和举证责任 120
第四节 重证据,不轻信口供,严禁刑讯逼供的原则 124
第五节 证据的收集 129
第六节 证据的审查判断 133
第七节 诉讼理论上对证据的分类 146
第九章 强制措施 158
第一节 强制措施的概念和意义 158
第二节 强制措施的种类 162
第三节 人民检察院的审查批捕 170
第十章 附带民事诉讼 173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意义 173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176
第三节 人民法院对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 179
第十一章 期间送达 181
第一节 期间 181
第二节 送达 188
第十二章 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 190
第一节 当事人 190
第二节 其他诉讼参与人 192
第一节 立案的概念和意义 197
第十三章 立案 197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 199
第三节 立案的条件 201
第四节 立案的程序 203
第十四章 侦查 206
第一节 讯问被告人 208
第二节 询问证人 211
第三节 勘验、检查 214
第四节 搜查 217
第五节 扣押物证、书证 218
第六节 鉴定 219
第七节 通缉 220
第八节 侦查终结 220
第一节 审查决定起诉 224
第十五章 提起公诉 224
第二节 起诉、免予起诉和不起诉 226
第三节 出庭支持公诉 230
第十六章 审判组织 234
第一节 合议庭 235
第二节 审判委员会 236
第十七章 第一审程序 238
第一节 公诉案件 238
第二节 自诉案件 252
第十八章 第二审程序 256
第一节 上诉和抗诉 256
第二节 对上诉、抗诉案件的审判 262
第三节 上诉不加刑原则 264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267
第十九章 死刑复核程序 267
第二节 死刑复核程序 270
第三节 死刑缓期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276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颁布以后其他法律法令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规定 278
第二十章 审判监督程序 284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284
第二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289
第三节 依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审理 293
第二十一章 执行 295
第一节 执行的概念和意义 295
第二节 判决和裁定的执行 296
第三节 执行过程中的诉讼问题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