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侠史寻踪 1
第一节 侠的起源 1
第二节 驰骋于列国纷争中的先秦之侠 4
一 外交之侠 5
二 刺客之侠 8
三 卿相之侠 10
四 诸子之侠 12
五 民间报国之侠 14
六 民间隐侠 15
第三节 势盛力强的两汉之侠 16
一 闾巷布衣之侠 18
二 亦官亦侠的官侠 22
三 以势逞强的豪侠 24
第四节 三国魏晋的乱世之侠 25
一 乡党、宗教首领之侠 26
二 轻财好施之侠 28
三 伪冒之侠 29
第五节 形成任侠狂潮的隋唐之侠 31
一 任气逞志的文人之侠 33
二 为民除暴主持公道的官侠 34
三 报国女侠 36
四 纵情声色的冒牌之侠 37
第六节 专制统治下日渐衰微的宋元明清之侠 38
第七节 掀起浩荡余风的晚清之侠 55
一 勇抗外寇之侠 56
二 镖师之侠 57
三 劫富济贫的盗侠 60
四 域外华人之侠 61
五 维新、革命党之侠 63
六 民间侠风余绪 68
第二章 侠意识观念的渊源、发展与流变 71
第一节 春秋战国:侠意识观念的萌生期 73
第二节 两汉:侠意识观念的定型期 80
第三节 宋元明清:侠意识观念的丰富发展期 82
第三章 侠观念与诸家思想的关系 90
第一节 侠观念与墨家思想的关系 90
第二节 侠观念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93
第三节 侠观念与道家思想的关系 97
第四节 侠观念与佛家思想的关系 99
第四章 侠的类别 102
第一节 救人急难侠节高尚的义侠 103
第二节 壮怀激烈奋身践义的刺客之侠 107
一 遵奉受恩图报、厚酬知遇之义 107
二 遵奉助善保善除恶之义 108
三 遵奉为天下除害、拯救万民之大义 111
第三节 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盗侠 113
第四节 侠骨英风气夺须眉的女侠 119
第五节 浸染侠气的“准侠” 127
第六节 名不符实冒侠名作恶的伪侠 137
第一节 扶危济因 舍己助人 144
第五章 侠义壮举 144
第二节 见义勇为 惩治奸恶 149
第三节 重义轻利 慷慨好施 153
第四节 肝胆倾交 义重如山 156
第五节 守信重诺 一言九鼎 161
第六节 有仇必报 有恩必酬 163
第六章 侠的武德修养 171
第一节 侠的授徒、择师之德 174
第二节 侠的施武之德 176
第三节 武侠的处世之德 180
第七章 侠的绝技神功 183
第一节 徒手格斗神功 185
第二节 运用兵器神功 187
第三节 运用暗器神功 188
第四节 点穴神功 192
第五节 大力神功 193
第六节 神奇的气功 195
第七节 其他神功 197
第八章 侠的奇智奇谋 200
第一节 救危救困奇谋 201
第二节 破敌奇谋 206
第三节 复仇除恶奇谋 207
第四节 比武奇谋 211
第九章 侠的奇节异行 215
第一节 奇特崇高的人生价值取向 215
第二节 对侠义规范的超常格守 218
第三节 超越世俗的奇特的处世行为 224
第四节 游戏人间的奇行趣事 228
第十章 侠的负面行为 231
第一节 悖于正道获取资财 231
第二节 恃强称霸,肆意施暴 233
第三节 复仇过当,恃强滥杀 236
第四节 行事粗豪过度,悖于人性 237
第五节 行事偏执,伤害无辜 240
第十一章 侠的结局 245
第一节 以身殉义 245
第二节 走上起义道路 247
第三节 遭封建统治者镇压 250
第四节 被邪恶势力所害 251
第五节 归隐世外 255
第六节 改节转向 257
第七节 堕落成流氓 259
第八节 终生为侠 261
第十二章 中华民族的侠崇拜现象 264
第一节 侠崇拜的类型及表现 265
第二节 侠崇拜者的三个群体 269
第三节 侠崇拜的性质和特点 274
第四节 侠崇拜产生的作用及影响 276
第五节 侠崇拜产生的原因 280
主要参考书目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