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日本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3 1
目 录 1
第一章 敢为天下先的金融奇才 1
第一节 两位一体:市场操作者和思想家 2
第二节 索罗斯生平梗概 3
第三节 索罗斯的著述 7
第二章 失败哲学家之再起——建立“反射理论” 12
第一节 “经济学很难成为一门科学” 12
反均衡理论思辩 12
否定完全竞争理论 15
供求理论的致命弱点 15
自由市场的缺陷 17
第二节 索罗斯理论的出发点——不完全理解 24
人们对事物的理解本质上是不完全的 24
自相干扰 25
根本原因 25
不完全理解只能被部分测量 26
相信我们的虚妄 27
第三节 反射概念 30
反射函数 30
鞋带理论—黑格尔唯心辩证法与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结合 31
反射与均衡 31
反射与历史变化 32
第四节 “科学统一性学说”质疑 33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33
人类事务的不确定性因素 34
真与假以外的第三种类型:反射性 35
坚持统一方法论的前提条件 37
反射性理论探索思维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38
第五节 对索罗斯社会历史价值观的分析与探讨 40
解析作用 41
警示作用 42
指导作用 42
第三章 走在曲线的前面——索罗斯投资理论 49
第一节传统股市投资理论 49
技术分析 49
基本分析 53
对技术分析与基本分析的批评 54
相反理论 55
股市是证明反射理论的最佳起点 57
第二节 索罗斯的股市投资理论 57
对传统理论的批判 58
股市投资理论的建立 60
案例 63
第三节 外汇市场投资理论 71
外汇市场的持续反射现象 71
多因素互动模型 73
案例——卡特恶性循环和里根良性循环 77
第一节 量子基金及其操作手法 1 78
第七章 量子基金 78
第四节 对索罗斯的访谈 83
第四章 索罗斯货币银行理论(一)——信用与管制 104
第一节 放款与抵押品之间的反射关系——信用循环 104
“实质经济”与“金融经济”的划分 105
关于“抵押品”的定义 105
信用循环的反射过程 106
我们在循环中的位置 107
第二节 金融管制与经济体之间的反射关系——管制循环 108
竞争者与管制者 108
管制者与其所管制经济之间的反射关系 109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 111
第三节 里根大循环 111
大循环的形成 112
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 114
里根大循环模型分析 115
第五章 索罗斯货币银行理论(二)——银行体系的演变 122
第一节 反射与国际债务危机 122
美国银行的成长 123
第一次石油危机 125
第二次石油危机 129
结论 131
第二节 央行集体贷款的发展 134
各国央行对国际债务危机的集体干预 134
集体贷款制度的特点 135
美联储的干预 137
第三节 银行体系演变中的反射现象 137
美国银行业的调整 138
对反射现象的分析 142
第六章 关于政策及制度改革建议 148
自由市场的缺陷 148
第一节 论自由市场与管制 148
管制的缺陷 150
过度不稳定只有通过管制才能制止 150
第二节 走向世界中央银行 151
区分经济政策与制度改革 152
四个领域的制度改革 152
国际性解决方案——建立世界中央银行 152
欧洲经济与货币统一化的过程 158
第三节尝试与探索——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及欧元 158
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及欧元之分析与探讨 168
量子基金的产生 179
量子基金的业绩 180
量子基金的结构 181
量子基金的避险措施 183
量子基金的特点 184
索罗斯的投资操作理念 185
量子基金的未来目标 187
第二节 关于量子理论的一些注释 188
第一节 周旋于日本市场 192
1987年的大崩盘 192
第八章 日元、英镑之战 192
日本的盛衰过程 193
对美国及世界的影响 194
1994年再度折戟 195
第二节 英镑大战:打败英格兰银行 197
英格兰银行 197
欧洲汇率机制 198
英镑危机始末 200
信息泄露 201
洞察天机 201
勇建豪仓 202
事件强化 204
关于外汇投机 205
第九章 亚洲金融风暴 206
第一节 东南亚金融体制 206
汇率制度单一 207
汇率制度缺乏弹性,汇率波动幅度小 207
金融自由化进程过快 207
外资流入严重失控 208
经济结构调整严重滞后 208
过分依赖外资 209
第二节 泰铢贬值 210
第三节 亚洲国家经济危机 215
菲律宾 215
马来西亚 215
新加坡 217
印度尼西亚 218
韩国 220
香港 222
第四节 索罗斯论中国大陆经济形势 225
第五节 亚洲金融风暴的中流砥柱——中国 227
企业对策 230
允许中资企业保留外汇收入 230
鼓励国际市场直接融资 231
中国继续开放金融市场 231
第七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作用 238
第八节 虚妄之战 242
折戟香港 242
玩火俄罗斯 252
陷入困境 254
一蹶不振还是东山再起? 255
“开放社会”的来源 257
第一节 开放社会的概念 257
第十章 开放社会 257
更高级、先进的社会组织形式 259
中间地带的共同价值 259
开放社会的准则 260
成功不是坚持信仰的唯一基础 262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威胁论 264
重新定位:注意力从东方转到西方 265
新的敌人 267
经济稳定 271
社会达尔文主义 272
国际关系 273
全球资本主义的崩溃 276
第三节 开放社会的原始形态——索罗斯基金网络 277
开放社会的重要特征——自发产生,无中央控制 277
通向开放社会的重要工具和基础设施 280
第十一章 论世界秩序 282
第一节 重建世界秩序 282
西方社会价值的丧失 282
世界秩序 284
国际关系中的反射现象 286
“国家之间没有原则,只有利益”的价值观不能作为国际关系的指导原则 286
第二节 对波斯尼亚的看法和行动 289
对和平的看法 289
萨拉热窝开放社会基金会 290
再度被蒙蔽 291
第三节 捷克“1977宪章运动”的支持者和缅甸“斯洛克”的反对者 293
1977宪章运动 294
缅甸国家党和“斯洛克”(SLORC) 294
第十二章 索罗斯的人道主义观点 298
第一节 毒品战大辩论 298
两项提案的通过 298
毒品战专家的攻击 299
索罗斯的反击 299
捐助的作用 300
无毒品的美国无异于乌托邦梦想 301
索罗斯的主张 302
第二节 “新美国计划”:资助合法移民 304
美国议会对合法移民问题的攻击 304
一个开放社会要开放边界 305
合法移民应当有一个社会保障安全网 306
第三节 对死亡文化的影响 307
抽象的原因 307
个人原因 309
死亡项目的使命 310
为什么叫作“死亡项目” 311
医院不是死亡的好地方 312
关于医生协助自杀和安乐死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