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脑桥小脑角(CPA)区手术的历史 1
一、CPA肿瘤的描述和首次手术尝试 1
二、手术效果的提高和标准化肿瘤全切术的引入 2
三、术中保留面神经手术技巧的改进 3
(一)经迷路入路 3
(二)经岩骨入路 4
(三)经颅中窝入路 4
四、CPA肿瘤手术神经功能安全保留的现代阶段 4
(一)听力的保留 5
(二)放射外科学 5
第2章 乙状窦后入路脑桥小脑角的显微解剖 7
一、颅后窝 7
二、脑桥小脑角 7
(一)小脑表面 7
(二)小脑脑干的间隙 8
(三)小脑动脉 9
三、第四脑室 14
四、三组神经血管复合体 14
五、上组神经血管复合体 16
(一)三叉神经根解剖 17
(二)上组神经血管复合体血管压迫的解剖 19
(三)动脉关系 20
(四)静脉关系 25
(五)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 25
六、中神经血管复合体 29
(一)听神经瘤的解剖 29
(二)内听道解剖关系 29
(三)乙状窦后入路 29
(四)脑干的毗邻关系 32
(五)小结:听神经瘤的解剖 35
七、中组神经血管复合体中血管压迫的解剖 43
(一)蜗神经及前庭神经压迫症状 45
(二)膝状神经痛 47
八、下组神经血管复合体 47
(一)神经毗邻关系 49
(二)舌咽神经痛的解剖 50
(三)血管的毗邻关系 52
(四)下组神经血管复合体的血管压迫 52
九、累及多组神经血管复合体的肿瘤 53
十、第四脑室膜髓帆入路 59
第3章 脑桥小脑角及其周围结构的神经病理学 61
一、前言 61
二、外周神经系统病理学 61
(一)神经鞘瘤 61
(二)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PNST) 63
三、自主神经系统病理学 63
颈鼓副神经节瘤 63
四、脑膜病理学 64
(一)脑膜瘤 66
(二)血管外皮细胞瘤 66
(三)血管母细胞瘤 69
(四)软脑膜黑色素细胞病变 69
(五)脑膜增生和实体转移瘤 71
(六)急性细菌性化脓性脑膜炎 71
(七)结核性脑膜炎 71
(八)结节病 73
(九)曲霉菌病 75
(十)隐球菌病 75
(十一)囊尾幼病 75
(十二)棘球蚴病(包虫病) 75
五、颅底病理学 77
(一)骨纤维发育不良 77
(二)动脉瘤样骨囊肿 77
(三)骨软骨瘤 77
(四)成软骨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 77
(五)软骨肉瘤 77
(六)脊索瘤 78
(七)内淋巴囊肿瘤 78
六、鞍区的病理学 80
(一)垂体腺瘤 80
(二)垂体癌 80
(三)腺垂体嗜酸性垂体细胞瘤 81
(四)垂体细胞瘤 81
(五)神经垂体的颗粒细胞瘤 81
(六)颅咽管瘤 82
(七)鞍区的黄色肉芽肿 83
七、神经胶质瘤的病理学 83
(一)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83
(二)黏液样星形细胞瘤 84
(三)室管膜瘤 84
八、第四脑室脉络丛的病理学 86
(一)脉络丛乳头状瘤 86
(二)脉络丛癌 87
九、造血系统的病理学 87
(一)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87
(二)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88
(三)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88
十、生殖细胞病理学 88
(一)生殖细胞肿瘤 89
(二)个体发育不良性瘤样囊肿 91
十一、血管及循环系统的病理学 92
(一)动静脉畸形 92
(二)囊状动脉瘤 93
(三)缺血性脑梗死 93
(四)高血压病和脑出血 93
(五)血管炎 95
第4章 脑桥小脑角手术入路 99
一、颅中窝入路 99
标准的颅中窝入路 99
二、扩大经颅中窝入路 101
三、经迷路入路及其改良术式 102
(一)手术技术 102
(二)乳突切开术 102
(三)迷路切除术 102
(四)手术结果 103
四、迷路后入路 103
五、部分经迷路入路 103
六、经耳蜗入路 104
七、联合入路 104
(一)经迷路-乙状窦后联合入路 104
(二)经迷路-小脑幕入路 104
八、乙状窦后入路 104
(一)入路的优点 104
(二)体位和麻醉注意事项 105
九、麻醉注意事项 105
(一)半坐位体位 105
(二)标准器械设备(所有脑桥小脑角手术需用到的) 109
(三)皮肤切开和开颅 109
(四)硬脑膜切开 111
(五)止血、硬膜缝合和乳突封闭 113
(六)颅后窝骨质重建 115
十、乙状窦后入路的缺点 115
(一)内听道底显露的限制 115
(二)小脑牵拉 115
(三)术后头痛 116
(四)颅腔积气和张力性气颅 118
第5章 前庭神经鞘瘤 123
一、流行病学 123
二、前庭神经鞘瘤生物学 123
(一)分子遗传学 124
(二)NF-2蛋白 124
三、前庭神经鞘瘤的发病机制 125
(一)前庭神经鞘瘤的起源 125
(二)肿瘤的起源神经 125
(三)肿瘤的起源位点 125
(四)生长模式和生长速度 126
四、分型 127
五、神经影像 128
六、临床表现 132
七、前庭神经鞘瘤患者的治疗 136
(一)非手术的治疗处理 136
(二)前庭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 138
(三)术前检查 139
(四)经乙状窦后入路治疗前庭神经鞘瘤 139
(五)复发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 208
(六)面神经保护的影响因素 217
(七)前庭神经鞘瘤和听力 221
(八)前庭神经鞘瘤的放射治疗 246
(九)前庭神经鞘瘤放疗失败后的手术切除 247
第6章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和其他双侧脑桥小脑角肿瘤 263
一、Ⅱ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2) 263
(一)诊断标准 263
(二)遗传学 263
(三)临床表现 263
(四)一般治疗 268
(五)大型前庭神经鞘瘤(VSs) 274
(六)小型前庭神经鞘瘤(VS),残存有效听力 274
(七)保留有听力侧的肿瘤手术 278
(八)个人经验 282
(九)鉴别诊断 288
二、其他双侧CPA肿瘤 295
三、听力康复 304
(一)适应证 304
(二)置入假体 304
(三)技术 304
(四)并发症 308
(五)重建 308
(六)结果 308
(七)新进展 310
第7章 脑膜瘤 311
一、脑桥小脑角脑膜瘤 311
(一)流行病学 311
(二)发病机制和病理学 311
(三)分类 313
(四)神经影像 317
(五)临床表现 324
(六)临床检查 326
(七)治疗 326
二、内听道前和内听道下型脑膜瘤 333
三、累及IAC的脑膜瘤 339
四、内耳道内脑膜瘤 345
五、岩骨内脑膜瘤 347
(一)术后处理 349
(二)结果 349
(三)肿瘤复发 349
(四)非典型和间变型脑膜瘤 350
六、多发性脑膜瘤 350
七、脑膜瘤的激素治疗和化疗 360
八、岩斜区脑膜瘤 360
(一)一般特征 360
(二)治疗 361
(三)外科手术治疗 367
(四)结果 393
九、枕骨大孔脑膜瘤 402
(一)一般特征(general features) 402
(二)治疗 402
第8章 脑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 419
一、一般特征 419
二、神经影像学 419
三、临床表现 419
四、处理 421
(一)预后 428
(二)复发 428
第9章 非前庭神经鞘瘤 449
一、三叉神经鞘瘤 449
(一)一般特点 449
(二)神经影像学 449
(三)临床表现 450
(四)治疗 451
(五)手术治疗 451
(六)一般手术技巧 469
(七)结果 475
(八)放射治疗 476
二、动眼神经鞘瘤 476
三、滑车神经鞘瘤 476
四、展神经鞘瘤 479
五、面神经鞘瘤 481
六、蜗神经鞘瘤 502
七、后组脑神经鞘瘤 502
第10章 颈静脉孔区肿瘤 503
一、一般特征 503
二、神经影像学 503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 503
四、治疗 504
(一)手术入路 505
(二)枕下外侧(乙状窦后)入路 505
(三)经颈和外侧枕下硬膜内外经乳突-迷路下联合入路 508
(四)内镜辅助或单纯内镜切除肿瘤 509
(五)扩大内镜经鼻入路 515
五、术后护理和预后 515
(一)后组脑神经功能障碍 515
(二)术后护理 516
(三)放射治疗/放射外科 516
六、颈静脉孔神经鞘瘤 516
(一)分类 517
(二)临床表现 517
(三)神经影像学 517
(四)治疗 525
七、舌下神经鞘瘤 547
八、颈静脉球体瘤 547
(一)一般特点 547
(二)发病机制和分类 547
(三)神经影像 548
(四)临床表现 548
(五)治疗 548
九、颈静脉孔脑膜瘤 565
(一)一般特征 565
(二)神经影像 565
(三)临床表现 569
(四)手术治疗 569
(五)结果和随访 569
第11章 其他脑桥小脑肿瘤 575
一、轴内肿瘤继发性侵袭到脑桥小脑角 575
(一)脑干胶质瘤 575
(二)脉络丛乳头状瘤 585
(三)室管膜瘤 589
(四)室管膜下瘤 596
(五)髓母细胞瘤 598
(六)淋巴瘤 599
二、罕见的轴外脑桥小脑角病变 599
(一)蛛网膜囊肿 599
(二)皮样囊肿 606
(三)错构瘤 609
(四)脂肪瘤 612
(五)神经肠囊肿 612
(六)血管母细胞瘤 621
三、CPA转移瘤 627
四、碰撞性肿瘤 629
五、血管性病变 634
(一)CPA动脉瘤 634
(二)CPA发育性静脉异常 634
(三)CPA动静脉畸形 638
(四)海绵状血管瘤 638
六、脑囊虫病 646
七、颞骨和岩尖病变 646
(一)岩尖胆固醇肉芽肿 647
(二)脊索瘤 654
(三)软骨肉瘤 663
(四)成软骨细胞瘤 673
(五)内淋巴囊肿瘤 674
(六)骨纤维异常增生症 687
(七)骨瘤 691
(八)多形性腺瘤 691
(九)迷路内神经鞘瘤 695
第12章 面瘫的治疗 697
一、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697
(一)神经吻合术的原则 697
(二)面神经重建 697
(三)神经移植重建 698
(四)神经移植物 698
(五)脑桥小脑角神经移植重建 698
(六)颅内-颞骨内手术方法 701
(七)颅内-颅外方法 701
(八)面神经修补技术 703
二、利用供体神经重建面神经(或间接面神经重建) 703
(一)适应证 703
(二)舌下神经-面神经吻合术 703
(三)方法 703
(四)副神经 707
(五)面神经与面神经吻合术(交叉面神经移植) 707
(六)预后 709
三、整形手术 709
四、物理疗法 710
五、眼部护理 710
缩略词表 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