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 1
一、经济发展战略的概念 1
(一) 经济发展战略的提法 1
(二) 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义 2
(三) 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3
(四) 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 3
(一)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 5
二、国际上不同类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5
(二)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 8
(三) 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 8
(四) 关于如何借鉴国外不同的发展战略 9
三、经济发展战略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 10
(一) 国际上几种常用的指标 10
(二) 国内关于指标体系的几种意见 11
四、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经验教训和历史性转变 12
(一)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经验教训 12
(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性转变 14
(一) 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客观依据 15
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战略 15
(二) 我国经济发展新战略的内容 17
(三) 关于到本世纪末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 20
(四) 国民经济几个主要部门的发展战略 27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效果和经济效益问题 38
一、关于经济效果的概念、实质及研究范围 39
(一) 什么是经济效果 39
(三) 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41
(二) 什么是经济效益 41
(四) 社会主义经济效果的实质 43
(五) 社会主义经济效果的范围 45
二、社会主义经济效果的评价指标 46
三、讲求和评价社会主义经济效果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52
(一) 目前经济效果与长远经济效果的关系 52
(二) 社会经济效果与个别经济效果的关系即宏观经济效果与微观经济效果的关系 52
(三) 经济效果与经济核算的关系 53
(四) 经济效果与速度与比例的关系 54
(一) 对我国经济效果的分析 55
四、对我国经济效果的分析以及提高经济效果的措施 55
(二) 提高经济效果的措施 57
五、经济效果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60
(一) 社会主义经济效果是属于生产力还是属于生产关系范围 60
(二) 经济效果应由什么学科来研究 61
(三) 经济效果在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中的地位 62
(四) 经济效果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关系 64
(五) 经济效果与节约时间规律的关系 65
(一) 关于计划经济 67
一、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特征 67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特征和调解方式问题 67
(二) 关于商品经济 69
(三) 关于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71
(四)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特征的表述 72
二、关于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的相互关系 77
(一) 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是不是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 78
(二) 在利用价值规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服务中,价值规律的作用能不能限制 79
(三) 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与价值规律的关系 80
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调节方式问题 82
(一) 关于计划调节,市场调节的含义 83
(二) 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87
(三) 经济体制改革中涉及计划和市场关系的几个问题 96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问题 101
一、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101
(一) 经济模式(或体制)的内涵 102
(二) 经济模式的类型 104
(三) 制约经济模式选择的条件 111
(四) 评价各种经济模式的标准 113
(一) 现行体制所属的类型 114
二、关于现行体制的评价 114
(二) 现行体制产生的原因 115
(三) 现行体制的功绩 116
(四) 现行体制的弊病 117
(五) 对以往改革的评述 119
三、关于体制改革的设想 120
(一) 改革的模式 120
(二) 改革的原则 121
(三) 改革的实质 122
(四) 改革的方向 123
(五) 改革的具体设想 125
(六) 改革的策略 131
关于社会主义的产业结构问题 134
一、关于产业结构的概念、范围及其分类方法 135
(一) 关于产业结构的概念 135
(二) 关于产业结构的范围 136
(三) 关于产业结构的分类方法 137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43
(一) 我国产业结构的历史和现状 143
(二)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45
(三) 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 146
三、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及其依据 148
(一) 什么是合理的产业结构 148
(二) 评价产业结构优劣的标准 149
(三)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理论依据 151
(四) 如何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 152
四、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157
关于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 159
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意义 159
(一) 是管理制度 160
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概念 160
(三) 是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161
(二) 是经营管理制度 161
(四) 是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初级劳动组织形式 162
(五) 是协作关系的制度化 162
三、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形式 163
(一) 形式的种类及其具体做法 163
(二) 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适应范围 164
(三) 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有无根本区别 165
(五) 形式多样性的原因 166
(四) 关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典型形式 166
(六) 形式有无高级、低级之分的问题 167
四、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必然性 167
(一) 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决定 168
(二) 在于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对农业生产的干扰破坏 168
(三) 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决定 169
(四) 由我国农业情况的两重性决定 170
五、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性质 170
(一) 关于包产到户的性质问题 171
(二) 关于包干到户的性质问题 175
(一) 积极作用 180
六、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作用 180
(二) 消极作用和局限性 182
七、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完善 182
(一) 提高思想认识、正确对待责任制 182
(四) 订好,管好,落实好承包合同 183
(五) 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 183
(三) 搞好几个结合 183
(二) 正确处理“统”与“分”的关系 183
八、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趋势 185
(一) 联合 185
(二) “经济联合”和“劳动分散”并行不悖 186
(三) “又大又小,即又是社会化,又是小规模生产的类型” 187
(四) 三种可能 187
九、几个有关的问题 192
(一) 农业生产责任制与计划经济和国家计划的关系问题 192
(二) 承包合同在农业生产责任制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193
(三) 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生产队是否还要继续保留的问题 194
(四) 在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部分地区出现“雇工”、“剥削”的问题 195
一、经济责任制是怎样产生的 198
关于国营工业经济责任制问题 198
(一) “中国产生说” 199
(二) “苏联产生说” 200
(三) “美国、西欧产生说” 201
二、什么是经济责任制 203
(一) 经济责任制的定义 203
(二) 经济责任制的主要特征 205
(三) 责、权、利三者的关系 206
(一) 实行经济责任制的客观必然性 207
三、实行经济责任制的客观必然性 207
(二) 实行经济责任制对国营企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无影响 212
四、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及其发展方向 214
(一) 关于国家对企业实行的经济责任制 214
(二) 关于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 220
(三) 怎样考核经济责任制 222
五、实行经济责任制的效果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223
(一) 实行经济责任制的效果 223
(二) 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