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陈序] 3
[古序] 3
[谢志] 3
序论 3
谁在乎舞评?—舞文弄墨的自我诠释史 3
1 舞蹈评析的空间与危机 25
舞蹈表演与评论的意义空间 25
虚饰身体的「身体事实」—回应《舞蹈表演与评论的意义空间》一文(作者/王墨林) 31
打著评论/权威反评论/权威—危机或商机? 37
编舞家的心灵感通与艺术风格—「取法书法」的舞蹈创作心理论 46
僵化思想背后的教育危机(作者/杨桂娟) 52
诗与舞 57
记广场上的政治经济学表演 58
2 评析的策略:建构书写的自我风格与形式 63
虫之思维和非主流人类—记澳洲舞者珊卓·派琳和苏安伦·寇勒的表演 63
"City Within Theater"—《Synergy with Synergy》演出后的回響 66
当《康乃馨》不再叫《康乃馨》,碧娜·鲍许依然是碧娜·鲍许—记某些观舞经验中的不可言说 73
肢体的暗语在控诉—评魏瑛娟的《666著魔》 80
身体的文本化或文本的身体化?—《无言剧一、二及插曲》观后 84
「风」的造型—评永子与高丽(Eiko & Koma)演出的《风》(作者/刘绍炉 ) 89
如果你看不见风—记永子与高丽《风》的身体意象 94
鬓膚—我看见刘守矅与龚志成在舞台上 97
3 舞蹈史:一种身体的叙述与自我的书写 103
一种「舞蹈家」的母题,两种舞蹈救述的结构—《四代》与《告别》的历史论 103
舞作的两性议题与编舞者的认同—从组合语言舞团的《河界》谈起 110
一场关关乎自身的即兴体验—评古名伸、苏安莉双人舞展《无关四月》 116
◎超越女性的「性身体」意象—评《xx的春天事件》 121
另类怀旧—评台北芭蕾《Romeo与祝英台》 126
历史、国家与自我的情感—评林怀民的《薪传》与云门舞集的薪传 129
有一个滩族舞者 132
观罗曼菲舞 137
4 舞蹈身体观:自我政治学与伦理学的(再)诠释 141
「主流」?「非主流」?—从芦川明乃的「另类舞蹈」谈起 141
为什么是「东方」身体观?—在追寻主体美学与解构主体权力之间 146
艺术与政治——专访王墨林,从台湾的文化史与文化认同谈起 158
论《台湾,向前走!》的意涵 167
《中国风·中国火》何处导? 171
冷热交炽的《山海经》(作者/傅裕惠) 174
九·问·别·港 —《山海经—老舍之?》观想之后 178
记台北艺术运动的一场户外表演 183
5 舞蹈身体:心理—文化—美感的教育观 187
探索「飙舞少年」的舞蹈文化 187
掌握身体,培养自信—舞蹈治疗中的身体沟通与「治疗」课题 192
中医模式的舞蹈伤害防治—专访李清汉 196
太极为尊,意气相融於「身」—太极、气功与舞蹈的关系初探 199
表演艺术与宗教的第三类接触—《梵音乐舞—礼赞十方佛》演出的由来 204
「关於」雅乐舞的身体实验—身为「观察员」的观察与理解 211
除了让孩子上台之外—试论《孔雀公主》的舞蹈教育剧场意义 245
让动作更真实而富深意—专访何晓玫 250
媒材是编舞关键—专访刘淑英 253
编舞者、舞者和观礼者的危险关系—试评《金詹府联姻双人独舞展》 256
让身体High,也要让心自由飞扬!—试论光环舞集《框架》的真诚与局限 261
《空中飞舞》,真是壮观!—试评Lois Greenfield的舞蹈摄影 268
“Choreo-photo-graphy”之书写—摄影中的舞蹈身体与其反身诠释 274
记那一年神游楚国聆赏楚歌不见山鬼只见吴义芳与两个跟班之旅 284
我是一个编舞者 286
5 馀论 291
评论、再评论、过度评论—那个舞蹈身体郤总是沈默以对 291
附录:文字作品原出处 307
中英文参考书目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