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文史新探 3
汉学的生命力 任继愈 3
《易大传》——新儒家之入门(英文) 徐梵澄 11
春秋三传尊桓论 台湾 周何 24
周易古法与阴阳观念 庞朴 35
北魏研究的方法与课题 〔日〕谷川道雄 李凭译 孙耀校 51
汉学家专页 79
冯友兰先生年表 蔡仲德 79
德国汉学家鲍吾刚 〔德〕汉克杰 112
附:鲍吾刚著作要目 135
中国文化在世界 135
中国文化对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的影响 〔法〕维吉尔·毕诺 耿昇译 135
中国儒教对英国政府的影响 〔美〕艾特蒙·莱特 李文昌译 164
莱布尼茨对于中国哲学的理解 焦树安 180
《金瓶梅》在法国 王丽娜 191
敦煌学研究 203
敦煌学与日本人 〔日〕池田温 陈汉玉译 203
中西文化交流史 215
十七和十八世纪的中欧文化交流 〔法〕谢和耐 方骏译 215
利玛窦在华文化进路之哲学反省 沈清松 230
宗教与文化 247
《浮屠经》考 方广锠 247
禅镜 薛华 杨煦生译 257
李贺诗歌中的天竺佛影 张国风 267
考古新篇 279
临淄封泥考 〔日〕关野雄 瀚滪译 陈公柔校 279
近年来中国考古新发现及研究概述 俞永炳 302
近思录 313
蔡元培和张元济“吸收”和“消化”西学的社会意义 陈原 313
儒家文化与现代性——读《最后一个儒家》 张西平 329
汉学研究进展 341
近年来的中国汉语研究 张平 341
德国汉学概述 〔德〕巴巴拉·霍斯特 魏建平译 351
法国的古代中国研究 〔法〕程艾蓝 366
前苏联研究中国文学理论的概况 〔俄〕李福清 375
新加坡盛大空前的“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国际会议”传扬的学术讯息 〔新〕苏新鋈 384
国内近年来对国外有关蒙古、西藏和西域史名著的翻 408
译出版概况 岳岩 408
汉学发达史 427
从西方发现中国到国际汉学的缘起 〔法〕雅克·布洛斯 李东日译 427
近代欧洲思想界心目中的中国——简介欧洲作家和哲学家的不同观点 〔意〕葛吉达 翟灿译 476
汉学研究机构介绍 487
“胡天汉月方诸”:简介美国东方学会 〔美〕李珍华 487
法国远东学术研究院汉学研究简介 〔法〕郭丽英 494
《华裔学志》(Monumenta Serica)简介 〔德〕弥维礼 李然 游心译 497
附:《华裔学志》要目选译 513
东洋文化研究所——日本汉学研究的根基 王启元编译 513
图书评介 521
开拓道教研究的新领域——《中国道教史》简介 沐平 521
“汉魏封建说”的扛鼎之作——评何兹全新著《中国古代社会》 拓晓堂 524
评《十八世纪的中国社会》 普·杜阿拉 谢萌珍编译 527
中国思想史研究的瞩目之作——《宋明理学史》简介 西梓 530
西文人名译名对照表 李崇安 534
编后 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