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 方法的意义 2
二 原始艺术研究的方法体系 6
三 方法的几种具体途径 21
第一章 史前人类审美意识和艺术的发生 28
一 原始艺术发生的三级系统 28
二 工具的起源与审美主体的形成 31
三 审美意识和艺术的实践发生 37
四 审美意识和艺术的心理发生 46
五 原始宗教和巫术对审美发生的意义 55
第二章 发生与演化(上) 63
一 彩陶的发生 65
二 彩陶纹饰的演化 70
1.从象形纹饰到绘画的滥觞 70
2.纹饰几何构成的流变 75
3.象形纹饰的抽象化历程 84
三 雕塑的发生 89
四 雕塑的演化 95
1.从独立陶塑到拟形器 96
2.拟形器演化的基本状态及流向 99
3.独立雕塑和器物附饰的稳定发展 102
4.从陶塑到玉雕的审美转化 104
第三章 发生与演化(下) 108
一 岩画的发生 108
二 北系岩画的演化 113
1.生命的运动与无序结构 114
2.寻找稳定的倾向 118
3.程式化时期 121
4.多种流向的演化 123
1.分散文化形态下的内在联系 125
三 东部地区和南系岩画的演化 125
2.两个重要流向 128
四 现代原始艺术形态的发生学意义 130
1.巫术与各类崇拜的美术形态 132
2.饰美形态 139
3.原生与演生形态 144
第四章 内涵与功能 148
一 符式体系的文化——审美共时结构 148
二 象征符号体系 157
三 日常经验符号体系 179
四 实用符号体系 190
五 内涵与功能的模糊形态 200
1.意义的叠压 201
2.意义的蜕变与置换 205
3.形式的遮蔽 210
第五章 创造行为与审美心态 218
一 视觉与心理选择 219
1.对运动形象的神往 219
2.对整体造型的把握 222
3.对特征部分的敏感 225
4.色彩的选择 227
5.对秩序的感悟 231
6.空间感与二维透视表现 234
二 意象的获取 238
1.对自然意象的感悟 239
2.动机对知觉及心理的支配 241
3.超世俗场景的意象获取 244
4.形象记忆力与模仿力 248
5.变形与抽象 250
三 创造心恋的三种趋向 252
1.实用性创造心态 254
2.实用和审美交融的创造心态 256
3.审美创造心态 258
四 形式的增殖 260
1.趋于完备的造型手法体系的形成 260
2.模式的制约 266
3.造型方式的增殖 268
第六章 中国原始造型艺术观念的建构 272
一 艺术观念建构的文化学原因 272
1.部族文化的繁盛 273
2.原始文化的互融 275
3.崇尚经验理性 279
4.原始自然宇宙现的形成 282
5.主体造型能力的成熟 284
二 模拟自然物象的方法与写实性审美特征 287
三 抽象变形方法与装饰性审美特征 292
四 综合自然形体的方法与虚幻性审美特征 301
五 意蕴美 308
六 韵律美 314
七 原始造型艺术审美的本质特征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