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年欧洲革命风暴》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云霞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00632452
  • 页数:455 页
图书介绍:徐云霞,1929年生于河南省汝南县。 1948年考入河南大学经济系,1953年毕 业于哈尔滨外国语学院。1972年转学历 史专业。现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 授。自1972年至今一直从事世界近代 史、1848年欧洲革命史和俄国史的教学 和研究工作。主编和撰写的主要著作 有:《1848年欧洲革命史》、《世界近代政 治思想史》、《俄国普加乔夫起义》、《1848年捷克斯洛伐克 革命》、《世界近代史诸问题》;译著、译文主要有:《回忆弗拉 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巴贝夫书信》、《拿破仑争夺欧洲霸 权的斗争》,以及专业论文30余篇。

第一章 震撼欧洲大地的法国革命 9

一、危机四伏的七月王朝 9

手拿雨伞的“街垒国王” 9

不完全的议会制 10

资本主义在缓慢中发展 11

工人的愤怒 13

社会主义流派 15

国王陛下的反对派 19

基佐内阁的穷途末路 20

二、响彻欧洲上空的巴黎二月革命 23

二月革命春雷的轰鸣 23

街垒战谱写的革命诗篇 24

国王宝座化为灰烬 26

三、临时政府和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28

不同阶级妥协的产物 28

旧资产阶级社会的“新制舞衣” 30

“社会主义的礼拜堂” 32

国家工场*34 3月17日示威 4月16日事件 36

制宪议会的选举 37

四、六月起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第一次交锋 39

起义在沉默的愤怒与绝望的冷静中爆发 39

无与伦比的一天 41

鲜血染红了巴黎的街道 42

卡芬雅克的极端残暴 44

圣安东郊区悲壮的一页 47

共和派专政 49

五、6月至6月的一年 49

戏剧性的总统选举 50

过渡的共和国 53

路易·波拿巴在行动 55

山岳党的失败 57

六、路易·波拿巴的政变 58

秩序党与政权 58

同床异梦 60

明争暗斗 61

政变的前奏 64

雾月十八日(12月2日)政变 65

第二章 雷声轰鸣的德国革命 67

一、邦国林立的德意志 67

五国委员会的“历史功绩” 67

工业化的开始 69

“统一和自由”运动 71

穿“童鞋”的德国无产阶级 73

“正义者同盟” 74

“真正社会主义” 76

革命一触即发 77

二、三月革命风暴 79

南德革命风起云涌 79

柏林革命的序曲 81

柏林的3月18日 83

穿着自由主义新服装的旧政府 85

法兰克福国民议会的召开 87

三、无所作为的法兰克福国民议会 87

冗长的议会辩论 乏味的老生长谈 89

空架子政府 91

四、三月革命后的德国 93

巴登共和党人起义 93

流产的四月二十日游行 96

康普豪森-汉泽曼内阁寿终正寝 97

普鲁士反革命政变 99

帝国宪法 102

五、维护帝国宪法运动 102

维护帝国宪法运动的开始 103

莱茵普鲁士 105

卡尔斯卢厄 107

普法尔茨 110

为共和国捐躯 112

第三章 奥地利君主国的燎原烈火 117

一、多民族奥地利末日的开端 117

七零八落的奥地利君主国 117

梅特涅与“梅特涅体系” 119

“民族的监狱” 123

冲破民族监狱的禁锢 124

富贵炫耀在贫穷一旁 127

山雨欲来风满楼 130

二、奥地利的三月 132

革命激情迸发的维也纳 132

维也纳的3月13日 134

宫廷的缓兵之计——“牺牲”梅特涅 135

维也纳的3月14—15日 136

三、奥地利的五月 137

新的斗争在孕育 137

针锋相对 139

奥皇逃往因斯布鲁克 141

街垒装扮起维也纳 143

四、五月革命后的奥地利 146

痛苦的社会问题 146

七月的内阁更迭 148

奥皇以退为进 149

反革命转入进攻 150

五、维也纳的十月 153

斐迪南一世步步进逼 153

塔包尔桥战斗 155

夺取武器库 156

奥皇再次出逃 157

反革命力量的聚集 158

革命力量的组织 159

维也纳在危急中 160

保卫维也纳的日日夜夜 162

六、十月起义后的奥地利 167

乌云压城城欲摧 167

倒退的产物和带有“民主”标记的装饰品 168

新皇帝与旧秩序 169

一、“意大利只是一个地理概念” 172

意大利被重新肢解 172

第四章 统一意大利的革命呐喊与抗争 172

烧炭党人 173

青年意大利 175

自由派 180

二、革命爆发 181

米兰的2000座街垒 181

狮城的怒吼 184

反奥激流势不可挡 186

意大利自由最可恶的敌人 189

三、反奥独立战争 189

撒丁王国的兼并 191

罗马教皇的《宣言》 193

“炮弹国王”的炮弹 195

意奥战局突变 196

米兰大教堂圆顶上的双头鹰 198

四、革命斗争的新阶段 199

意大利第二次站起来 199

罗马共和国 201

反奥独立战争再起 204

托斯坎纳在反革命瘟疫中窒息 206

“愚蠢的老虎”和“刽子手” 208

五、革命的结局 211

外国的武装干涉 211

镇静与力量对抗残暴与疯狂 213

罗马城下战犹酣 215

罗马共和国倾覆 217

革命的最后一个堡垒被攻破 219

第五章 风起云涌的罗马尼亚 221

一、罗马尼亚民族的苦难历程 221

民族苦难的开端 221

奥斯曼帝国的魔爪 222

沙皇俄国的鞭子 223

贵族与资产者 224

农民与无产者 227

掠夺和盗窃与积怨和愤怒 228

三月的雅西 231

二、未形成高潮的摩尔多瓦革命 231

自由派的纲领 232

季米特里的暴行 233

摩尔多瓦流亡者 234

革命夭折 236

三、瓦拉几亚的政治爆炸 238

虐政与灾难 238

“兄弟会” 240

伊兹拉兹与《伊兹拉兹宣言》 241

最美好的革命 244

临时政府 245

农民土地委员会 247

四、反革命的狂暴 248

奥多贝斯库和索洛蒙叛乱 248

内奥菲特阴谋 250

布加勒斯特血浴 252

非自治的自治公国 255

五、特兰西瓦尼亚革命火山的迸发 255

布拉日人民大会 257

武装抗奥 260

贝姆将军转战特兰西瓦尼亚 261

争取革命的联合 262

三万八千俄军与一万四千奥军 265

一、五百年的屈辱与蹂躏 267

灾难深重的历史 267

第六章 捷克、斯洛伐克的黎明之光 267

在压制下求发展 269

资产阶级自由派 270

小资产阶级民主派 272

工人、农民与贵族 273

二、微光初破黑夜的三月 275

“里皮尔协会”指挥的序曲 275

圣瓦茨拉夫委员会 276

保留还是删除? 278

二次上书 280

民族委员会 281

锁在档案柜里的请愿书 283

分裂 284

三、斯拉夫人代表大会 286

准备 286

纲领 287

召开 289

四、布拉格的黎明之光 291

千年古城黎明前的呐喊 291

文迪施格雷茨在挑衅 293

6月12日的枪声 294 6月13—15日的较量 296

6月16日的最后通牒 299

乌云淹没了黎明之光 301

五、黎明前的黑暗 302

布拉格棋盘 302

奥地利议会 304

五月密谋 305

在双重民族压迫下冲杀 307

六、斯洛伐克革命 307

《十二条》的召唤 农民运动的回响 309

“要求” 311

不光彩的军团 313

唇亡齿寒 315

一、波兰被强邻从欧洲政治地图上“抹掉” 317

俄奥普“吞下”了波兰 317

第七章 波兰之春 317

遍体鳞伤的波兰 319

殊死的抗争 322

希切根尼的长袍教衣与“小金书” 326

二、克拉科夫的革命洪流 327

起义的爆发 327

革命的措施 330

存亡的搏斗 331

悲壮的结局 333

霍霍伍夫起义 335

三、加里西亚“舍拉的大刀” 335

“舍拉的大刀” 336

梅特涅非凡的谎言 338

四、波兹南起义 340

民族委员会 340

扑灭“革命传染病” 342

米洛斯拉夫战役 343

革命动荡的开始 345

五、西里西亚的烈火 345

工农的发动 346

两“国民议会”的选举 347

夏季后的斗争 348

六、加里西亚的震荡 349

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请愿书 349

请愿团在维也纳 352

农奴制的废除 354

结局 355

波兰人的敌与友 356

七、波兰战士与欧洲革命 356

欧洲不死的勇士 359

第八章 1848年革命的最后一块基地——匈牙利 363

一、奥地利的“不可分开和不可割离”的行省 363

残暴的殖民统治 363

社会阶级 365

改革时代 370

暴风骤雨来临前夕 372

二、佩斯革命 373

3月15日 373

革命在继续 376

科苏特向左转 378

三、民族解放战争 379

耶拉契奇的入侵 379

巴蒂安尼的两面手法 381

吊死拉姆堡 383

活跃的游击战 385

唇齿相依 386

短暂的对峙 388

四、浴血奋战 389

“无论如何要击溃他们” 389

佩斯的陷落 391

《独立宣言》 393

失去了时机 395

五、沙皇俄国的入侵 396

革命中心的转移 尼古拉一世的埋怨 396

奥皇半开绿灯 沙皇苦心经营 398

稳定国内 安抚国外 401

六、抗击俄军 403

迎战强敌 403

步步进逼与节节后退 404

戈尔盖坐等投降 帕斯凯维奇怨声载道 406

科马罗姆的陷落 408

一、马克思、恩格斯参加1848年革命是其生平事业的突出的中心点 412

革命爆发时的马克思、恩格斯 412

结 412

马克思、恩格斯返回德国 415

创办《新莱茵报》 418

马克思到达维也纳 421

《新莱茵报》被迫停刊 423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1848年革命的理论总结 425

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 425

工农联盟的重要结论 428

民族理论的创立 430

第十章 革命历史的借鉴 434

一、革命的任务与性质 434

二、革命的动力 437

三、资产阶级革命与反革命 439

四、革命失败的原因 440

五、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成果 445

主要参考书目 448

后记 454

作者简介 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