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学新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健刚著
  • 出 版 社: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219007787
  • 页数:473 页
图书介绍:

前言 1

绪论 1

第一篇 理论篇 1

第一章 领导活动发展的历史分期 1

第一节 图腾崇拜时期 1

一、原始公社制度下领导活动的自然属性 1

二、原始公社制度下领导活动的社会属性 3

第二节 专制统治时期 4

一、专制统治形成的自然属性 4

二、专制统治的社会特征 5

第三节 经验领导时期 7

一、社会属性的需要 7

二、自然属性的需要 9

第四节 科学领导时期 10

第二章 建立领导学的客观基础 13

第一节 建立领导学的社会发展前提 13

第二节 建立领导学的自然科学基础 15

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传统差别与合流 16

二、社会系统工程与领导工作的科学化 20

一、历史经验总结中的必然结论 22

第三节 领导学在中华大地崛起的客观必然性 22

二、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客观要求 27

第四节 领导科学与领导经验的辩证关系 28

一、正确地认识和估价领导经验 28

二、科学地估价探索中的领导科学 30

第三章 领导活动的要素、矛盾及其规律 33

第一节 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 33

一、领导活动存在着三个基本要素 33

二、群体目标在三要素中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 34

三、领导活动三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机体 36

一、领导活动的范畴 38

第二节 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 38

二、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 40

第三节 领导活动的主体主导律 43

一、被领导者--领导活动的主体 44

二、领导者--领导活动的主导 46

三、认清“大潮流”与“小潮流”的辩证关系 47

四、违反主体--主导律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48

第四节 领导活动的反馈调节律 49

一、反馈调节是客观存在的普遍规律 49

二、一次调节的领导方法必须摒弃 51

三、必须建立起反馈调节的领导制度 52

第五节 领导活动的统御律 55

一、提出统御律的依据 55

二、任何领导者实际上运用的是两种力量 56

三、统御力是一种精神存在,它不依领导者的消失而消失 57

四、统御力既是取得领导权的客观条件,又是加强领导权的重要基础 59

第四章 领导活动的基本法则 63

第一节 法则的概念 63

一、决策民主化是现代国家最根本的国家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 64

第二节 决策的民主化法则 64

二、决策民主化是用群体目标统一领导者和被领导者行动的过程 65

三、决策民主化是规范组织中个体行为的准则 66

第三节 执行指令的唯一法则 69

一、执行指令的唯一法则是决策民主化的基本保证 69

二、指挥系统的唯一准则是执行指令唯一法则的组织保证 70

三、命令下达的统一原则是执行指令唯一法则的方法保证 71

第四节 领导活动的矩阵法则 75

一、矩阵组织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75

二、矩阵组织的特点 76

一、目标是联系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纽带 83

第五节 领导活动的目标法则 83

二、目标是具体行动的导向 84

第六节 领导活动的权变法则 87

一、权变法则是一种新的哲学观 87

二、权变法则是一种新的领导方法 88

三、权变法则是一种系统的群体组合论 89

第二篇 结构篇 92

第五章 组织 92

第一节 组织的基本概念和含义 92

一、组织的定义 92

二、组织的属性 93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演变与发展 94

一、无序结构的组织状态 94

二、“金字塔式”的有序组织结构 95

三、“网络型”的有序组织结构 98

四、实际的组织结构是多样性的 100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基本类型 104

一、国家政权组织 104

二、社团组织 105

三、经济组织 107

四、国际组织 109

一、人类社会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 111

第四节 组织理论是一门专门的学问 111

二、组织社会是建立组织理论的客观基础 112

三、组织理论研究的历史发展 113

四、作为自然属性的组织理论--一门新型的学科 117

第六章 体制 119

第一节 体制的功能及其划分原则 119

一、组织结构的划分方法 119

二、组织结构的划分原则 121

三、组织体制的类型 123

第二节 层级制与机能制的领导体制 124

一、层级制与机能制的优劣利弊 124

二、层级的设置是这类体制运用的关键 125

三、机能部门的摩擦是这种组织体制矛盾的焦点 127

第三节 集权制与分权制的领导体制 129

一、集权与分权的成因 129

二、集权与分权的优劣利弊 131

三、集权和分权的划分原则 132

四、集权和分权的发展趋势 132

一、完整制与分离制的含义及运用 138

第四节 完整制与分离制的领导体制 138

二、完整制与分离制的优劣利弊分析 139

三、完整制和分离制的领导体制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40

第五节 首长制和委员会制的领导体制 142

一、首长制与委员会制的定义、特征 142

二、首长制和委员会制的优劣利弊分析 143

三、重大问题决策的委员会制和决定后执行的分工负责制是统一首长制和委员会制优点的有效途径 144

一、首脑的含义 147

二、首脑的功能 147

第一节 首脑的含义和功能 147

第七章 首脑 147

三、首脑的工作职责和方法 149

第二节 首脑的权力与授权 150

一、权力、职位与组织机构 150

二、影响首脑权力大小的因素 152

三、首脑权力的类型和特征 155

四、首脑权力的下授 157

第三节 首脑所依据的权威理论 158

一、传统权威理论 158

二、超人权威理论 160

三、合法权威理论 160

一、复杂而特殊局势的驾驭者 161

第四节 首脑的独特处事艺术 161

二、政绩和权力的双重挑战 162

三、首脑的分权艺术 164

四、首脑自我形象的造就 166

第三编 决策篇 171

第八章 决策的认识论基础 171

第一节 决策是与认识论密切相关的一个范畴 171

一、决策科学和认识论的关系 171

二、决策成为认识论范畴的理论依据 172

一、认识过程与决策过程 174

第二节 认识与决策的辩证关系 174

二、决策准备与认识 176

三、决策设计与认识 178

四、抉择与认识 183

五、认识过程与决策程序关系的图示比较 188

第三节 认识的局限性与决策的理性程度 189

一、决策的概念工具 189

二、客观理性决策 193

三、有限理性决策 193

第一节 决策的体制权力结构 195

一、决策的体制与权力 195

第九章 决策的体制权力结构 195

二、决策结构 196

三、信息结构 197

四、动力结构 200

第二节 体制权力结构中的决策结构 200

一、决策权的性质 201

二、决策权力的来源 202

三、决策权力的分配 203

第三节 体制权力结构中的信息结构 206

一、信息在于减少决定的不确定性 206

二、体制权力结构环境对信息的重大影响 207

三、信息语言研究 208

四、信息结构与决策协调 211

第四节 体制权力结构中的动力结构 212

第十章 决策的分类和决策技术 216

第一节 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决策评估 217

一、决策的层次 217

二、战略决策层次 218

三、战术决策层次 219

四、决策评估层次 219

第二节 个体决策、集体决策和群众决策 221

一、个体决策 222

二、集体决策 225

三、群众决策 227

第三节 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228

一、程序性决策 229

二、非程序性决策 232

第四节 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 233

一、确定型决策 233

二、风险型决策 238

三、非确定型决策 242

第五节 单项决策和序贯决策 247

一、决策的硬技术 254

第六节 决策的硬技术与决策的软技术 254

二、决策的软技术 255

第七节 决策的其它分类方法 258

第十一章 决策者的素质与效用 259

第一节 决策中的效用理论 259

一、效用观念对决策方案的影响 259

二、效用的定量分析与效用曲线 261

第二节 决策者的时效素质类型 266

一、决策者的果断型素质类型 266

二、决策者的顽强型素质类型 267

三、决策者的多虑型素质类型 268

第三节 决策者的综合素质 271

一、领导者不可做太多的决策 272

二、决策者应具有准确判断问题性质的素质 274

三、决策者应当具有迎战社会心理因素的素质 276

四、决策者必须同时具有利用“外脑”、重用专家及独立判断的素质 278

五、决策者应当具有运用的反面意见、闻争则喜的素质 278

第一节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方法论 280

一、方法论--领导者通向成功的工具 280

第十二章 方法论的意义 280

第四篇 方法篇 280

二、传统的方法原理应辅之以新的分析手段 282

第二节 领导活动研究方法的特征 284

一、何谓研究 284

二、何谓科学 284

三、何谓科学研究 286

第三节 领导活动研究方法的评判 289

一、领导活动科学研究方法的评判准则 289

二、领导活动科学研究方法的概念和定义 290

三、领导活动研究方法的推理过程 291

一、调查研究在领导活动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294

第一节 调查研究四要素 294

第十三章 调查研究方法 294

二、调查研究四要素 295

第二节 由局部推断全局--抽样调查法 297

一、抽样调查法的必要性与特点 297

二、抽样设计的类型 299

三、取样大小及其代表性 300

第三节 由表及里--黑箱方法 301

一、黑箱方法的普遍意义 301

二、黑箱方法 302

三、认识论与黑箱模型设计 305

第四节 开拓创新--创造性调查法 309

第十四章 系统分析方法 313

第一节 系统的概念 313

一、系统的普遍意义 313

二、系统的概念 315

三、系统知识与系统方法 316

第二节 系统分析方法 319

一、系统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范围 319

二、系统方法的理论与模型 321

三、系统分析的进行程序 323

一、大系统理论发展的客观基础 325

第三节 大系统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325

二、大系统理论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 327

三、大系统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328

第四节 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论 330

一、系统分析研究方法的基本范畴 330

二、对系统分析的估价与测量方法 333

三、系统分析的定量方法 334

第十五章 网络协调方法 335

第一节 网络协调方法的基本含义 335

一、网络协调方法的产生 335

二、网络协调技术的基本含义 337

三、计划后、实施前的工作核心 339

第二节 网络协调技术的要领 341

一、确定任务、目标 341

二、安排程序 341

三、绘制网络草图 342

四、时间和工期的估计与计算 345

五、找出关键线路 345

六、选择定案 346

七、实施中的成本和时间的替换计算 346

八、资源的调配 347

第三节 学会使用网络图的速成法 351

一、学会看一张网络图 351

二、了解为了绘制网络图应计算哪些项目 353

三、学会看懂第一张表格 354

四、在上一张表格中填上或计算出各项数据 355

五、学会看懂第二张表格 358

六、将各项数据填入表内 359

一、素质的概念 360

第一节 素质与素养 360

第十六章 领导者的个体心理与素质 360

第五篇 素质篇 360

二、素质与世界观 361

三、领导活动中同时需要七色阳光似的素质 363

第二节 领导者的心理、气质和意志 370

一、领导心理 370

二、领导者的气质 372

三、领导者的意志 376

第三节 特质--领导者综合素质的特殊效应 380

第一节 群体与群体规范 385

一、群体的定义与特征 385

第十七章 领导层的群体心理及素质 385

二、群体心理及群体心理特征 387

三、群体规范 389

第二节 群体中的领导者 391

一、领导者是群体内聚力的核心 391

二、领导者为群体所造就 392

三、群体的领导方式 394

第三节 领导层的群体结构 395

一、领导层的宏微观群体结构 396

二、外部群体结构 398

三、素质风格各异的群体结构 399

四、直线指挥与专家智囊的群体结构 400

第四节 领导层的群体活动艺术 402

第五节 领导层的授权艺术 405

一、授权的涵义和方式 406

二、授权应遵循的准则 407

三、授权的方式 408

四、授权的技巧 410

第八章 领导者的开拓创新素质 413

第一节 时代需要领导者不断地创新进取 413

一、我国正处在一个空前的创新时代 413

二、创造力的定义 414

三、开拓创新三部曲 415

第二节 组织变革的科学程序 416

一、组织分析和诊断 417

二、集聚变革的力量 418

三、决策变革的实力 418

四、创造变革的气候 419

五、引发变革的行动 419

六、规划和执行变革 420

七、变革后的经验总结 420

一、创造型人才的个体类型 422

第三节 领导者创造性的内在素质 422

二、创造型人才的共同特质 425

三、创造性特质是怎样获得的 426

四、怎样鉴别一个人的创造力 428

第四节 领导者创造性的环境因素 429

一、落后的哲学观念对创造力的影响 429

二、落后的思维观念对创造力的影响 431

三、落后的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 434

四、开发有利于发挥创造力的环境空间 435

一、对开拓型人才的研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436

第五节 开拓型人才的素质特征与鉴别选拔 436

二、开拓型人才的素质特征 437

三、开拓型人才的鉴别与选拔 439

第六节 创新式的学习方法 442

一、应从“维持性”学习转到“创新式”学习 442

二、短线成才的学习战略 444

三、终身学习战略 445

第十九章 领导者运筹时间的素质 447

第一节 时间观与时间学 447

一、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 447

二、古往今来时间观的演变 448

三、驾驭时间的学问--时间学 450

第二节 领导者怎样高效地运筹时间 453

一、学会有序地工作 453

二、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 454

四、时间的定性运筹方法种种 456

三、掌握高效的记忆方法 457

第三节 领导者时间的定量运筹 459

一、时间的甲乙丙分类运筹法 459

二、时间的记录统计管理法 462

三、时间的目标管理法 466

四、时间的信息管理法 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