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文版所作的序言(中村元) 1
写在第六次印刷发行之际 1
凡例 1
第一章 序论 1
第二章 比较思想论的历史发展 3
A 欧洲精神的自我反省 3
希腊化时代 3
东方思想的发现 5
印度哲学对德国哲学的影响及其比较研究的形成 12
英国的比较研究及其影响 17
西欧近代文艺中的佛教思想 24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对东方的向往 35
关于宗教思维的比较考察 43
人文主义与东方 53
比较哲学的形成 58
在苏联及其文化圈中的比较哲学研究 64
现代印度的比较哲学 69
B 亚洲的问题 69
中国的比较思想论 83
伊斯兰文化圈的问题 88
C 美国的比较思想论 91
比较思想论在美国的社会意义 91
美国早期哲学中的东方思想 93
东方人的作用—罗摩克里希纳教会及其他 97
比较宗教学的研究 103
比较哲学的发展 109
美国接受东方思想的特点—与美国人思维方式的关系 122
D [附]日本的比较思想论 127
第三章 东方思想与西方思想 133
A 东西方文明论(诺斯罗普) 133
B 人生观—东方与西方(穆尔) 141
C 各种生活方式与开放的自我(莫利斯) 147
D东方人的思维方法 166
“东方”的概念 166
东方各民族的思想特征 167
东方思想的一般特征 171
东方思想的普遍性 178
A 比较思想史的形成 180
第四章 思想史的探索之路 180
B 建立普遍思想史的理想 187
建立普遍思想史的必要性 187
对思想本身的探讨 198
与社会基础的关系 201
思想史与哲学史 202
各种实际问题 203
原始思维 208
C 世界思想史的发展阶段 208
问题的提出 208
古代思维 216
中世纪的思维 224
近代思维的特征 238
结束语 245
D 哲学与东方思想—展望未来的研究 245
日本应该有自己的哲学 245
展开新的东方学研究 248
A 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体系的比较 260
第五章 思想形态论 260
B 禅与现代文明 262
C 比较逻辑学 268
D 比较文化论 272
第六章 展望未来 275
A 东西方思想综合的可能性 275
B 和平的实现与比较思想论 278
欧洲对东方的新发现 281
[增补] 比较思想论近况 281
美国的东方思想 287
各宗教的并存与相互理解 295
普遍思想史与思想形态论 300
现代哲学与比较思想论 312
个别文明的思想特征 316
略号表 323
西文人名索引 324
译后记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