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农业的产生和在商周时期的初步发展 6
第一节 中国大陆上原始人群的活动 6
一、采集与狩猎 6
二、渔猎 7
三、狩猎的发展 7
四、从狩猎采集经济进入生产经济 8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三个不同地区的畜牧与耕稼活动 9
一、黄河中下游地区 9
二、东部沿海地区 9
三、长城以北地区 10
四、从畜牧到耕稼的活动 10
一、陶器和铜器的出现 13
第三节 虞夏时期的生产发展--原始畜牧业与农业的发生 13
二、铜石器并用 15
三、夏代的农牧业 16
四、商族在夏代的农牧业 18
第四节 殷商时期的生产发展 19
一、商代的农牧业 19
二、周族在商代的农业 24
第五节 西周的农业生产组成及技术 29
一、农业组成及其内容 29
二、农业生产技术 32
三、渔牧生产技术 35
一、原始垦种与休闲 37
第六节 爰田制的发生与发展 37
二、休闲田地的恢复垦种 38
三、有计划有组织的垦种与休闲 39
四、爰田制的发展及其放弃 42
五、主谷式农业与谷草式农业的分别演化是东亚农业与西欧农业所走不同道路的根源 44
第七节 沟洫农业的实质及其发展 49
一、沟洫农业的意义及其作用 49
二、沟洫农业制度的起源及其演变 51
三、井疆沟洫制度的三种形式 53
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生产关系的变化 59
五、井疆沟洫制度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具体表现 60
六、从井疆沟洫制度的推行论证西周是封建经济开始时代 61
七、上层建筑--国家和思想意识的作用 65
第八节 西周时在农业物质基础上建立的思想意识与政治经济措施 67
一、敬天重民思想的提出与贯彻 67
二、分封政策与农业地区的扩展 69
三、宗法制度与其农业基础 72
四、对殷遗民的措施 76
第九节 西周的土地制度与赋役 78
一、农村公社的存在 78
二、土地的分配 79
三、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 83
四、领主与农奴制代替奴隶主与奴隶制 88
五、赋役 90
第十节 西周领主社会经济制度的变化 93
一、商业开始腐蚀自然经济 94
二、藉田利用民力的放弃 95
三、流动杂居改变了农村社会的恬静状态 96
第十一节 商周时代的农业生产水平与自然灾害 96
一、商代的农业生产 96
二、周的农业生产 98
三、自然灾害的严重及其初步对策 99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的农业生产 103
第一节 列国兼并战争中生产力的变化 103
一、春秋时代(公元前770~481年)齐、晋、秦、楚、吴、越的农业发展 103
二、战国时代(公元前480~221年)的兼并战争 107
三、战国时代生产力的变化 110
四、山东六国与秦生产力的消长 112
第二节 村公社的破坏与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114
一、西周后期至春秋中期土地村公社所有制的动摇 114
二、春秋时期大国争霸、大夫专政和村公社的遭受破坏 116
三、春秋战国时期集体生产向个体生产的发展 119
四、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120
第三节 重农思想及其实际措施 123
一、农民从军队中附属地位提升到主要地位 123
二、秦国农战思想的号召与实践 126
第四节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的组成 132
一、粮食作物 133
二、技术作物 135
三、园艺植物及其分布 136
四、林木、畜产、水产资源及其分布 137
第五节 尽地力,增产减产与平籴平粜 138
一、积谷的必要与积谷的规模 138
二、尽地力与增产减产 139
三、稳定人民生活与平籴平粜 140
第六节 爰田、自爰其田以及一年一熟制的定型 143
一、晋作爰田的目的及其成就 143
二、秦立辕田的目的及其成就 144
三、从一年一熟引起了轮作复种制度 147
四、吕不韦在秦执政时(公元前246~237年)对于商鞅重农政策的变动 149
一、旱作农业的发生 151
第七节 旱作农业的发生与旱农技术的发展 151
二、铁农具的使用 153
三、牛耕的发展 155
四、旱农生产技术 155
第八节 灌溉事业的发生与灌溉农业的出现 162
一、灌溉事业的发生 163
二、灌溉农业的出现 165
三、灌溉工具桔槔的应用 167
四、灌溉农业与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建立的关系 168
五、灌溉农业与沟洫农业的对立 168
六、灌溉农业与耕作制度 169
第九节 林牧渔副业的生产技术以及农业与工商业的关系 171
一、林业的生产技术 171
二、牧业的生产技术 172
三、淡水鱼养殖的生产技术 174
四、副业的生产技术 175
五、农业与工商业的关系 176
第十节 役租转变为物租及其对于田制的关系 179
一、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支出增加的原因 180
二、增辟财源的方式和方法 182
三、田制与税制的变化 186
第十一节 农民生活状况 190
一、春秋晚期以前附属农民的生活 190
二、大国争霸,大夫专政及赋税增加 190
三、战国时代各国变法的倾向与对农民的策略 192
四、战国时代农民的生活 193
第十二节 农业生产水平与自然灾害 195
一、农业生产范围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 195
二、自然灾害的次数及其演变趋势 196
三、救灾措施 198
第三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190年)的农业生产 200
第一节 重农政策提到首要的地位 200
一、秦汉时代各时期农业生产的盈缩 200
二、两汉王朝实行重农政策的主要措施 207
三、两汉王朝实行重农政策的基础 208
四、两汉王朝实行重农政策的重点及其全面情况 212
第二节 大小土地所有制的消长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15
一、土地国有制转变为大小土地所有制的过程 215
二、大地主的成长、类型、变化与农业生产 220
三、中家阶层的成长、变化与农业生产 224
四、自耕农与佃雇农的消长 228
五、限田与王田 232
第三节 农业生产地区的扩张与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布 236
一、农业生产地区的扩张 236
二、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布 242
第四节 农业生产组成部门及其比重 245
一、五谷 247
二、桑、蚕、麻、苧 248
三、六畜 249
四、蔬果 253
五、木材 255
六、渔业 257
第五节 旱作农业的定型与旱作农业技术的讲求 258
一、旱作农业的定型 258
二、代田法与区田法 259
三、农业改良工具与畜力的应用 265
四、旱作农业技术的讲求 266
五、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广 275
第六节 灌溉事业的发展、工程的进步与稻田的兴起 276
一、灌溉事业的发展 277
二、灌溉工程的进步 280
三、堤防工程技术的进步 283
四、稻田的兴起 286
五、水碓与水稻生产 289
第七节 林牧渔副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291
一、林业生产技术 291
二、牧业生产技术 292
三、渔业生产技术 295
四、副业生产技术 296
第八节 农业生产技术的向外传播与中外农业物资的交流 298
一、农业生产技术的向外传播 298
二、西域传入中国的农业物资 300
三、中国传入四围各国的农产手工艺品、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业生产技术 304
第九节 两汉屯田的兴起与其实施效果 307
一、屯田的起源 307
二、屯田的区域 309
三、屯田的规模 315
四、屯田的组织领导和经营 317
五、屯田的效果 319
第十节 影响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诸政治经济因素的变化 320
一、徭役苛重与减轻民力的措施 320
二、官租轻、私租重,贫富差距加大 322
三、借贷种类、方式与偿息 325
四、调节谷价、利农备荒与掌握物资控制经济 327
第十一节 农业生产水平与自然灾害 330
一、农业生产水平 330
二、自然灾害 334
一、曹魏屯田制的建立及其破坏 336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田制与农业 336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190~589年)的农业生产 336
二、西晋的占田课田制度 342
三、南朝的租布与折变 346
四、北朝均田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347
五、南朝庄园经济的发生和发展 354
六、南北朝的屯田 357
七、南北朝的寺田 359
八、田制与农村社会阶级成分比重 360
第二节 魏晋时期的粗放农业经营与牧业经营 363
一、农业生产背景与粗放农业经营 363
二、陂堨的修缮或决沥 364
三、粟稻田的开辟与麦产的南移 365
四、农业与牧业的消长 366
五、蚕桑生产的推广与养蜂业的开始 369
第三节 内迁各族的农牧业与坞堡壁垒的农业 370
一、内迁各族的农牧业 370
二、坞堡壁垒的农业 385
第四节 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组成部门及其比重 396
一、在发展中的北方游牧部族,掠夺、游牧、农业经济三种并存及其比重的变化 396
二、掠夺经济的发展与限制 398
三、游牧经济的发展与限制 400
四、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403
五、公元485年均田制施行后农业生产部门的比重 405
六、南方农业生产的组成 407
七、南北方农业生产部门及其比重的总结 411
第五节 动植物遗传性质的认识与生态习性的考究 413
一、生物遗传与生物变异的认识及其实际验证 414
二、动植物生态习性的注意与运用 416
第六节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418
一、采取集约生产的原因 418
二、轮作制度的定型--二年三熟制的安排与间作混作的出现 420
三、农具改进与炼铁术的进步 425
四、以抗旱保墒为重心的一系列栽培技术措施 428
第七节 蔬果林牧生产技术的相应发展 437
一、蔬菜栽培 437
二、果树和用材树木种植 439
三、畜牧兽医 444
一、汉末三国时期(公元190~280年)的开发 448
第八节 南方地区的开发和生产力的发展 448
二、晋宋六朝间(公元307~439年)的开发 449
三、南方地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451
第九节 魏晋南北朝的赋役制度以及其他经济变化 453
一、租调制的建立与其变化 453
二、兵役、徭役的征发 457
三、高利贷的发展 462
四、舟运超越车牛运引起水系沟通的策划 463
五、手工业的变动 466
六、商业的变动 467
一、魏晋的农业生产水平 470
二、南北朝的农业生产水平 470
第十节 农业生产水平与自然灾害 470
三、魏晋南北朝的自然灾害 471
第五章 隋唐五代(公元589~954年)的农业生产与南方地区经济优势的形成 473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发展与变化 474
一、公元589~755年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与经济的繁荣 474
二、公元756~907年北方农业生产的缓降与南方农业生产的上升 476
三、公元907~960年南方农业生产开始超过北方 477
四、农业生产部门的构成与比重 478
第二节 刺激农业生产的积极因素 483
一、水陆交通的开辟与粮食等农产品的运输 483
二、排灌水利事业的发达与土地的利用 486
三、整地及排灌工具的进步 495
四、大运河第二次的扩展工程及其效用 498
第三节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良与推广 508
一、秧田的设置 508
二、畲田的开辟 509
三、蚕桑业的普及 511
四、茶、蔗的扩大栽培 512
五、果树嫁接术及蔬菜促成栽培技术的发展 513
六、引入动植物的驯化 514
七、栽植树木的经验总结 515
八、草、青、鲢、鳙鱼的试养成功 515
九、官牧的规模及其技术水平 516
第四节 均田制度的演进和破坏 518
一、第三阶段均田制的施行 518
二、第三阶段均田制的破坏 522
第五节 屯田制度的演进 524
一、屯田的重要事迹 524
二、屯田制度的内容 526
三、屯数及屯收 527
第六节 庄园制度的形式与内容 528
一、唐代庄园制度的形式 529
二、唐代庄园制度的内容 529
三、庄园主与劳动农民的关系 531
第七节 赋役制度及其变化 533
一、正役日数的规定与杂徭的存在 533
二、地税征收从“以丁身为本”到“以资产为宗” 536
三、私租渐重于公赋,客户在全农户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539
四、利率高昂与高利贷业的成长 541
五、农民受剥削状况综叙 542
第八节 农产品商品化的萌芽 544
第九节 农业生产水平与自然灾害以及灾荒救济诸措施 546
一、唐代的农业生产水平 546
二、唐代农业生产水平所以提高的原因 548
三、隋唐五代时期的自然灾害 549
四、灾荒救济诸措施 549
第六章 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排灌农业的发生与发展 552
第一节 北方游牧部族入侵后造成中国农业生产各组成部门和地区的变化 552
一、宋王朝在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形势 552
二、北宋在北方的农业措施 553
三、北族在北方的农业生产活动 554
四、北宋在南方的农业措施及民间生产 555
五、南宋在南方的农业措施 556
六、元朝的农业措施 558
七、农业生产部门及生产地区的变化 559
八、加强土地使用率与地力常新的概念 563
第二节 灌排农业在南方山泽地的发生与发展 565
一、山泽地的原始利用以及泽地造田的动机和受阻 566
二、五代北宋圩田的兴起 566
三、圩田发展的方式 567
四、圩田的水法与田制 569
五、梯田的产生及其发展 570
六、塘田的产生与其工事 571
七、水旱作与灌排农业的适应 572
第三节 一年两熟制及其有关的农事改革措施 575
一、兴办农田水利事业供给灌溉水量 576
二、使用灌排器具 578
三、改良土壤,开辟肥源,改善肥料使用方法 581
四、设置秧田,配合一年两熟耕作制度 583
五、其他有关农事改革措施 585
六、吸收大量劳动力 587
第四节 几种作物栽培和育蚕技术的进步 588
一、农作物栽培技术的进步 588
二、园艺植物变异的认识与其生活条件的控制 596
三、育蚕技术的改进 598
一、林业 600
第五节 林、牧、渔、副业技术的提高与改进 600
二、牧业 604
三、淡水养鱼业 608
四、副业 609
第六节 宋元时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多种多样化 614
一、农业生产工具多种多样化的原因 615
二、农业生产工具的科学分类 616
三、农业机具的改进与创造 618
第七节 宋元漕运与元代对大运河的第三次扩展工程 622
一、北宋的漕运 623
二、南宋的漕运 625
三、元代的漕运 627
四、漕运与南北物资的交流及运道两旁都市的发展 630
第八节 元代屯田地区的来源、分布及其办理效果 632
一、屯田来源及办理屯田动机 632
二、屯田地区分布与其办理效果 633
三、西南屯垦与开发以及京东屯田的倡议 635
第九节 宋代南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关系 637
一、租税的繁重 638
二、职役的威胁 639
三、利债的压迫 640
四、自然灾害和战祸的严重 640
一、辽 643
二、西夏 643
第十节 辽夏金元占领区域的农业生产关系 643
三、女真 644
四、蒙古 646
第十一节 元代所沿袭的旧的农业生产关系阻碍和削弱新生产力的发展 647
一、创造新兴地主 647
二、农桑制的内容与效果 649
三、严重的剥削关系促进了元政权的崩溃 651
第十二节 农业生产水平与自然灾害 651
一、宋元的农业生产水平 651
二、宋元农业生产水平所以高于唐代农业生产水平的原因 652
三、宋元时代的自然灾害 653
四、宋元时代灾荒救济诸措施 654
一、明初农业生产恢复的措施 657
第七章 明清时代(公元1368~1840年)商业性农业的发生与发展 657
第一节 明清时代农业生产恢复的措施及其趋向 657
二、明中叶(十五世纪)后商业性农业的形成及其引起的社会变化 663
三、清初农业生产恢复的措施 665
四、明清农业生产恢复措施效果的比较 668
第二节 商业性农业的发生和发展 669
一、商业性农业萌芽时的具体形势 669
二、商业性农业的发生 670
三、商业性农业的初步发展 671
四、商业性农业的再度发展 677
五、农业生产部门的组成及其变化 682
第三节 商业性农业形成后引起了农业上的变化 690
二、精打细算的注意 691
一、分工分业的实现 691
三、农民的分化 695
四、农业的企业化 699
五、统治政权的阻碍作用 704
第四节 适应商业性农业生产的具体措施 705
一、耕作制度的发展 706
二、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与灌排技术的进步 709
三、农具和灌排工具的改进 714
四、土壤的改良、追肥的使用以及“粪肥倍收法”的提出 716
第五节 农业、蚕桑、园艺生产技术的进步 719
一、农业生产技术 719
二、载桑育蚕技术 724
三、生物变异与人工选择的认识 728
四、温室栽培的实现 730
五、本期与前期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比较 731
第六节 林牧渔副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与改进 736
一、林业 736
二、牧业 739
三、淡水养鱼业 745
四、副业 751
第七节 大运河的改进维修工程与明清漕运 754
一、明代改进运道与漕运 754
二、清代改进运道与漕运 756
三、元明清三代整理运道维持全线通航的主要措施 758
四、漕运与物资流通、都市建立、商业发展、关税举办的关系 760
第八节 清季的海运、折漕与京东屯田的关系 764
一、海运 764
二、折漕 765
三、京东屯田 766
四、折漕后的形势 769
第九节 屯垦政策、制度、措施与其评价 771
一、明代屯田制度 771
二、清代前期新疆屯田、台湾移垦与内地垦殖的设施 776
第十节 农业生产关系的变化 782
一、各个不同时期农业经济态势与地权的变化 782
二、明清四五百年间农村社会各阶层进一步的分化 786
一、田赋从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化 790
第十一节 实物税转变为货币税 790
二、田赋非两税部分以及力役的供纳部分转变为货币税 792
三、货币税的评价 793
四、征银时有关浮收的限制 794
第十二节 落后的农业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795
一、确定官田科则 795
二、地主、富农与贫农间的阶级矛盾 796
三、清代循明代的前辙 797
第十三节 农业生产水平与自然灾害 799
一、明清的农业生产水平 799
二、明清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原因 800
三、明清时代的自然灾害 800
后记 802